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管作品欣賞】五首
夢中畫攝影
薩克斯管(英語:Saxophone)由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Sax,1814-1894)於1840年發明,是一種木管樂器,但是管體通常是用黃銅製造,使得薩克斯管同時具有銅管類樂器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在歸類上令不少人產生疑惑。由於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克斯管和同樣使用單簧片的單簧管相同,所以便將它歸類為木管樂器。薩克斯管同時也是一種移調樂器,常見調性為E♭和B♭,也有C調和F調。中音薩克斯管以其煙鬥狀的外形為人所熟知。
由於其結構特性,同時具備了木管樂器的細膩和靈活以及銅管樂器的大音量和爆發力,並發展出了介於銅管和木管間的演奏技巧。薩克斯管音域寬廣,樂器通常提供從降B音到高兩個八度的F音或升F音,通過技巧還能擴大。相對於其他木管樂器薩克斯管的音色變化靈活,薩克斯演奏家因此容易發展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音色。總體來說薩克斯管是高靈活性低約束性的樂器,有時也會讓人有過於自我表現而不夠內斂的印象。這也是薩克斯在古典樂中出現相對較少而多在爵士樂或搖滾樂為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薩克斯管由於自身音量較單簧管要響許多,在發展早期並不受古典音樂家歡迎,僅某些樂曲中偶有獨奏片段,交響樂隊編製中往往也僅有1位薩克斯手,例如比才的《阿萊城姑娘》組曲中的獨奏樂章;丹第(Vincent D'Indy)的歌劇《蘇瓦爾》;聖桑、柏遼茲、馬斯內、利奧·德裏布等也曾將其用於他們的作品中。
直到20世紀初薩克斯管在美國得到真正發展之後,古典作曲家越來越多地將其用在樂隊中或專為它創作獨奏樂曲。著名的有:亨德密特的歌劇《卡迪拉克》;普羅科菲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甚至在《Lieutenant Kijé》作品中運用了從高音到上低音的四種薩克斯管完整編織;拉威爾的《包列羅舞曲》和《古堡》;威廉姆斯(Vaughan Williams)的《第六交響曲》;伊貝爾(Jacques Ibert)的《小協奏曲》,德彪西的《狂想曲》;海托爾·維拉-羅伯斯的《幻想曲》,格拉祖諾夫的《薩克斯管協奏曲》, 巴托克的《木刻王子》,柯普蘭(Aaron Copland)的鋼琴協奏曲和第一交響曲。其他運用薩克斯管的作曲家有:米約(Darius Milhaud),傑帕西(Percy Grainger)等。
薩克斯管或許是爵士樂最具標誌性的樂器,薩克斯管樂手也對爵士樂產生了巨大影響。最早成名的爵士薩克斯管手可能是Sidney Bechet。從1920年以後優秀的爵士薩克斯風手層出不窮,其中查利·帕克把爵士樂從搖擺樂帶入了畢波普(bebop)時期,Coleman Hawkins確立了次中音薩克斯管的地位,Ornette Coleman最早開始了自由爵士(free jazz)的嚐試等等。薩克斯管作為主奏的旋律性樂器需要節奏部分以及和聲部分來支持,所以較少以獨奏或者單純的薩克斯管重奏形式出現。最常見的樂隊構成是四重奏形式:薩克斯管,鼓,貝斯和鍵盤,在這種構成中薩克斯管起著類似司機的作用。
1980年代開始後,以美國演奏及作曲家肯尼·基為代表的大多數薩克斯管演奏家開始活躍於世界各地的流行樂壇,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多數將輕爵士樂帶入流行音樂中,配合薩克斯管的伴奏來形成一種新浪潮方式的流行音樂,並與眾多著名流行樂巨星進行合作。肯尼·基亦成為了當代世界上唱片銷量最高的獨奏樂器演奏家,他的作品廣為流行,為薩克斯管於世界各地的普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wiki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