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碟——卡拉揚·《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蝦米音樂/慎入!)

來源: YMCK1025 2016-07-12 19:10: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5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6-07-12 19:12: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專輯名稱: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Brahms: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專輯歌手: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發行時間:1998年06月09日
專輯語種:古典專輯

 

 

    作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之一,勃拉姆斯的音樂無論是表達熱情狂喜,還是悲哀憂鬱的情緒都充滿了內在的力量和真摯的情感,這種人性化的浪漫主義氣質在他的交響樂中尤為突出。

 


    勃拉姆斯的四部交響曲在古典音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部交響曲地完成就曆經十五年的時間,這種極為嚴謹的創作態度和古典風範使他被人們尊為貝多芬精神上的繼承人。這四部交響曲從沉重壓抑的開篇經曆一種內在的情感變化至恢宏不朽的終篇。

 


    企圖在人們的頭腦中重建一位“作曲家”是很難的,但是通過探討其代表作品來形成一個蘊涵潛力的印象我想應該是可行的。

 


    C小調第一交響曲:相當於勃拉姆斯的《命運交響曲》。在調性選用和整體結構上取法於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對於中間兩個樂章,指揮家赫爾曼.萊維向克 拉拉.舒曼流露,他對兩個中間樂章表示懷疑,盡管很優美,他認為更適合於小夜曲或組曲,而不是布局如此宏大的交響曲。第四樂章深刻影射了貝九《合唱》交響 曲。

 


    第一樂章開頭上來就是氣勢磅礴的樂句,樂隊齊奏加上打擊樂不斷地發出聲音,震撼極了。之後曲子就接上了一段比較柔和的旋律,把曲子再帶回開頭磅礴的旋律。 第二次出現打擊樂變成連續敲擊,讓曲子變得更加緊張。然後管樂和弦樂緊接著奏出一段如泣如訴的旋律。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有些悲戚,有些憂鬱。但是之後再次 出現的旋律裏麵的感情基調又轉換了,更多的是大氣和希望。

 

曲子在這兩種差別挺大的旋律中不斷轉換,整個交響樂隊在沉寂和爆發的狀態中切換。在這麽幾段熟悉 的旋律中樂曲不斷進行,感情也在轉換的過程中不斷加劇。樂章的最後,先是一段力量十足的打擊樂讓愁緒到達頂峰,接下來再把感情平淡下來,在一段安靜的旋律 中緩緩結束。第二樂章還是有些微微的哀愁,但是開始的旋律告訴了我們這個樂章過多的是一種自然的感覺。輕柔的弦樂搭配管樂在背景中奏出的節拍,有一種濃鬱 的自然風情。時不時憂鬱的主題還會出現,帶著它低沉的音響。

 

讓我們知道作者心裏的感情並沒有消退,隻是暫時隱藏了起來而已。但是在曲子的不斷發展中可以感 受到開始的悲情已經慢慢地被欣喜衝淡了。弦樂的主題聲音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明亮,富有表現力,浪漫的味道越來越充沛。管樂的伴奏也越來越平靜,在平靜中帶 著弦樂不斷上揚。最後這個樂章在弦樂的一段高音中結束。第三樂章的開頭已經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主題了,同時也充滿安詳。其中這個主題剛剛第二次出現的時候背 景裏幾聲飄渺的管樂尤其驚豔。經過一點過度,曲目進入了一個非常美好的主題裏。

 

 

至此,歡樂的感覺已經很完整的被托出來了。曲子最後在這個主題上進行一點點 變奏,讓整個主題更輕靈的結束,然後就步入了最後一個樂章。最後一個樂章上來的基調還是歡樂的,但是比起上個樂章的結尾,這種感覺又往回收了不少,再次斂 在心裏。不難想象,這是為了之後更好的放出來。其中有幾段撥弦的旋律讓樂曲也是靈動不少。在定音鼓一段激烈的敲擊之後,銅管先出現,奏出一段美好的旋律, 然後長笛將之再現。巨大的歡樂即將在樂曲中展現了。

 

 

接下來的就是這首交響樂最精彩的主題,依稀可以聽出歡樂頌的味道,有種超脫的大歡喜在其中。但是不同的 是貝多芬是一位很瘋狂的展現自我的作曲家,而勃拉姆斯更加內斂。所以相比貝多芬對於歡樂瘋狂的讚美,勃拉姆斯更多的是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敘述。我需要承 認,相比起貝多芬的歡樂我還是更喜歡勃拉姆斯的歡樂,每一次我聽到這段旋律我都會不自覺地露出笑容。最後樂曲在銅管恢宏的旋律引導下結束。聽完了以後讓人 不由得長出一口氣,然後我要再聽一遍。


