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作家Francoise Sagan的小說《你喜歡勃拉姆斯嗎?》描述了“勃拉姆斯”式的愛情,年青小夥西蒙給了比他大十歲的半老徐娘寶珥純潔的愛情,但最終寶珥還是回到了浪子的身邊。
講起勃拉姆斯(1833-1897)式的愛情,不能不提及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當勃拉姆斯20歲時在舒曼的家中見到比他大14歲的女主人時,即被她的成熟優雅睿智所傾倒。
不久舒曼因精神分裂而住院,勃拉姆斯傾其全力幫助克拉拉度過難關,其間他不能自拔,在給克拉拉的信中寫道:“但願我總是能寫給你發自內心的話,告訴你我有多愛你。”
克拉拉很感激勃拉姆斯的真誠付出,“勃拉姆斯是我真誠的朋友和守護神,有他在是多麽大的幸福。”雖然她也被這位年輕英俊質樸的天才所吸引,但她克製自己不逾越禮教的底線。
1856年舒曼過世,勃拉姆斯和他的姐姐陪同克拉拉及她的兩個孩子前去瑞士度假,其間發生的故事外人無從了解,但從此勃拉姆斯從熱戀中抽身而出,兩人維持了天長地久的偉大友誼。
“作為一個嗜讀中世紀傳奇的讀者,他對克拉拉的渴慕是一種騎士對淑女遙不可及的崇拜。”
現實的婚姻和浪漫的愛情對年輕的勃拉姆斯而言是兩回事,克拉拉的理性也必然認識到兩人的結合會多麽的不適宜。當婚姻之神來敲門時,兩人都望而卻步了。
在勃拉姆斯的隨後一生中,再也沒有像對克拉拉那樣,對別的女性打開心房。他終於修煉成了一名超級的終身剩男,盡管他從不缺乏情愛。
1858年他在哥廷根小城居住時,遇見了一位大學教授的女兒阿嘉特(Agathe),與她墜入情網,並私下交換戒指。可在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上演失敗之後,勃拉姆斯陷入絕望的深淵中,促發了對婚姻的恐懼感,因此寫了一封信給阿嘉特,“我愛你,我一定要再見你,但我還不能定下來。”“我渴望將你擁抱,但結婚是不可能的。”阿嘉特氣得憤而遠走,另嫁他人。
勃拉姆斯日後為其猶豫不決找借口:“(如果結婚後作品失敗)必須麵對妻子憂慮的雙眼和又失敗了的話語,我可沒辦法忍受…”
為了舒緩他的情緒,他把對阿嘉特的愛戀和歉疚寫進了第二弦樂六重奏,第一樂章結尾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以A—G—A—D—H—E(D為T的音名化)奏出3次阿嘉特的音名。此曲的作曲時間跨度頗長,同阿嘉特熱戀時開始譜曲,最後完成時已是在兩人分手的多年之後。
細膩的柔情,離別的無奈,難言的悲傷,被淋漓盡致地糾結表現。勃拉姆斯對友人說:“是這首曲子使我從最後的戀愛中解放出來。”(以下視頻從4:22開始演奏,前麵為林昭亮的介紹。)
十年後當得知阿嘉特生下第二個兒子,勃拉姆斯寫下了世人皆知的《搖籃曲》作為禮物送給她。
雖然以後勃拉姆斯不斷迷戀上漂亮的女性,但一旦愛情的“遊戲”需要有個了斷之時,勃拉姆斯總會如從前那樣望而卻步,抽身而退。
勃拉姆斯對婚姻一直存有猶豫和恐懼之感,他父母的不幸婚姻也推波助瀾了他的裹足不前。
勃拉姆斯忽然有一天注意到,克拉拉的女兒朱麗葉已是出落得美麗大方,他把對年輕時對克拉拉的深情暗暗投射到她的身上。當得知朱麗葉已經訂婚時,勃拉姆斯不由丟魂落魄,克拉拉在日記中寫道:“他變了個人似的,很少再到家裏來…難道他真的愛上了她?”
