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Imagine》

《鄉愁四韻》的作者、台灣詩界泰鬥餘光中曾說:中國有樂壇上有兩位像列儂一樣的偉大詩人,一位是崔健,另一位就是羅大佑。

我在上兩次博文和帖文中介紹了崔健和羅大佑:
【名人名作】“中國搖滾音樂教父” 崔健的《花房姑娘》
【名人名作】“台灣流行音樂教父” 羅大佑的《愛的箴言》

今天我將介紹列儂和他最具代表的作品《Imagine》。

>>> 點擊這去全民K歌聽我唱的這首《Imagine》。

約翰·溫斯頓·列儂 (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出生於英國港口城市利物浦。約翰3歲時,父親老列儂背叛了妻子,遺棄了小約翰和他的母親Julia。5歲時,母親無力撫養小約翰,將他付給了叔叔。小約翰的叛逆從小便體現了出來,他逃學、打架、頂撞老師、在書上亂寫亂畫……就像列儂的自嘲“如果沒有遇到保羅·麥卡特尼,我可能會在監獄中度過一生。”

11歲時,母親Julia回到了列儂的身邊,並為他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把琴。Julia是一位溫柔且知性的女性。麥卡特尼曾回憶道:“我從未見過除了列儂的母親以外會彈尤克裏裏的女人。”母親Julia的影響是列儂走上音樂道路重要原因,她為列儂帶來了搖滾樂的啟蒙,並支持列儂組建自己的樂隊。15歲時,列儂成立了采礦人樂隊;16歲時,成功進入利物浦藝術學校學習;17歲時,結識了最好的搭檔麥卡特尼。列儂的生活終於走上了正軌。

不幸的是,在一次探望列儂回家的路上,Julia被一個醉酒的警察駕車撞飛。列儂對母親的記憶,永遠停留在了18歲。

列儂首次與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相遇時年僅16歲——這一曆史性的會晤發生在1957年7月6日。當天,麥卡特尼以觀眾的身份出現在列儂“采礦人”樂隊(The Quarryman)的演出現場。演出結束後,麥卡特尼用吉他為列儂演奏了一曲。很快,列儂便邀請他加入自己的樂隊。

三年後(1960年),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正式成立。如果要選擇幾位音樂家或幾支樂隊概括20世紀人類音樂曆史,那麽披頭士樂隊一定是其中之一。無論是他們獨一無二的形象或是音樂,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年間(1960-70年),列儂與麥克特尼、喬治·哈裏森(George Harrison)和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的合作將英倫搖滾(British Rock)賦予新的定義。同時,他們也在美國獲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用列儂的話講,披頭士樂隊甚至“比耶穌更受歡迎”。

披頭士樂隊的最後一場公開演出於1969年1月30日在樂隊共同建立的蘋果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的總部——倫敦市薩爾維街(Savile Row)3號的屋頂舉行。起初,舉辦這場演出的目的是為了拍攝樂隊紀錄片《Let It Be》的內容。然而這場“屋頂音樂會”卻是四人最後一次同台演出。他們持續演出了42分鍾,直到警察將演出叫停。

1970年披頭士樂隊解散後,列儂發表了許多反戰歌曲,還參與了許多反戰的社會活動。1971年《Imagine》(想象)專輯問世,這是列儂在樂隊解散後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其中收錄了包括同名曲“Imagine”在內的10首歌曲。《Imagine》曲調安靜舒緩,娓娓道來。歌詞中描寫了烏托邦式的社會,具有明顯的共產主義色彩。不過,列儂本人並非是共產主義者。

在列儂的後披頭士生涯中,小野洋子(Yoko Ono)成為了他最重要的伴侶以及創作靈感來源。《Imagine》,這首被稱為列儂最具標誌性的個人作品的歌詞靈感,也來自於洋子1964年出版的書籍《葡萄柚》(Grapefurit)。

在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裏,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橋段。作為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的阿甘訪問中國歸來後,與列儂一起參加了一檔訪談節目。主持人問阿甘“中國是什麽樣子的?”坐在一旁的列儂對於阿甘的描述感到十分驚訝,問道“(Chinese people)No possessions? No religion, too?”。而這兩句話,正是列儂在《Imagine》中對理想世界的形容。作為一個反財團、反宗教的人,列儂將當時的中國作為理想世界來看待,認為中國這種沒有私人財富、也不信仰宗教的國家才是正確的。故而將其寫入到了《Imagine》中。

1980年12月8日晚,紐約曼哈頓區的達科塔公寓發生了驚世駭俗的一幕:搖滾史上最著名的明星——前"披頭士"樂隊主唱約翰·列儂身中四彈倒在了血泊裏。他的妻子小野洋子抱著他的頭,痛苦地大叫:"他中槍了!他中槍了!救命!"一位略顯矮胖的年輕男子站在不遠處,低著頭呆呆地看著手裏的一本平裝書。而稍早之前,他完全是另一副姿態:雙腿展開,兩手死死地握住手中的點三八口徑左輪手槍,然後對著列農開了5槍。前兩發打中了列儂的背部,讓他身子轉了半圈,接著的兩槍打中了他的肩膀,最後一槍沒有射中。奇怪的是,之後槍手並沒有逃跑,而是呆立了一會,接著開始胡亂翻著隨身攜帶的一本小說,那是美國作家塞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接到報警,紐約警署的警官史蒂夫·斯皮羅和彼得·庫倫最先到達案發現場,逮捕了這位叫做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男子。

查普曼在1981年供認了謀殺列儂的罪行,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但法律的公正卻無法彌補失去列儂的損失,這是全世界的巨大缺憾。列儂無與倫比的智慧、優美動人的歌聲永遠地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位人類靈魂的開拓者,像他這樣的天才我們此生再難擁有。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和藝術家之一,列儂的影響在過去幾十年間幾乎從未消逝。至今,在紐約的街頭依然可以遇到演唱列儂歌曲的街頭表演藝術家。在2004年列儂被《滾石》雜誌評選為“曆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之一,偉大的搖滾樂隊披頭士(Beatles, 又譯甲殼蟲)的主唱,搖滾音樂家,詩人,社會活動家。

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音樂和影響力不會隨著他的逝去而消逝,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被遺忘。每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我們都能聽到《Imagine》在體育館上空飄蕩。

《Imagine》(想象)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Aha-ah...
設想沒有天堂
如果你嚐試會發現那很容易
下麵沒有地獄,頭上隻有天空
假如每個人都為了今天而活著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設想沒有國家
那並不難做到
不為了什麽去殺戮或者犧牲
也沒有宗教
假如每個人都能生活在和平中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你可能會說我是個夢想家
但我並不是一個人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大家庭

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A brotherhood of man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You...
設想沒有財產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沒有貪淫和饑餓
大家親如兄弟
假如所有人能分享這個世界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你可能會說我是個夢想家
但我並不是一個人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大家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