    這首曲子的優秀版本非常多,我主要在聽的是瓦爾特(1959)、克倫佩勒和福特文革勒三個版本。克倫佩勒的版本是三星帶花的評價,整體比較均衡。我這次選 擇的瓦爾特的版本更加清新生動,錄音效果三個版本中最佳。而且瓦爾特的第四樂章智慧的我感覺比克倫佩勒的更加從容,所以先拿出來分享。福特文革勒的版本個 人色彩是最濃鬱的,速度的變化起伏明顯,而且錄音很一般。開始的時候可能應該先聽聽這些一般性一些的版本,但是福特文革勒的版本對於曲子的感受來說絕對是 不容錯過的。

 


    最後必須要說的是,這首曲子我認為一定要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好好的一遍聽下來,這樣到了第四樂章你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到那種源自生命深處的巨大歡樂。簡單的聽第四樂章是絕沒有這樣的感覺的。

 

    D大調第二交響曲:相當於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本作品的第一樂章與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是姊妹篇。第三樂章有間奏曲的抒情、優雅和節奏性,而沒有貝多芬諧謔曲的緊張。第四樂章使人感到有海頓交響樂的末樂章的爽朗充沛的精神。

 


    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中,第二首是最富有詩意,最單純美好的。這首作品就取材於作者的日常生活,也被人們稱為勃拉姆斯的“田園”。和其他的三首充滿悲劇色彩和強烈戲劇性的作品不同,這首作品整體讓人覺得非常溫暖輕鬆。

 


    第一樂章剛開場就是聲音飽滿而又內斂的銅管和木管的配合。有人稱這個樂章為“落日餘暉”,我覺得簡直不能更形象了。剛開始那種音響膨脹出來的感覺就像是落 日突然出現眼前的感覺。之後展開的旋律就像是溫和的陽光不斷灑下,緩慢而又充實。之後樂曲雖然偶爾轉向更加宏大壯美的場麵,但也都很快就會回到安靜的氛圍 裏。這樣的轉換和觀賞落日時心態的變化也是如出一轍的:時而感慨,時而隻是靜坐,在靜坐中享受一天最後的陽光。雖然這首交響曲比較“田園”,但是這畢竟是 勃拉姆斯筆下的交響曲。從旋律的起伏和力度都可以感受到很明顯的勃拉姆斯色彩,就算是在觀賞田園風光,內心依舊是澎湃的,因為麵對的是最偉大驚人的自然。

 

伴隨著這個聆聽的過程,我可以感受到一種從心底逐漸升起的快樂感。考慮一下勃拉姆斯是如何能這樣的寫一首作品,就一下子可以明白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是生活在 怎樣一種讓人放鬆而感到滿足的氛圍裏。進入第二樂章。這個樂章比第一樂章就複雜一些。相比起第一樂章的描繪外部世界的角度,第二樂章更加深入作者內心。上 來的旋律就透著一種深深的憂慮的氣息,但是細聽就發現這不是那種言之有物的憂慮,而是一種單純的內心狀態,或者說氣質。麵對山水自然的向外過程在這裏同樣 是一個深入靈魂的向內過程。

 

旋律就在這份憂慮的基礎上不斷展開,從最根本的氣質出發豐富作者的形象。聽這個樂章的時候我無可避免的想到舒伯特的“偉大”, 這種平淡美好而又豐富的感覺和偉大如出一轍。在這個樂章的最後爆發出來的依舊是勃拉姆斯內心揮之不去的衝突,以及他麵對衝突淡然處之的態度。舒伯特因為天 真而爛漫,勃拉姆斯即使世故,依舊爛漫。第三樂章的開始就是這種爛漫的感覺。之後快節奏的舞曲雖然也源自這段旋律,但完全是另一種活潑的意思。

 

 

每次樂段的 結束部分作者都會把旋律變的厚實,這樣隨著樂章的發展,樂曲逐漸變的冷靜,原本聽來單純的旋律也漸漸變的內蘊十足。最後的第四樂章非常的輝煌。雖然樂曲剛 開始並沒有那種驚人的氣勢,但是快節奏已經為之後的狂歡氛圍做足了鋪墊。隨著第一個高潮的到來,整個氛圍給人一種爆炸似的錯覺。之後樂曲一直起起伏伏的感 覺和第三交響曲的最後樂章有些相似之處。但是第三交響曲是歸於平靜,而第二交響曲則是衝上巔峰。

 


    勃拉姆斯的這首交響曲整體來看並不是那種特別深刻的向內心深處挖掘的作品,反而是相對比較輕鬆,感情也比較單純的作品。這首作品初次聽來我覺得比較平淡, 對它我並不如他的一三交響曲那麽喜歡。但是仔仔細細的聽完這首作品,還是發現作品其中有很多動人的地方。而且整體因為更單純一些,聆聽起來更輕鬆。巨大的 戲劇性固然引人入勝,但是平常的生活還是簡單多一些更真實,更讓人接受。

