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投名狀:起底香港精英階層的隱秘心機

來源: mapletiger 2019-11-29 15:33: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655 bytes)


1  精英階層的詭異表現香港動亂不止,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街頭非法活動的曱甴身上,其實,躲在這群曱甴背後的香港精英階層的表現才更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何為香港精英階層?包括公務員、教師、醫生、司法係統以及法律界人士、媒介、商界與本地資本。這票香港的精英階層在香港的動亂中是啥表現?公務員群體保持曖昧的沉默;教師在鼓動學生上街;醫生在虐待受傷的警員;媒介公開偏袒暴徒;商界與本地資本不是縱容暴徒就是公然表示支持——比如李嘉誠旗下的超市就公開為暴徒提供暴亂物資。
這票香港精英階層的表現非常不合常理。為什麽?



在任何社會,精英階層都是社會秩序最堅定的維護者,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定海神針——原因很簡單,精英階層在任何社會階層劃分中都處於食物鏈的上端。隻要社會穩定,精英階層就能在整個經濟蛋糕分配中切走最大的一塊。倘若社會發生動亂,經濟蛋糕的分配模式以及精英階層較高的社會地位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在社會學研究中有一個公認的結論——紡錘體的社會結構(高端人群與底層人群較少,中產階層人群較大)是最良性最穩定的社會結構。但是,到了香港卻發生了詭異的變化——精英與中產階層其實在支持與縱容暴徒作亂!正是這個原因,香港動亂半年多,亂港的泛民派在區議員選舉中反而獲得壓倒性勝利!在過去的曆史文章中,我詳細分析了美國為什麽要搞亂香港的原因(詳見《香港暗戰:陽謀VS陰謀》),但是美國隻是外因,光有外因沒有內因配合是絕不可能在香港掀起如此大的風暴的。蒼蠅也不釘無縫的蛋!同樣,任何一隻老母雞也不可能將一塊鵝卵石孵化出雞仔,美國佬要壞人家事,也是要找合適地方下蛆的。下麵,我們就來分析香港精英階層為啥會有如此詭異的表現。2  香港為啥崛起?要分析香港精英階層這個“內因”出了什麽問題,首先我們就要分析香港崛起的曆史原因。香港在曆史上就是一個小漁村,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強行“租借”了香港。然後就麵臨著如何發展香港的問題——換句話講,就是如何將香港這個殖民地價值最大化的問題。香港沒啥資源,更沒啥產業,賭博業也被澳門搶了先機,英國佬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將香港打造成一個0關稅的自由港。這真是一個“天才的創意”。在一百多年前,全球經濟還沒有“自貿區”的概念,更沒有配套“自貿區”的管理製度。所以,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會允許自己身邊出現一個0關稅“自由港”,因為這玩意一旦出現,最大的作用就是挖主權國家關稅的牆角。也就是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特征,才會有香港這個奇葩的存在。香港成為自由港之後,迅速就成為麵向大陸最大的走私基地,這個走私基地的定位就成為香港這個城市延續的基因。49年馳騁大陸,但是卻留下了香港沒有解放。為什麽?因為大陸麵臨著西方國家集體的貿易封鎖與技術封鎖,大陸保留香港這個特殊的“管道”就是為了進口我們工業化建設急需的設備與技術。香港就這樣在特定的曆史時期成為大陸與西方世界交易的窗口。特定的曆史機遇造就了香港成為一個“灰色地帶”。這個灰色地帶是大陸與西方世界角力的特殊產物。對於大陸而言,國外的科學家與重要人物需要通過這條路回國,一些西方對華禁運的設備與物資需要這個通道進入;改革開放之後,香港也成為海外資金主要進出大陸的通道,這對於大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作為交換,大陸也容忍了香港這個“自由港”對大陸關稅壁壘的侵蝕。1992年,美國出台《香港關係法》,給予香港獨立關稅區待遇,這個法令強化了香港這個“特殊通道”的作用,讓香港成為大陸與發達國家轉口貿易的主要通道。回顧香港的曆史,大家就能明白一個道理,香港的繁榮與崛起從來不是靠香港人自身奮鬥出來的,而是特定曆史時期中西方角力的結果。這個結果讓香港成為大陸對外貿易的“馬六甲海峽”,香港人躺著收“過路費”收得手軟。

