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號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是我疫情後我聽到過的最享受的現場音樂會。作為作曲者本人,節目單中的現代作品自然有特別的吸引力,而鋼琴家葉菲姆-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的大名更是讓我對音樂會迫不及待,昨天的音樂會不負眾望。
音樂會曲目:前半場 – 瑞典作曲家Anders Hillborg的《Kongsgaard 變奏曲》 (舊金山交響樂團首演),理查-施特勞斯為管樂隊創作的《小奏鳴曲 二號》(Sonatina No. 2 in E-flat major)。下半場曲目:貝多芬第三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音樂會開場由作曲家Hillborg 向觀眾介紹他的作品,有意思的是作品是應本地酒鄉納帕穀(Napa Valley)Arietta 酒廠老板Kongsgaard夫妻委約,這對夫妻喜好紅酒也熱愛音樂,他們的品牌是以貝多芬奏鳴曲中的一個樂章Arietta (小詠歎調)命名,甚至在他們的商標上還印出幾小節此樂曲的樂譜。作曲家以這個作品為動機以他的想象力發展成一部弦樂隊的變奏曲的新作品。可以在樂曲中聽到巴洛克,民間,文藝複興和浪漫派音樂的因素,但萬變不離其宗,貫穿全曲的因素都沒離開貝多芬Arietta的線索。樂曲的結尾以貝多芬原曲的段落結束。更有意思的是,在音樂開始前,指揮薩羅寧邀請音樂會的另一主角鋼琴家布朗夫曼在樂隊左側的鋼琴上演奏貝多芬的原曲作為引申。
理查-施特勞斯的為16件管樂器創作的小奏鳴曲第二號曾有人建議題為為管樂交響樂,但施特勞斯還是最終決定用小奏鳴曲為曲名。作品是寫在動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是獻給瑞士慈善家Reinhart的,。樂曲的歡快的情緒與當時作曲家的處境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可以說作曲家當時把作品的創作當作回避現實的“避難所”。音樂充滿明澈絢麗的主題和清晰的織體,聽起來給作品一種清新的感覺,。在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中可以聽到莫紮特第39交響樂的回響。這充分說明了為什麽作曲家還給予作品一個副標題《快樂的工作室》(Happy Workshop)。作品長達40多分鍾,技術上有相當的挑戰,舊金山交響樂團的管樂組群的用精湛華美的演奏結束了音樂會的前半場。
觀眾(包括我自己)以期待的心情迎來了音樂會的高潮 – 布朗夫曼演奏的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眾所周知貝多芬的一生的坎坷,更不用說作為一位作曲者失去最寶貴的感官 – 聽覺的苦痛,但他的音樂總是充滿了希望的光和熱,包括這首本應是以炫技為主的鋼琴協奏曲中。貝多芬一共創作了五部鋼琴協奏曲,有人認為他的第三是最能體現他成熟的開始。還有另一層意義,貝多芬在寫這首樂曲時,剛好遇到鋼琴製造工業的革新,把鋼琴由之前五個八度音域(現代鋼琴有七個八度加三個音)擴展出來,而這個擴展也給予了貝多芬如虎添翼的創作空間。貝多芬雖然曾經是海頓的學生,但他更崇拜莫紮特,而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聽到更多的莫紮特對他的影響,這首協奏曲也不例外。很多地方可以聽到莫紮特第24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的影子,不光是用的是同一C小調,樂曲的引子,結構,華彩尾聲與樂隊的連接都有與莫紮特第24協奏曲的親昵之感。樂曲分三個樂章:1,有活力的快板,2,小廣板,3,快板 (回旋曲)。第一樂章是傳統的奏鳴曲式,樂隊在薩羅寧的帶領下呈示出長篇幅的第一主題,那典雅豐厚的古典氣息頓時籠罩了整個音樂廳,之後鋼琴登場接力了第一主題的呈示。布朗夫曼彈出的那最初的樂句已不同凡響,聲音堅實,果斷,讓人聯想到貝多芬那凝重堅韌的表情。布朗夫曼的演奏極有表現力,樂句的處理和聲音控製的細節極富說服力。他的聲音憨厚,好像每個音的震動都會充分利用鋼琴的音板的共鳴,連最弱的樂句也弱而不謝,從不會被樂隊蓋過(過去現場聽鋼琴協奏曲常會擔心鋼琴的聲音會被樂隊淹沒),當然,指揮在掌控鋼琴與樂隊音量上的平衡也是功不可沒。樂隊與鋼琴的呼應與交融是那麽的舒暢,完美!樂隊的音色豐滿,典雅,像綢緞一般。弦樂與管樂的融在一起,並且在演奏最重的強音時,也不失音質。而最重要的是,演奏的風格非常“貝多芬”。布朗夫曼的華彩樂段精彩的讓人屏住呼吸,可以看到樂隊的中每一個人也都在洗耳恭聽,第一樂章在幾個強音和弦中結束。第二樂章聽到少見的貝多芬柔情的一麵,整個樂章像是一首在樂隊伴奏下的詠歎調,弦律具聖詠般的升華氣質。鋼琴的演奏抒情,音色柔美,流暢,極富歌唱性。第三樂章是回旋曲(A-B-A-C-A結構),我經常會把回旋曲的結構比喻為雙層三明治,三片麵包為A主題,中間夾的內容則是對比的新素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 那個流連忘返的家喻戶曉的旋律,回旋曲的中心(A)主題。貝多芬在這個樂章裏充分表現了他的充滿智慧的幽默,詼諧,而每次中心主題的再現都會讓人耳目一新,從不貧乏。這個樂章高潮迭起,給觀眾帶來的歡樂是更是繞梁三尺!樂曲在樂隊的全奏的強音中結束,全體觀眾不約而同一躍而起,掌聲四起。指揮與鋼琴家在經久的掌聲中謝幕無數,最後布朗夫曼以電商雷鳴的的肖邦《革命練習曲》返場結束音樂會。這是我疫情後聽到的舊金山交響樂團最好的現場音樂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