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下老弦,好東西不嫌多,辛辛納提管弦樂團1812APE下載

本帖於 2005-03-06 13:43:0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子樂 編輯

BT下載,還有兩天有效,喜歡發燒天碟的抓緊,DSD技術多聲道處理,APE無損壓縮,機會難得!

BT download



名稱:孔澤爾指揮辛辛納提通俗管弦樂團Tchaikovsky 1812
格式:ape
大小:280m
時間:3天
Kunzel/Cincinnati Pops——《Tchaikovsky 1812(DSD)》

●藝人:孔澤爾指揮辛辛納提通俗管弦樂團(Erich Kunzel/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專輯名:《Tchaikovsky 1812》
●唱片公司:TELARC
●唱片編號:TELARC STEREO CD-80541
●錄音製式:DDD STEREO DSD
●發行時間:2000年
●版本區別:CD、SACD、DVD-AUDIO
●所含曲目:

1. 1812 Overture, Op. 49
2. Polonaise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
3. Capriccio Italien, Op. 45
4. Marche Slave, Op. 31
5. Waltz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
6. Festival Coronation March
7. Cossack Dance from Mazeppa

●評論:

1、1979年Telarc首批采用數碼錄音壓片的LP,其中的《1812序曲》非常著名。想當年,那張據稱是實地收錄大炮轟鳴音效的“1812”,令無數發燒友愛之深又恨之切,播到高潮段落時不是LP唱機的唱針抖震脫軌就是音箱低音單元的音圈負荷過重被燒毀,反正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發燒友試機、比拚和演示組合都少不了Telarc的“1812”,很多中國樂迷也因此認識了辛辛那提通俗管弦樂團和大胡子指揮孔澤爾。時間一晃20年過去了,21世紀的今天,數碼錄音科技有了長足的進步,Telarc公司運用全新的DSD技術,重新灌錄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新版“1812”除開同名主打曲外,還收錄了柴可夫斯基的6首管弦樂曲:《葉普蓋尼·奧涅金》中的波蘭舞曲和華爾茲舞曲、《意大利隨想曲》、《斯拉夫舞曲》、《節慶進行曲》、《瑪捷帕》中的科薩克舞曲,播唱時間超過60分鍾,比舊版劃算得多。孔澤爾在20年間先後出版了近60張唱片,內容豐富多彩,被譽為繼費德勒後最具親和力的通俗管弦音樂指揮家,他指揮辛辛那提通俗管弦樂團再度灌錄《1812序曲》,指揮手法比起20年前更加嫻熟老道,活力絲毫不減,在結構的把握和節奏的控製方麵進步不少,整首樂曲的音樂感大為增強。孔澤爾最擅長把枯燥的古典樂曲演繹得興味盎然,這張新唱片就是明證。講到錄音,當《1812序曲》令人期待的炮聲終於在第12分鍾響起時,聽感上隻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絕!“新”炮從發射瞬間的炮彈出膛聲到炮彈衝出炮管口的超低頻,已經不能用能量驚人來描述,這動態大到難以置信的炮聲,絕對是無可匹敵的。隻要你的功放具備巨無霸的驅動力,音箱和聆聽空間能產生平順自然的30Hz以下的超低音,同時你又有勇氣開足音量來聽,那當16聲炮響接踵而來時,你定會心花怒放,為驚天動地的音效大呼過癮,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而對小功率功放,小書架音箱的用戶,這張“爆棚碟皇”恐怕是無福消受了。(音響世界)