香港精英階層作為香港繁榮與崛起最大的受益群體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維護與強化這個“特殊通道”的地位就是維護香港精英階層最根本的利益。3  特殊通道怎麽維護與強化這個“特殊通道”?香港背靠大陸,麵向西方,要維護自身長期成為中西方的“特殊通道”就要取得大陸與西方的首肯。在曆史上,大陸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香港精英階層對大陸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大陸有求於香港,所以,大陸認同香港成為“特殊通道”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要西方國家認同。怎麽讓西方國家認同?首先就是要拚命維護香港的資本主義製度——但是僅此是不夠的,因為大陸周邊搞資本主義製度的國家很多,華人族裔的血統本來就不被白人精英信任(參考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的遭遇)。所以,香港精英階層毫不猶豫向西方國家交納了“投名狀”。這個投名狀包括自發在教育係統“去中國化”,在出版與輿論場一邊倒的妖魔化大陸,最後甚至主動將司法權讓給外籍法官——外籍法官是由香港律政司挑選推薦,以司法係統的集體意誌逼迫行政長官任命。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國籍大家看看這份名單,沒有一個是純粹的香港本地人!這是偶然嗎?當然不是,這是香港精英階層向整個西方世界納上的最有分量的“投名狀”!香港精英階層為了讓香港永遠成為西方國家資金與貨物進入大陸的主要通道——做得不能再徹底了——意識形態去中國化,司法權完整的獻出去!說白一點,香港精英階層就是一個黃皮白心的“買辦”階層。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啥都可以出賣的。



4  香港精英階層的心思香港回歸之後,大陸對香港好不好?那是真正掏心窩子好啊。深圳機場不擴建,國際航班通過香港轉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動放緩進程;大亞灣核電站的電力優先供應香港;新鮮蔬菜、肉類保證香港供應;為香港開通自由行,2018年大陸出境旅遊人次為1.3億人次,香港竟然占一半達到6500萬人次,一個700萬人口的城市送去6500萬人次的遊客大家知道意味著什麽嗎?(我們後麵來講)投資幾千億的港珠澳大橋香港要求不接通深圳,大陸也答應了;香港特區政府財政一分錢不上交國家,連駐港部隊費用都是中央財政買單。這些惠港政策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些利益之大是一般大陸城市望塵莫及的。隨便列舉一組數據。2018年香港進出口1.2萬億美元,在全球所有的經濟體(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八,其中出口5692億美元,進口6275億美元。一個700萬人口的城市,進出口1.2萬億美元,這個“過路費”油水是非常豐厚的。比較一下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上海。上海去年進出口貿易額是5000億美元,僅僅相當於香港的四分之一,但是上海有2000萬人口,香港隻有700萬,上海每年向中央財政上交5000多億元,香港一分錢不交。另外,2018年香港貿易逆差是582億美元,大家想一想,僅僅一個香港能消化這582億美元的貨物嗎?當然不能!這582億美元的逆差除了本地少量消化掉,其餘的不是被6500萬人次的大陸遊客消費掉,就是走私進入了大陸。合法的非法的貿易香港都賺得手軟。但是香港精英階層並不領情!為什麽?站在香港精英階層立場——注意,是站在香港精英階層立場,大陸給得再多,也隻是錦上添花,香港的根本還是這個“特殊通道地位”!這個“特殊通道地位”是需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認同的!說白一點,站在香港精英階層立場就是這樣的想法:我想要的,大陸給不了,隻有西方(美國)才給得了!

