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簡意賅,兩天探親訪友,兩天同學聚會。北京居民樓內普遍有便民信息牌,甚至是大屏幕,就掛在電梯之間的樓道牆壁。
母校附中的操場變成標準塑膠跑道+綠草坪, 觀眾席上大屏幕,開運動會時肯定比俺小時候熱鬧。
操場後麵,十幾個籃球架一溜排開,教學樓外有花壇,大門口是大理石地麵+大圖案,還有藝術活動室。小時候記憶中的塵土飛揚的操場,老舊的破樓,早就沒有了。我激動的到操場上跑了一圈。
說說同學們的工作狀態和生活吧。 -
凡當年沒出國的,基本上在體製內, 外企或民企,普遍有小車,7人皮座位的車,18萬,最貴的買了50萬的車, 歐洲車, 類似美國七人的Van, 皮座椅。
1)體製內的,有北京城建集團,兩口子當了經理和部長,工資加獎金快200萬人民幣吧?有一個當年的團支書男, 已身居中信銀行,分行行長一職, (玩笑:同學們說他 暫時還沒被抓進去,哈!)。他們都有不少在國內出差和來美國的機會。 40-45歲這個年齡段,都入黨了,都告訴我"沒有黨就沒有生(生活,升)", 就不會被提拔,升不上去, 必須與黨同流合汙! 哈哈, 同學之間都理解!!心照不宣。也有在爹媽單位工作的,中科院係統或國家部委單位,20多年沒換地方。
體製內單位分好壞,好單位,錢多,出差機會多,各種福利都有。 同事們都靠爹媽/親友關係進來,平時管理中要考慮很多關係的事。
2) 體製外的,在外企,跳槽頻繁,在小公司混,有少部分自己開公司。 北京是人才密集,知識密集型的城市。在外企工作的同學告訴我,在外企這個年齡段,真是誰也幫不了誰, 事業自己打拚! 但觀察到當年學習好的,進的公司好些。
同學的孩子分布在7, 8歲到18歲的都有,有錢的, 孩子從小上北京市的國際學校,已經在高考體製外,打算送出國上大學了。 想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挺多。
現在北京隻要有錢,什麽都能買到, 是有錢人的購物天堂! 如果回去沒錢,沒工作,住旅館,沒有身份證 ,國外手機上網不方便,感覺太不好了,像黑戶!
下麵上照片, 居民樓梯間的屏幕,校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