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Carlos Kleiber 紀錄片 遠離塵囂

來源: 海天雲歸處 2011-12-31 09:33: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6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海天雲歸處 ] 在 2012-01-01 10:06:3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注明:以下文字來自維基百科:

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1930年7月3日生於德國柏林2004年7月13日病逝於斯洛文尼亞的康涅斯卡村),奧地利籍指揮家。原名卡爾·路德維希·克萊伯Karl Ludwig Kleiber),為區分於其父,常被稱為“小克萊伯”。

卡洛斯·克萊伯是指揮家埃裏希·克萊伯之子,其母為美國人。為逃避納粹政權迫害,1935年老克萊伯舉家遷移至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從此卡爾改名為卡洛斯。童年時期卡洛斯就開始接受鋼琴、作曲、聲樂等方麵的教育。

1949—1950年在瑞士蘇黎世學習化學,1950年起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繼續接受音樂訓練。他的導師包括托斯卡尼尼弗列茨·布什布魯諾·瓦爾特等。1951年在慕尼黑作為候補指揮首次登場,同年在波茨坦舉行自己的首場演出。為了避免大指揮家父親的盛名之累,小克萊伯1954年取筆名 Karl Kell,1956年1968年曆任杜塞爾多夫杜伊斯堡以及斯圖加特劇院的指揮。1968年起,以客座指揮身份執棒慕尼黑巴伐利亞歌劇院,合同期十年。克萊伯1982年首次指揮柏林愛樂,取得巨大成功,被認為是卡拉揚的最佳繼任者,但他謝絕了樂團的邀請。1989年和1992年克萊伯曾兩次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新年音樂會。

克萊伯與卡拉揚不同,並不熱衷發行唱片,一生發行的唱片屈指可數:交響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四(ORFEO)、第五、第七交響曲(DG)、第六交響曲(ORFEO)、第七交響曲(ORFEO)、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DG)、舒伯特的第三和第八交響曲(DG)、89年/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SONY)以及德沃夏克的鋼琴協奏曲(與烏克蘭鋼琴家斯維亞托斯拉夫·裏赫特合作,EMI)、DG在他逝世後發行的紀念專輯《Carlos Kleiber》等;歌劇作品包括:《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蝙蝠》、《茶花女》、《自由射手》等。

克萊伯會說流利的德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斯洛文尼亞語;其身形高大、瘦削、健壯;指揮形象生動,情感豐富,細節清晰,是少數“又好聽又好看”的指揮之一。

其他逸事

1.1950年代克萊伯從南美返回歐洲,原本是要修習化學。其父雖授以音樂教育,但反對他走入音樂界。克萊伯瞞著父親偷偷從事指揮工作。

2.克萊伯十分重視現場演出情境,他覺得一有不對勁可能取消現場演出。曾發生過他突然在開演前取消演出紀錄,使劇院經理大為光火,並上法院提告,不過克萊伯勝訴。

3.晚年克萊伯極少演出,曾說過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吃飯還有做愛。卡拉揚曾笑稱,「除非克萊伯家中冰箱空了」,否則他不會登台指揮。

4.傳說1975年,他曾經與義大利鋼琴家米開蘭傑裏合作過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但兩人合作後理念不合,彼此都拒絕發表該作品。

 

油管裏的第一集,其他的被poster刪掉了,可惜。。。

 

 附上一首Gustav Mahler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謹此紀念這位偉大的指揮家: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01 and 1902, Gustav Mahler set to music five poems by the German Romantic poet Friedrich Rückert. The third of these,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portrays a world-weary artist who exists in our everyday world, but who actually lives his life in another, more ethereal plane reserved for great artists. Mahler, much maligned as composer during his lifetime, identified strongly with the poem, saying that it expressed his very self. In fact, he felt so strongly about this song that he reused much of the music in the famous Adagietto of his Fifth Symphony, which he composed during the summer of 1902.

The orchestral song begins with a mournful melody played by solo English horn. This melody is then restated and extended by the singer during the first stanza, which speaks of the artists isolation in a world that already thinks him dead. The tempo increases slightly for the second stanza, during which the artist reflects that he does not really care what the world thinks. The third stanza is remarkably peaceful as the artist describes the other world in which he resides: I live alone in my heaven, in my love, in my song. The gentle consonant-dissonant alternation of the violins and English horn in the coda seems to portray the artist staring beyond the horizon into his musical paradise.

Many consider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as Mahlers greatest song, one of his most profound and moving works and was of immense personal significance for Mahler.

所有跟帖: 

Carlos Kleiber一位淡泊名利的音樂傳奇,有的地方叫"Carlos Kleiber:I am lost to the -法國薰衣草- 給 法國薰衣草 發送悄悄話 法國薰衣草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09:43:34

"Carlos Kleiber:I am lost to the world" -法國薰衣草- 給 法國薰衣草 發送悄悄話 法國薰衣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09:49:47

嘿嘿,我把那首馬勒的歌加上了, -海天雲歸處- 給 海天雲歸處 發送悄悄話 海天雲歸處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09:57:02

回複:嘿嘿,我把那首馬勒的歌加上了, -法國薰衣草- 給 法國薰衣草 發送悄悄話 法國薰衣草 的博客首頁 (89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10:04:16

豐富的音樂貼,祝海天新年快樂 -yy888- 給 yy888 發送悄悄話 yy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15:49:25

祝海天雲歸處新年好,謝謝您的分享! -小得- 給 小得 發送悄悄話 小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21:34: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