 

    F大調第三交響曲:相當於勃拉姆斯的《英雄交響曲》。關於第三樂章:“沉思性質的小快板樂章(Poco Allegretto)十分動人,但它幾乎是一首無詞歌”;“第三樂章的優美的小夜曲確實是一個偉大的音樂詩人的獨創性作品”。第三交響曲寧靜的結尾十分優美,除海頓外很少再有先例。


    勃拉姆斯就是純粹音樂的代表之一,第三交響曲是他的最高傑作之一。當然,也有人認為他的最高傑作就是第三交響曲。

 


    第一樂章,以一個宏大的形式開頭,有一點貝多芬的氣質。但是並沒有那麽激烈的衝突,勃拉姆斯總是有所保留的。之後就呈現出了勃拉姆斯最擅長的木管,清新愉 悅。慢慢的引出了第二主題,以三個有趣的音作為代表。到了這裏,曲目更多的展現了一種非常快樂的感覺。當然之後的樂曲就在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的交替之間發 展。其中可以重點感受下木管清新的旋律,勃拉姆斯最美的一麵都在這裏。

 

 

下麵,不去考慮這些美好的音符到底描繪了什麽場景,因為它根本不在描繪什麽場景。這 些美好的東西就是在說顯示。這兩個主題互相融合,交替,就像變化無常的每個時刻。樂曲在這樣的無常中不斷的深入心裏,一次一次讓你加深和音樂的聯係。第二 樂章在第一樂章之後顯得更加悅耳。這是個安靜柔和而又深刻的樂章。所有這些平淡都反映著勃拉姆斯內斂的人生哲學。但是就算內斂也完全掩蓋不住他的才華。木 管依舊是他最好的朋友,那一小段靈動的旋律聽過一次我就再也忘不了了。行進到樂章中部,有一段很玄妙的安靜,讓人思考,然後繼續感受所有的快樂,美好。這 個樂章讓我覺得一切都是那麽美好,簡單。

 

雖然第二樂章最負盛名,但是我最喜歡這個第三樂章。從第一個樂句開始,我都一直在感動。它對接了我對於感動的所有 體驗,有時是有點那種淚水呼之欲出的味道,感動甚至還連接著一點憂傷,不需要道理,就是感覺這是我自己的內心。開頭的樂句從單簧管到低音管再到雙簧管,最 後落到弦樂頭上,感動不斷加深。最後還是不著痕跡的結束,和前兩個樂章一樣。最後一個樂章相對複雜,衝突比較多,但是也最清晰的表達了一種人生態度。很快 的,在鼓聲的引領下第一個矛盾出現。當然矛盾之後直接接上了一段很美好的木管引領的主題。

 

然後樂曲到達第一個高潮,這一段的旋律會多次出現,每一次都讓人 顫抖。這個樂章就是在這種不和諧,美好,高潮,安靜的格式化行進中不斷展現新的一些含義。尤其是到了樂曲後半部分,那段激蕩人心的旋律幾乎是有些沒有節製 的不斷出現,就像不斷漲潮退潮。聽著不斷攀升的音樂,“我幾乎昏過去,倒在地上,像一具屍體(就像地獄裏的但丁)”。但是,這是勃拉姆斯的交響曲。最後, 就在最後一個高潮安靜下來,樂曲就像風停了的大海,突然變得寬廣,悠然。人應該像大海吧?

 


    E小調第四交響曲:相當於、勃拉姆斯的《悲愴交響曲》。“這部作品是四部作品中最偉大的一部,也是其中最悲涼、最古雅的一部”。“整部交響樂的頂點,也是 勃拉姆斯整個藝術的頂點是第四樂章,這個在所有樂章中風格最古老的樂章是一個長篇的恰空曲”。“勃拉姆斯喜歡變奏曲式,在本作品中恢複采用的巴洛克固定低 音變奏又一次證明了作曲家同過去有精神上的血緣關係”。

 


    對於勃拉姆斯的交響樂思維,室內樂的創作風格和變奏曲寫作技巧是理應被受到關注的。對諧謔曲的處理也應是對勃拉姆斯的一大關照點。漢斯立克曾聲言他最喜歡的是第三首作品,如果讓你選擇,你會最喜歡勃老的那首作品?

 


    卡爺在DG公司曾經於1960、70和80年代指揮BPO三次錄製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此版為1978年的第二次錄音,企鵝評鑒三星保留一星,是優秀版 本。這個版本的勃一尤其出色!BPO在卡爺的棒下將自身的大氣、豪壯和瑰麗展示得淋漓盡致,整場演繹幹淨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感。曲目開始時的定音鼓如同天 堂中傳來的鍾聲,瞬間就將人征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