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在美國的中國人,男女同住擁擠不堪,

來源: 華人lee 2020-01-25 10:29: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29 bytes)

如今“移民”已經不是一個特別罕見的名次。其實對於移民解釋擁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個是將戶口戶籍遷往國外某一地區永久定居的人。還有一個就是數量較大,有組織的人口遷徙。所以移民其實並不一定伴有國籍轉變,有時它也包括人口遷徙。隻不過也確實在如今多數的移民都伴隨著國籍轉變。

中國移民曆史悠久,美國移民爆發於上世紀70年代

而中國人在移民的曆史可能要早於世界上多數國家。主要的經曆包括唐宋時期因為豐富的境外交流,所以就有著中國人往著西域,或者往著東南亞地方開枝散葉。明清的時候,因為下南洋的活動的移民浪潮。清末到新中國建立之前的混亂,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移民潮。也就是這樣的移民大潮讓如今華人的身影遍布了全球各地,而生活在各國,自然也就帶來了諸多的不同,要說其中最出名的應該還是美籍華人最為出名。

 

移居美國的曆史,其實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出現的,因為當時美國引進了很多的外籍勞工,所以就有中國人開始如今這裏。不過真正引入大量華人的時間段,其實還要說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當年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時候,並且和美國處於“蜜月期”,所以有著大量的中國人開始移民美國,這樣的浪潮一直持續到現在都還沒有接觸,如今美國依舊是國人最喜歡的移民國家,我們是美國高等院校留學生的主要來源國,也是美國外籍博士移民的最主要國家,同時還是美國簽發暫時工作簽證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度。所以在美國的各個城市中,都有華人的身影,他們在美國建立起來一個個唐人街,從相互扶持到融入美國。

移民在美國的華人生活,蝸居是常態

不過其實移民到美國的中國人,並非就一定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事實上在美國的華人可以分為兩個類群,一個是居住長久,一個則是初來乍到。據調查,美國的華裔人口中,擁有自己住房的占有62.2%,而租賃房屋的37.8%,而這37.8%多數都是剛剛來到美國,收入並不高的群體。所以他們就需要在美國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蝸居”生活。

實拍“蝸居”在美國的攝影師特別的多,在美國的華人博物館中,就擁有著大量的華人蝸居照片在此羅列。其中一個中美混血的攝影師的作品就特別的出名,他就是托馬斯。托馬斯以拍攝美國華人生活而出名,而他的攝影對象就是自己的親戚,一個在美國曼哈頓勒德羅街華人公寓居住的親戚“老林”。老林是一個在美國奮鬥多年的美籍華人,一直以來都蝸居在華人公寓32.5平方米的房子內居住,而他就拍攝這樣的華人生活。

33平方米內男女同住 ,擁擠不堪,卻不願回國發展

為何不選擇在更大的房子居住,是因為華人公寓的租金很便宜,200美元一個月,林先生一家擁有三個子女,負擔壓力很大,所以蝸居在這樣的房子能夠維持他們一家的生活。這樣的華人公寓沒有獨立衛生間,僅有一室一廳,外界是客廳,也是廚房,同時還是浴室。林家人多數生活都需要在外麵度過。並且因為缺乏空間,門外的過道上還堆積著大量的生活用品。不過雖然很擁擠,但這樣的生活卻特別溫馨,一家五口也都過得不錯。

而這組紀實照片,一直從04年拍攝到15年,全程記錄初來乍到華人在這裏的生活軌跡。或許有人疑惑男女混住,擁擠不堪的生活,為何林先生不願回國發展。其實就是因為資本的不對等導致的,蝸居雖然苦,但堅持下來就能剩下大量的金錢。聽聞目前這一家人已經搬離了蝸居的小屋,就是因為他們幾十年的節省,如今才能夠在美國擁有自己的住房,成為那62.2%擁有自己住房的其中一個。而這就是華人在美國的生活軌跡,

所有跟帖: 

奮鬥的過程。你當年初到HK,甚至初到英倫時不也是這樣嗎? -Uusequery- 給 Uuseque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0:41:23

這些人出國前不一定住花園洋房,他們的兒孫受高等教育有好的前途,將會改善生活環境。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2:53:30

第一代新移民肯定是開荒牛,除非是技術移民,有一技之長,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2:55:26

我初到加拿大打二份工,四年後借貸款買了間屋,自住一層其餘都出租,(有三層樓)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03:02

六年後還清貸款,生活開始穩定。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06:59

如今兒子,女兒都住豪宅,孫子,外孫全部上大學,三個大三,二個大一,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15:00

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啊, 當年怒奔大海投靠的是有“豪宅”在那兒等著?!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11:58

當然不出國的現在也都很好,豐衣足食,要感謝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28:14

可與毛澤東時代的城市普遍的居民比? 問一下來自大上海的-老商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37:38

上海的居住環境是很糟糕的,(高檔住宅區例外)80%的上海居民家裏沒煤衛設備,人均八平方以下,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3:59:29

人均四平方以下二代同屋的也不稀奇。工作單位,房管所沒足夠的房源,結婚就麻煩啦!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03:14

中間拉一塊布簾隔開,但無法隔音。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04:53

上圖顯示照片比我在80年代前看見過的多數大陸城市居民住宿條件好。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15:00

老商,看來你家是有錢人!2018年新民晚說1978年上海人均4.5米。 -Gmailwang- 給 Gmailwa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15:05

8平米是一間房的感覺 -Gmailwang- 給 Gmailwa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17:50

我提的是上限,我接觸的同學,親戚,等,我家二十四平方,前後二間,父母一間,我和兄弟一間,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23:53

周圍鄰居條件就沒這樣好,特別是多子女的。人均四平方以下的也有。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28:16

我同事為了追生一個兒子,七個女兒加第八個是兒子,居住環境可想而知啦!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5:02:23

當時沒計劃生育,我大舅家也是八個子女。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5:04:03

那個時代上海的極少數”工人新村“條件極好, 比如市委領導幹部住的東安二村(內二村)!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6/2020 postreply 08:19:39

把當年老Lee偷渡香港後的蝸居照片拿來宣傳,估計中國人早就不知'偷渡‘‘移民’為何物了! -Gmailwang- 給 Gmailwa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07:42

老李是偷渡的經濟難民,政治難民的待遇會好一點,多數有教會擔保,政府發放生活費並優先獲得工作,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19:50

老商說的是西方的概念!共產黨那個階級鬥爭年代可不承認有什麽區別!都是敵人! -Gmailwang- 給 Gmailwa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38:01

毛時代到處樹敵,出國就是叛國(叛黨是真的),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20 postreply 14:41: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