1869年在朱麗葉結婚的那一天,勃拉姆斯攜帶他的新作《女低音狂想曲》而來,並為她親自演奏,歌詞取自歌德的一首詩,描寫被遺棄的流浪者,徘徊迷途的內心曆程,也宣泄了勃拉姆斯五味雜陳的複雜情感:“如果鳳仙花變成毒藥,如果他從愛中隻啜飲到怨恨,誰能安慰他的悲傷?”整首樂曲在安慰的情緒中結束,“請撥開他的眼翳,讓他看到有無數的甘泉,在焦渴者的身旁,在荒漠之中!”
幾年後傳來朱麗葉病死的噩耗,勃拉姆斯想起對她短暫的熱情,寫信安慰克拉拉:“我們這些繼續活著的人,勢必會看見許多事,其中一些比逝去的生命還要難以忘懷……沒有任何人比我對你更有深情和全心全意的了。”
要知勃拉姆斯與克拉拉的結局如何,以及他是否還有其他的紅顏知己,請看下篇。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婚姻讓他望而卻步 — 勃拉姆斯的愛情與音樂(上)
所有跟帖:
•
好介紹
-yy888-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07:47:45
•
很有意思的介紹,是你自己寫的嗎?
-sridhar-
♀
(143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07:53:30
•
先閱讀勃拉姆斯的傳記,再加工而成。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08:23:18
•
愛情的花,隻開一季。 也許是勃拉姆斯的沒有表白,
-珊瑚--
♀
(186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1:39:34
•
可能這些都與兩人的性格有關,問好珊瑚—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42:10
•
除戀母情結外,他們的個性是否很接近?
-音樂咖啡-
♀
(0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14:51:33
•
作者化了不少功夫.勃拉姆斯和舒曼夫婦的關係相當複雜,他顯然有戀母情結.他和克拉拉
-weston-
♀
(926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1:54:47
•
是找對象還是找母親啊
-路邊群眾-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2:17:13
•
十分感謝weston的指正,我將在博克裏更正,勃拉姆斯
-庭榕-
♂
(5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46:15
•
比較複雜的愛情故事
-bfcook-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2:09:16
•
複雜可體現人性的多麵性,多有魅力。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55:53
•
非常喜歡他的交響樂. 婚姻對於完美主義者的確是個艱難的選擇. Sigh! ......
-醉竹-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2:57:04
•
婚姻對每個人都不簡單吧,未必都做正確的選擇:)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53:26
•
是啊! 所以最新名言是"其實選誰都是錯, 長久婚姻就是將錯就錯." :)) 估計完美主義者早就意識到這點了. 開個玩笑啊! 不過
-醉竹-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0:21:43
•
不過說實話, 很多事情很難說清楚的, 尤其是感情.
-醉竹-
♀
(241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0:33:38
•
這個竹醉的還很有深度。對文學家音樂家來說,經曆越有深度越有極至
-KOMKOM-
♀
(13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1:35:47
•
知音, 來了? ! 等你呐! :) 前半段同感, 很好. 後半段不準確.
-醉竹-
♀
(536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3:32:18
•
藝術家超時空的思索,極至痛苦造就曠世作品, 他們有的用整個生命去成就他們作品,passion
-法國薰衣草-
♀
(667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04:40:09
•
當藝術被利益所綁架,就難以成為真正的藝術
-遠飛鳥-
♀
(0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06:39:55
•
是王朔的"名言", 是他和許多人的寫照, 是中國特色的"名言" :)
-換換~-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2:55:41
•
啊, 謝謝! :)) 我一直以為是馮小剛說的. 還是王朔到位啊.:))
-醉竹-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23:34:09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團亂麻
-hairdresser-
♀
(0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03:54:34
•
謝謝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56:38
•
勃拉姆斯的複雜的情感世界非一般人可以讀懂理解
-遠飛鳥-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4:32:07
•
大概正因為複雜,才會有美妙的音樂。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51:38
•
用美妙的音樂來形容還嫌過於單薄, 曠世,永恒?
-遠飛鳥-
♀
(0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06:04:48
•
聽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比較多一點
-法國薰衣草-
♀
(206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5:06:53
•
勃拉姆斯老了就留了一把胡須,還有一番說辭:))
-庭榕-
♂
(0 bytes)
()
12/05/2010 postreply
19:49:55
•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一群人的事
-taxidriver-
♀
(0 bytes)
()
12/06/2010 postreply
03: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