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華爾特◎指揮【古斯塔夫·馬勒: D大調第9號交響曲】

本帖於 2025-01-02 17:23:4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肯老的 編輯
 


Bruno Walter - Mahler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布魯諾·華爾特【古斯塔夫·馬勒: D大調第9號交響曲】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作曲家:Gustav Mahler (古斯塔夫·馬勒)
指揮家:Bruno Walter (布魯諾·華爾特)
演奏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 (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
專輯風格:古典音樂、Double LP
錄音時間:1938
發行公司:World Record Club


D大調第9號交響曲由古斯塔夫·馬勒於1909年至1910年間所作,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德語:Das Lied von der Erde),原應稱為《第九號交響曲》,因考慮到與第九有關連的作曲家的命運,才捨第九不用,成為第十套由馬勒創作之交響曲。由於馬勒未完成第十號交響曲便已與世長辭,故此亦是馬勒生前最後完成之交響曲。在《BBC音樂雜誌》於2016年組織151名指揮家作出的評選中,馬勒的第9號交響曲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響曲中排第四位。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寫於他身體健康走下坡,事業不順利的晚年,於一九0九年夏天在義大利北部的Dobbiaco完成草稿,隻花了僅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妻子艾瑪因為生病沒有隨行,總譜裡有著馬勒所寫對生命的呼喚,對愛妻的呼喚,馬勒給指揮家布魯諾·華爾特的信中寫著:「這首交響曲是對一個小小家庭的珍貴財產」,這所謂的「家庭」,指的應該就是他自己的交響曲作品家族。又說:「我寫作過程非常狂熱,慌忙,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潦草難以辨識,今年冬天若有時間,會把總譜完成。」。後來他帶此份樂譜回到紐約,此時他在大都會歌劇院遇到阻礙,去紐約愛樂擔任指揮,到了隔年四月才完成總譜,當時他五十歲,離生命的結束,隻剩一年左右的時間,彷彿他已經有了某種預感...

本曲於1912年6月26日由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及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帶領下作首演。當時馬勒已經離世,因此無法親臨首演。

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1876年9月15日—1962年2月17日)美籍德國猶太裔指揮家,鋼琴家和作曲家。他出生於德國柏林一個猶太家庭。8歲即開始在柏林學習音樂。9歲即作為鋼琴演奏家第一次登台。華爾特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他是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樂團長(1929年–1933年),紐約愛樂的首席指揮(1947年–1949年)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任客席指揮。

華爾特 1938 年現場錄製的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D 大調第九交響曲對音樂愛好者來說有著特殊的吸引力:這張唱片不僅因其歷史背景而受到重視,而且它是在納粹吞併奧地利和華爾特倉促前往法國的前夕錄製,從而標誌著他在維也納職業生涯的結束——但它通過華爾特富有表現力的詮釋與馬勒的重要聯繫而受到歷史性的珍視。華爾特不僅在馬勒去世後的 1912 年首演了這部作品,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繼續演奏這部作品,作為對他的同事和朋友馬勒的天才衷心見證。華爾特對馬勒的支持給於下一代越來越多地接受第九交響曲和其他交響曲至關重要,並極大地促進了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復興。


🎧試聽曲目:

Disc 1:
01.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1st Movement: Andante Commodo
02.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2nd Movement: Im Tempo Eines Gemachlichen Landlers
03.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3rd Movement: Rondo - Burleske

Disc 2:
04.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4th Movement: Adagio
05.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4th Movement: Adagietto
06. Siegfried Idyll



※ Disclaimer (免責聲明) ※
----- all music copyrighted please purchase original materials -----
----- 所有的音樂隻是試聽音質請購買原裝版本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