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紮特之夜】帖裏加進莫紮特的“D大調鋼琴協奏曲加冕協奏曲”和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莫紮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德國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現在的奧地利的薩爾茲堡 Salzburg. ),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兼演奏家之一,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 莫紮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著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並迸發出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明快、樂觀情緒。他廣泛采用各種樂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聯係在一起,賦予它們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其創作手法新穎,旋律純樸優美,織體幹淨細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發揮了複調音樂的積極作用,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創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並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奏。。。。。
莫紮特 - 生平.
童年 莫紮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斯堡,在當時這是薩爾斯堡總教區(Archbishopric of Salzburg)的首府,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父親列奧波爾德·莫紮特(1719年—1787年)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教廷交響樂隊的演奏員和作曲家,母親為安娜·瑪麗亞·波特爾(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為家中第七個小孩,在他姊姊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昵稱南妮兒(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後至他出生之間的這段時間,分別有三位及兩位不幸夭於年幼。
出生受洗時,他被命名為“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約翰尼斯·克魯索斯多穆斯·沃爾夫岡格斯·泰奧菲盧斯)。“Theophilus”意為“天主之愛”,這個名字相當於德語的“Gottlieb”、意大利文“Amedeo”以及拉丁文“Amadeus”,但生前卻從未有人以此名號稱呼他。現在,我們所認識莫紮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為莫紮特在正式場合用的名字。
莫紮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隨後亦獵及小提琴、管風琴和樂曲創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在學會閱讀、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巧弄拍律。六歲,時值1762年,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1762年,6歲的莫紮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嚐試性的巡回演出,獲得成功。 1762年至1773年間,莫紮特隨父母經常在歐洲做演出旅行。在倫敦他見到英國巴赫,在後來的創作中深受英國巴赫的影響。
1766年,他開始與受聘於到架構交響曲的技巧。
1767年,年方十一,他寫出第一部歌劇《阿波羅與希亞欽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並由薩爾斯堡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演出這出拉丁喜劇。返回奧地利後,他定期往返維也納,且於1768年夏天寫出另外兩部歌劇,名為《牧羊人與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與善意的謊言(La finta semplice),當時莫紮特年僅十二歲。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為樂團首席。
從1769年至1773年,莫紮特便規律地遠赴他鄉,並在當地研習歌劇,寫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和《Lucio Silla》三部歌劇。在教皇國波隆納他跟馬蒂尼學習對位法,馬蒂尼也是一位對莫紮特產生很大影響的作曲家。莫紮特破例成為波隆納愛樂學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會員,該組織大致上隻接受二十歲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冊封他為金馬刺騎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服侍親王大主教(1773年—1781年)
莫紮特在家鄉的生活並不幸運,新的雇主柯羅雷多並不樂見他出遊,並要求他的作品必須為了宗教儀式而寫。十七歲,他心有不甘地接受這個限製,使得接下來的三年他與親王大主教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所幸那段時間他在維也納結識了海頓,並且和海頓通信,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誼。
1776年莫紮特二十歲,並決定離開薩爾斯堡,然而親王大主教拒絕讓他離開父親並要解除他樂團首席的身分。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和母親先到了巴伐利亞公國慕尼黑,但並未找到工作,又經奧格斯堡帝國自由市輾轉到了普法爾茨伯國曼海姆建立為數不少音樂界的友誼。不過他尋求工作的腳步依然無所進展。
1778年8月前往巴黎。他希望能夠從梅勒西奧·格林處得到支援(他曾負責他七歲時的巡回演出),未果。在巴黎他寫作了《第31交響曲(巴黎)》。但是他沒有找到工作,在危機中的法國他甚至難以找到人為他的作品付錢。他母親在這段期間不幸病倒,並於7月3日離開人世。莫紮特隻好返回故鄉。途中經過韋伯爾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羅伊齊亞愛上了別一位歌劇導演,沮喪的莫紮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薩爾斯堡。他的父親已說服親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
1780年11月,他從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劇的請求,這個創作名為《依多美尼歐,克裏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薩爾斯堡,便意味著莫紮特必須順從維也納的雇主,在那兒,親王大主教解雇莫紮特之前甚至還經常公開地以“飯桶、智障”揶揄他。莫紮特後來便以獨立作曲家的身分進駐奧地利首都,並接受韋伯爾女士的補助款。
維也納(1782年—1791年)
1784年,莫紮特加入共濟會,並迅速地晉升為會長(1785年4月)。他創作許多作品獻給共濟會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共濟會葬禮音樂)(K.477)。
1786年,莫紮特認識了劇本作者洛倫佐·達·彭特,維也納劇場的官方詩人。後者說服了皇帝批準創作一部基於博馬舍的《費加洛婚禮》(意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詞。但後來皇帝認為該劇具顛覆性,禁止其上演。莫紮特將達·彭特的歌詞配上音樂,《費加羅婚禮》於1786年5月1日在維也納展開首演,但該劇的成功並不能阻止其海報被迅速撤下。然後莫紮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裏這個“婚禮”又成功博得滿堂采。為了對這個城市致意,他寫下了《D大調第三十八號交響曲 K. 504》、《布拉格交響曲》。 在生命最後幾年間,莫紮特身體欠佳,盡管有不少酬金豐沛的成就,卻越加陷入拮據的窘境。他創作許多的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歌劇(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後的與Lorenzo da Ponte合作的作品)。1790年時值約瑟夫二世駕崩(他的繼位人利奧波德二世既不喜歡莫紮特,也對共濟會不懷好感)當時他的好友交響樂之父海頓也去了倫敦,使得這段時間的莫紮特意誌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濟會弟兄兼維也納一個知名小劇院導演Emanuel Schikaneder托他寫一出歌劇。他提供了一本關於這本歌劇的小冊子,而莫紮特也為他譜出一折《魔笛》(德語:Die Zauberflöte),這部作品於9月30日一炮而紅,也是莫紮特最後一出歌劇。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創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須匿名。今日我們知道是瓦爾塞根伯爵,人們猜想或許他想讓他的朋友們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許想將著作權據為己有。因疾病和貧窮而衰弱的莫紮特,還必須麵對工作的重負,因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關於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加冕創作歌劇的請求(鐵托的仁慈K.621),而且必須於三周內寫完。
三十五歲的莫紮特於十二月辭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絲坦茲之托,後來這首曲子由他的學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後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Neukomm的集成版隻於1819年在裏約熱內盧演奏,之後就被人們忘記了。第二次演奏於2006年3月10日在Liévin為紀念Courrières礦難而進行。莫紮特的遺體,根據利奧波德二世皇帝下達之有關葬禮的法令,最後在維也納郊區的聖馬克思墓園,葬於莫紮特家族與他朋友共有的靈位。與民間相傳不同的是,莫紮特其實並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園的靈位。那一塊共有的靈位則是事先購得,可容納十具遺體(成人八位、小孩兩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舉辦了一場追思會,參加者成千上萬。Emanuel Schikaneder則在維也納籌畫了一場《安魂曲》的首演。
謝謝
《摘自互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