舉起美國國旗的香港示威者請注意香港精英階層的這個心態描述:我想要的,大陸給不了,隻有西方(美國)才給得了!這個才是所有香港問題的根源所在!所有香港現狀問題的根源,統統是這個心態的表象。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麽香港這票精英階層會有這樣的心態?這個問題深挖下去,就涉及美國的金融霸權問題。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個金融霸權。



5  金融安全現在我們從香港這個城市跳出來,梳理一個至關重要的金融問題——為什麽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原理。這個原理是這樣描述的:一個國家不能同時維持固定匯率,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資本自由兌換。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任何一個國家在宏觀經濟範疇有三個至關重要的領域:貨幣穩定的匯率、獨立的貨幣政策、貨幣的自由兌換。這三個領域你隻能擁有兩個,必須得放棄一個。同時擁有三個是不可能的——雖然這三個都是所有主權國家非常渴望同時擁有的。比如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歐盟,就是選擇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貨幣的自由兌換,放棄對貨幣匯率的控製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意味著資本可以自由流動,貨幣可以全球化,在國際結算中占據一定的份額。現在國際上主流結算貨幣就是美元、歐元、英鎊與日元。而中國呢?選擇的是獨立的貨幣政策、穩定的匯率,而放棄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為什麽會這樣選擇?因為這是為了確保金融安全!貨幣自由兌換好處很多,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帶來的弊端就是金融風險性很大。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有一個波動周期,如果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就是給國際資本提供狙擊你的機會。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索羅斯為首的金融資本,先是狙擊泰國,讓泰國元氣大傷,再狙擊香港——如果不是大陸出手相助,香港也會被廢掉。按理說英美是鐵杆盟友,但是92年英國經濟出現問題,索羅斯一票投機資本照樣狙擊英鎊,讓英國金融係統受到重創。以上血淋淋的事實,讓中國對人民幣自由兌換非常謹慎,正是我們金融係統相對封閉穩定,所以,改開之後我們經濟發展一帆風順,幾乎就沒遇到大的挫折。2001年,朱總理在北京會見索羅斯,問索羅斯金融和股市怎樣監管,索羅斯回答道,中國逃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金融體係對外封閉,如果對外開放,將麵臨更大的風險,因此,應先加強後開放。按:索羅斯這票投機資本隻在一個國家栽了跟頭,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之所以栽跟頭就是關鍵時刻俄羅斯直接耍賴掀桌子,動用行政手段,直接沒收了索羅斯這票投資客的資本。但是這樣幹副作用很大,首先是國際資本將俄羅斯拉入黑名單,沒有外資,俄羅斯發展製造業搞基礎設施建設統統沒戲,俄羅斯就變成一個單純依賴資源的國家,其次,俄羅斯因此與西方國家長期交惡,國際環境非常糟糕。還是那句話,有一利必有一弊,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雖然保證了金融安全,但是對於吸引外資就有問題了。假如一個美國的資本家,準備投10億美元到中國內地建廠,但在中國建廠之前,先得把美元換成人民幣,10億美元折合70億人民幣,70億投下去之後,三年之後變成了100億。美國資本家想把這筆錢拿到美國,按照目前中國的管理製度,就得提交申請,才能把錢換成美元拿回去,這就叫資本管製。這樣管製起來,對資本而言,風險提升了不是一點半點,萬一你說我違法了,把我資金凍結了怎麽辦?或者幹脆直接扣了當做罰款呢?雖然可以申請國際仲裁,但不是耽誤我資本流動嘛。對於資本而言,時間就是金錢不是空話,而且這時間可以用秒來計算的。如果人民幣和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任何美國資本家,動動鼠標,在中國的錢就可以從人民幣換成美元轉回美國,這些風險就可以規避掉。

