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在我國傳播的速度之快令外界震驚。在上月底的“第5屆艾滋病學術大會”上,專家披露,僅2018年第2季度,我國新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其中性傳播占93.1%。民盟中央社會委員會委員周蓬安認為:艾滋病感染者人數持續飆升主要原因有三方麵,其一是取消了對艾滋病病人入境的限製,其二是大量非洲留學生湧入,其三是同性戀性行為傳播。
而據有關方麵披露,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十幾個地區都是非洲。全球超過70%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攜帶者都集中在非洲國家。
有資料顯示,這幾年新發現艾滋病數據:2009年4.8萬;2010年6.43萬;2011年7.45萬;2012年8.24萬;2013年9.0萬;2014年10.35萬;2015年9.7萬;2016年12萬;2017年13.5萬;2018年則至少16萬,急速上升勢頭十分明顯。
某大學輔導員在網上爆料說,非洲留學生私生活混亂。“男性黑人留學生置身校園,如同置身於皇帝的後宮一般,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據我觀察,我們班的一個男性黑人留學生平均每月都要換一個中國女大學生女友。
2015年,重慶某高校兩名黑人男性大學生夜晚帶三名女大學回到寢室,當晚五人發生不正當性行為,因動靜太大,被寢室隔壁的韓國留學生舉報,當時在校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但是校方考慮到男方是非洲留學生,不想將事態擴大,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與此同時,中國學生彼此之間更加隨意的性觀念也是艾滋病肆虐的動因之一。去年4月,湖南長沙嶽麓區大學城爆出106名大學生艾滋患者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今年5月26日,艾滋病匿名檢測包自動售賣機在上海高校部署完成,上海同濟大學的艾滋病匿名檢測包,僅用時6個小時即宣告售罄。去年,清華大學等11所高校均為24小時宣告售罄。
我國高校已淪為“艾滋重災區”,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對外辦學、招收外國留學生成為很多大學的辦學目標。教育部計劃到2020年全年中小學校留學人員達50萬人次,高校留學生15萬人。隨著開放辦學的加快,也帶來了很多負麵因素。如博瓷瓦納、南非、剛果、中非、津巴布韋、盧旺達、萊索托、讚比亞、坦桑尼亞、安哥拉、喀麥隆、莫桑比克等國的非洲黑人學生紛紛湧入,他們對性極度放縱,但又普遍缺乏有效的衛生防禦。
由於我國是這些國家最大的留學生市場,一些留學生來華前就已經感染上艾滋病毒。而我國每年為這些國家的來華留學生提供每人近10萬元的資助,這些留學生除了日常開銷外,還有餘款嫖娼甚至“包養”中國女孩,這應該是近年來是我國新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暴增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