2、Telarc推出的DSD版《1812序曲》唱片一口氣發行了CD、SACD、DVD-AUDIO三種格式的軟件,以期用最新的科技來再度續寫他們二十年前創下的“1812神話”。需要說明的是,Telarc的這批新版《1812序曲》唱片,不是翻錄1978年的老錄音,而是他們的錄音師用DSD技術在1999年底炮製的全新錄音。僅僅是最後的加農炮和鍾聲效果是取自1978年的母帶,但亦使用DSD技術作了360度的多聲道處理。樂團方麵,仍然是以孔澤爾/辛辛那提通俗管弦樂團為班底,但加入了基輔合唱團和辛辛那提兒童合唱團的助陣,並增加了管樂的編製。另外,除了《1812序曲》,唱片中還收入了5首同樣以DSD係統錄製的老柴作品,包括《波羅乃茨舞曲》、《意大利隨想曲》、《斯拉夫進行曲》、《哥薩克舞曲》等,都是可聽性極強的管弦樂佳作。

新的《1812序曲》發行了三種軟件規格,如果你已經擁有SACD或DVD-AUDIO的播放係統,那麽當然要選擇對應上述係統的軟件規格,因為Telarc這個新版《1812序曲》的SACD和DVD-AUDIO唱片都是真正的6聲道環繞聲,可以令你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壯闊與雄厚。但鑒於讀者中很多人暫時沒有上述兩種規格的多聲道播放係統,我們在此隻推薦大家購買兩聲道的CD版。其實,用普通器材聽Telarc新的《1812序曲》,也能讓你體會到DSD錄音和普通錄音的很大不同。首先,你會發現,這張CD的音量似乎遠比一般CD要小,必須扭大音量,或在一個非常安靜空間裏,才能讓你聽清一些平靜樂段的錄音細節。但請你小心,假如你一開始就把音量開得很大,等到炮聲來臨時,你的喇叭恐怕就會一下子燒毀了。但如果你從頭到尾都不敢開很大的音量,你根本就不會覺得這張CD有什麽特別的好處。它聽起來可能隻是悶悶一片,甚至完全沒有普通CD聽起來那麽活生。事實上,這就是DSD錄音所保留的非常寬闊的動態範圍所帶來的後果——該小聲時靜若遊絲,該大聲時響若驚雷!它對音響器材本身的質素和聆聽環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實,真正在音樂廳聽過現場音樂會的朋友也有這樣的體驗,小聲時必須凝神屏息,大聲時則非常酣暢淋漓。隻不過現場音樂在大聲時,聲壓不會像家裏的音響重播那樣有任何壓縮,或讓人擔心器材受不了。這就說明:以前的普通錄音迫於先天規格的限製,或為顧及大多數器材的重播,都不得不壓縮動態,將聲壓均衡到某一個可適應的範圍,而DSD錄音不是這樣,它告訴你真正的大動態是怎樣的,它很難播,但它是正確的。話說回頭,其實除了第一首《1812序曲》聆聽時必須小心謹慎,這張唱片後麵幾首音樂,你盡管開大音量來聽,因為它們沒有炮聲,不必擔心器材被毀。隻有開大音量,你才能將孔澤爾/辛辛那提通俗樂團醇厚飽滿的管弦樂能量釋放出來,才能體會強壯有力的大鼓打出空氣震波是那麽的過癮,那排山倒海的效果完全就是坐在音樂廳前排聆聽現場的體驗。那個“爽”字如果不叫出來,就不爽了!

所有跟帖: 

好東西沒人頂? -同誌們上!- 給 同誌們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5/2005 postreply 08:40:23

頂一哈 -頂一哈~~- 給 頂一哈~~ 發送悄悄話 (56 bytes) () 03/05/2005 postreply 18:07:34

TELARC出品的都喜歡,並請多多介紹BT的好處 -老弦- 給 老弦 發送悄悄話 (60 bytes) () 03/05/2005 postreply 19:00:13

有人下種就行.看運氣吧,我多留意. -搭伲叉叉鬧- 給 搭伲叉叉鬧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6/2005 postreply 06:54:35

好處:人越多下載越快;資源更多;沒有服務器存儲空間和帶寬問題 -無非網事- 給 無非網事 發送悄悄話 (26 bytes) () 03/06/2005 postreply 08:27: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