10億美元還隻是一筆小數目,對於眾多跨國企業而言,需要通過金融中心流動的資金,總量都是萬億美元級的。所以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讓很多資金不敢進入中國,隻敢繞道走,更不敢把結算地放在中國大陸的城市。現在上海洋山港已經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可很多跨國企業物流從上海走,結算還是放在香港,主要就是這個原因。你看看,繞了一大圈,又繞到了香港。為什麽跨國資本與中國做生意要把結算地放到香港?因為香港貨幣可以自由兌換!6  中國的金融兩翼現在我可以給大家描述一下中國金融係統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這是一套組合牌。這個組合牌就是通過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的組合,來突破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困境。中國大陸:保留獨立貨幣政策+穩定的匯率,放棄人民幣自由兌換;中國香港:保留穩定的匯率+貨幣的自由兌換,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的組合,就實現了任何國家絕無可能的“不可能三角我都要”的目標。
這一套組合拳威力巨大,讓中國長期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2018年美國號稱全球GDP第一的國家,吸引外資隻有2200億美元,而中國地區吸引外資卻高達2500億美元(中國大陸1400億美元,中國香港1100億美元)。但是這套組合牌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就是——中國香港地位空前提高,成為中國對外開放不可替代的城市。2018年還算好,外資大概有40%是通過香港這個通道進入大陸,在過去大部分時間裏,外資通過香港這個通道進入中國大陸占比長期高達70%。而香港之所以能成為這個特殊的通道,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國的一部法律——《香港關係法》基礎上的。這部法律賦予香港有別於大陸其他城市完全不同的待遇:獨立關稅區地位(利於轉口貿易),與美元可以自由兌換(港幣就是以美元為錨發行的貨幣),直接雙邊貿易,鼓勵美資赴港投資(目前美資企業在港超過1000家)。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香港精英階層的這個心態描述:我想要的,大陸給不了,隻有西方(美國)才給得了!現在明白了嗎?隻要美國廢掉這個《香港關係法》——光是廢掉港幣與美元的自由兌換,香港也受不了啊!如果再取消給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不僅香港這個特殊管道基本就廢掉了,而且大陸兩翼齊飛的金融開放組合牌(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就被打殘了一翼。當然,美國也不大可能輕易對香港下殺手,因為美資在香港也有重大的利益,2017年,香港與美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高達5400億港幣,不僅如此,直接廢掉香港這個通道也影響美資進出大陸的便利性,這固然會重創中國,對美國也是殺敵1000自損800的買賣。


