封城太極端, 但有效,從“正”能量說叫做“魄力”, “負”能量來說就是“蠻橫”。
豈止是一般的對不起武漢人, 封城的潛台詞是萬不得已的話, 隻好多犧牲一些武漢人,至少可以保住全國其他地方的大多數人,虧得情況似乎一天天好起來了。
封城的通知下達到執行的十個(?)小時,給了有關人士相當的時間走, 如果他們想走的話(權貴者的親屬們走了多少),不知是否統計過,得病者的社會地位數據,這是永遠也不可能公布的。
傻子都看得出隻有專製體係才能做這麽“豪賭”的決定,但是, 確實也算是救了臨近省份,特別是河南。
雖然不能“假設”,但推論(虛擬語氣)的作不得數,說說好白相。
假如一直”壓“著, 總有壓不住的時候, 結果不得了。
如果不封城, 由各地自行執行監管控製醫療,任由大家你來我往,因為俺們國家總體醫療能力並不真正充分, 會搞得處處捉襟見肘人手設備不夠,所以上峰賭的就是其他地方不發生大規模疫情。
當然, 湖廣總督及鄂省巡撫之流, 實在太吃屎了, 即便能怪上級,也不想想隔壁河南總體條件更差,一個多少能幹點肯幹點敢幹點的巡撫, 就能少死多少人
還有一件若不封城肯定發生的事, 就是武漢的人不管有病沒病, 拚了命往北京上海跑, 自我懷疑的去檢查, 有了病的去治病, 沒有病的去躲避。
他們相信京滬的管理水平會比武漢高,至於醫療水平在他們心目中能比武漢更好的地方,全國也隻有京滬二地了,若是真的烏泱烏泱的“九頭鳥”奔赴京滬二地,大佬啊,會把京滬原本已經像菜場的醫院擠成地鐵車廂!咳一聲嗽影響周圍十個八個人, 打個噴嚏則殃及一大片!整得北京上海也會上萬人“確診”的, 然而, 這也不會減少武漢significantly!
國人看病的習俗, 就是往上一級才是硬道理,鄉裏人有病至少到縣城, 縣城有模有樣的人有了病, 連市裏的醫院都不好意思去,得去省城, 地級市人五人六的人,省城裏老三老四的人, 那就會再上一級,就是北京上海, 托人大醫院的專家, 才算心裏踏實。
實際呢, 鄭州貴陽的醫療大概確實不如武漢, 可成都的華西長沙的湘雅, 一點兒也不比武漢的同濟差, 但是, 跑都跑出省了, 何必不直接去更好的北京上海呢?
恰恰中國的國情, 無論天大的事情發生, 北京上海是要“保”的,曆史的經驗教育了大家, 三年災荒文化大革命期間, “全國保京滬”的聲音還沒有完全消失呢。
內地各省再差不要緊, 北京上海這兩張臉麵總是要好看些的,所以武漢封城的目的與效果之一, 就是不讓武漢病人到北京上海來, 這是可做不可說的。
另外, 算是合理的一條, 與其九頭鳥亂飛,搞得各地醫療捉襟見肘, 不如幹脆統統的關在武漢, 讓各地派人去幫忙, 這樣能使有限的醫療力量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當然也是“賭”了一把:疫情沒擴散到其他省份特別是鄰近的河南。
封城的目的,基本達到了;封城的手段, 有點惡劣;全國人民(更應該的是京滬)的的確確需要感謝武漢“被動”作出的犧牲,結論是“京滬”的戶籍會更加值錢了。
隻說封城, 封城前的風風雨雨暫時不管張三李四的對錯。
上蒼還算有眼, 到目前事態還算可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