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簫的產生,其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我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麵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
盡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一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幹脆稱它為"骨笛".
那麽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麽年代形成的呢?>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我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隻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的演奏使簫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籥"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到>,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曆過多年的輝煌時代.
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現代笛簫的區別,在於笛子橫吹有膜孔,簫豎吹沒有膜孔,但有後音孔.簫亦稱"篴","箎","籥"等等.有的音樂詞曲是這樣說明的:古代樂器,竹子製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沒有說明是橫吹還是豎吹.現在也有短的豎笛,不貼膜,音色在笛簫之間,更接近笛子.那麽,在遠古時代,不貼膜的橫吹樂器與豎吹樂器各方麵區別不大,音色更接近簫.關於簫與笛的起源,說法不一,據>記載,周代的雅樂中已用到"篴".與笛同音同義.但篴為豎吹,並非橫吹之笛.另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漢代稱"篴".最初為四個指孔.西漢京房加1孔,成為5孔,晉代的篴已有6個指孔,與現代的簫相似.隨著考古專家的發掘,湖北隨州出土兩支春秋戰國時期的橫吹.開6孔,形製與竹笛類似,隻是一端封閉.魏晉時,已做為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唐時,出現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稱七星笛(>).到了元代的龍笛,已與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與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那麽,究竟那種樂器最先為人們所創造,所使用呢?從人體身體結構來看,豎吹更符合人體正常的動作狀態,而橫吹則需要一支胳膊向旁邊,而另一支胳膊則需要超過前胸到身體另一側.所以應該豎吹在前,橫吹在後.但由於橫吹音量大.傳得遠,加上膜以後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強,吹笛子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簫的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奏音量小是由於簫本身結構所致.簫的吹孔很小,且依管壁厚度向內傾斜,這樣吹奏時氣流一大反而吹不響了.簫適於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調,寄托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知音難遇,陶醉其中.對我們當今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來說,它無疑能使諸君領略到質樸的美,返璞歸真,鬆弛崩緊的神經,追求情緒中的安寧,使思維意識隨之升華,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