7  買辦的投名狀但是對於香港精英階層而言,看到的卻是這樣的局麵:大陸對香港依賴很大:對外開放需要香港補上金融係統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短板;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需要香港;轉口貿易需要香港;大陸企業對外融資需要香港——目前大陸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大約有1100多家,市值超過20萬億港幣。當然這個市值不代表直接融資金額,就算直接融資金額隻有6萬億港幣,這個融資規模如果壓到A股市場後果如何我想任何一個股民都能明白。美國佬卻可以廢掉香港這個城市的特殊管道功能。而特殊的管道功能才是香港繁榮的根!在巨大的利益麵前,香港精英階層果斷的放棄了身為一個中國人應有的節操。自覺成為黃皮白心的買辦階層。所以,雖然這些年大陸對香港比親兒子還好,但是香港精英階層依然對大陸貌合神離,一方麵在意識形態領域去中國化毫不手軟,另一方麵——大陸與西方國家相安無事,香港就平靜祥和,一旦大陸與西方關係緊張,香港精英階層第一個跳出來站隊表態。這個站隊表態就是以自殘式動亂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表忠心交投名狀。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重返亞太”戰略,2014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美關係陷入緊張狀態,當年5月、7月中美在南海對峙差點釀成飛機與軍艦相撞事故。2014年8月香港爆發占中騷亂。這場騷亂隻持續了79天就平息——為什麽騷亂沒有持續擴大?因為中美關係在8月之後低開高走,在當年底中美關係趨於穩定。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戰,但去年還是比較克製,美國隻是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今年3月中美貿易戰擴大到科技戰,美國將以華為為首的一大批中國科技企業拉入黑名單,5月貿易戰擴大,美國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征關稅。5月香港以反修例為借口突然爆發騷亂,騷亂越演越烈,持續了近半年還沒有平息的跡象。與此同時華盛頓反華氛圍越來越濃厚,已經快要接近曆史上政治最保守反華氛圍最濃的麥卡錫時代。所以,香港動亂的根源就是這票香港精英階層出了問題,他們希望通過交納反中的投名狀贏得西方世界的認同——從而永遠保持香港的特殊通道地位,永遠躺著就可以賺“過路費”賺得手軟。在舊中國時期,中國大陸上曾經存在過一個買辦階層。大家知道舊中國的買辦階層是啥表現嗎?堅決與族群切割,堅決與自己的曆史切割。他們穿西裝,換洋名,吃西餐,抽雪茄;雖然還是黃皮膚黑頭發,但是恨不得自己也變成白皮膚藍眼睛;對西方文化推崇備至,對中國傳統文化嗤之以鼻;對洋人忠心耿耿,對華人鄙視唾棄;香港精英階層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人群。之前我們說過,在任何社會,精英階層都是社會穩定最堅定的維護者。香港這個地方很邪門,精英階層偏偏支持縱容廢青去破壞社會秩序。為什麽?這是這票買辦階層向西方國家表現與大陸堅決切割的決心:——美國爸爸,隻要讓香港繼續成為特殊通道,我們永遠站在你那邊!所以,才有黃之鋒、黎智英之流跑到美國上躥下跳,極力鼓動美國出台製裁香港的法案——這簡直就是華人之恥!精英階層推選的亂港分子主動要求美國製裁自己的城市!挾洋自重以自殘來要挾母國——還有比這更無恥更無底線的投名狀嗎?



8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怎麽破局?這個問題不大好講,簡單給大家勾勒一個大的框架,能理解多少就看大家的悟性了。這兩年中國對外開放力度非常大。包括在海南建設自貿港,國際旅遊島;包括大灣區規劃落地;包括將深圳定位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包括把橫琴劃給澳門,準備在澳門開展人民幣離岸證券業務;包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速;包括在大陸設置一大批自貿區;除此之外,中國金融開放遽然提速。

對於金融開放提速很多人比較擔心,所以我也收到很多留言,問我怎麽看。這裏簡單的講一講。首先,金融係統核心競爭力主要就是風控能力,我們金融係統的壓艙石國有銀行的風控能力現在很強,風控能力的標準就是不良資產貸款率,我們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貸款率大致在1.5%左右,在全世界1000家主要銀行排名在7——20之間,妥妥第一梯隊。這是中國敢於擴大金融開放最大的底氣所在。
全球主要銀行不良資產貸款率排名其次,為了金融開放中國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們金融企業近幾年簡直就是大躍進式的上市啊!包括地方銀行、民營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券商、保險統統上市——上市就是股權融資,就是給金融企業補充成本幾乎為0的資本金。所以,中國的金融開放就是這樣的基礎,幾大國有銀行資本金充足,風控能力很強;二線的地方銀行、保險、券商提前補充了上萬億成本為0的資本金。加上土生土長,網絡健全,熟悉國情——所以與外資金融機構競爭是不大怕的。金融開放完成之後,就是逐步擴大人民幣對外結算份額,再之後就是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放棄固定匯率)。隻要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中國就徹底擺脫對某個特定窗口城市的依賴,真正實現敞開大門迎客。49年新中國建立之後,大陸境內的買辦階層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在不遠的未來,我相信境外的買辦階層也終將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且拭目以待。

 

所有跟帖: 

+ -一唯- 給 一唯 發送悄悄話 一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9/2019 postreply 21:11:57

自己搞個planB替代香港地位危及港人利益,還要怪香港人抗爭?自我矛盾的文章。真不知道寫文章的人想什麽? -希望17- 給 希望1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30/2019 postreply 02:41: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