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讀《回憶的樂章》-音樂家吳祖強介紹《紅色娘子軍》樂曲創作

開場白:一個年代總會留下一些音符刻在我們的腦海裏。這些音符,它鋪陳著時代的背景,也銘記著我們個人的曆史記憶,但是我們對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創作《紅色娘子軍》等樂曲的著名音樂家吳祖強,就將給我們講述那些傳唱至今的樂章背後的故事。





  [解說]1964年9月21號,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天橋劇場首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曆經四十年,這一舞劇久演不衰,而且大眾對其中的音樂也早已耳熟能詳。作為這一舞劇音樂的主要創作者,吳祖強憑借《紅》劇的成功,開始名揚全國。但是現在說起這一揚名之作,他的態度卻大大地出乎人們的意料。

  主持人:您的作品對於您來說,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吳祖強:是啊。

  主持人:但是您好像不太愛談這件事,很少有場合談《紅色娘子軍》。

  吳祖強:我寫的文章不少,關於我的許多作品,都有解釋,都有說明,談它們的過程。《紅色娘子軍》我沒有寫過一個字,我也不想寫。像你問我,我說一說。要不問我,我也就不說了。

  [解說]1963年,中央芭蕾舞團決定將電影《紅色娘子軍》改編成芭蕾舞劇,以響應當時藝術要“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的要求。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師吳祖強應邀參加了音樂的創作,早在5年前他就以舞劇《魚美人》而聲名鵲起。曆經半年,吳祖強和其它四位作曲家集體合作,完成了這一經典作品。

  1964年10月8號,就在首演成功之後不久,毛主席帶領在京的政治局委員觀看了演出,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時間,《紅色娘子軍》和《東方紅》、《紅燈記》一起成為風靡全國的“三紅”。然而就在走紅之時,《紅色娘子軍》的命運卻發生了變化。

  吳祖強:這樣江青就看上我這個了。

  主持人:後來它就成為樣板戲?

  吳祖強:對了,後來就成為樣板戲的領域,然後提出這個那個、那個這個,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做了這樣那樣的修改。

  主持人:實際上我們今天看到的《紅色娘子軍》舞劇跟最初您創作的已經不一樣了。

  吳祖強:大架子沒有動,因為動不了。我覺得我們當時還是嚴謹的,整個的結構跟整個編劇和舞蹈的發展、音樂的處理,基本東西它都要改,不改就不能體現她嘔心瀝血。

  [解說]當時四人幫出於政治需要,提出“八個樣板戲占領舞台”。但樣板戲不能由創作和演出的藝術家們負責。樣板戲的主題思想、劇名、人物安排、主要情節等都得聽從江青提出的指示,並且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對《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她提出過一百幾十條大大小小的修改意見,而《紅色娘子軍》中的女主人公吳瓊花就被她改名為吳清華,就連主演瓊花的演員白淑湘也被禁止演出了。

  吳祖強:瓊花也不許用,說瓊花是叛徒,就叫清華。咱們芭蕾舞團有一個女演員叫薛清華,後來江青又看上了薛清華,說“她長得像我,讓她演”,把白淑湘給打下去了,這種不講理的事很多。裏頭有些我寫的段落莫名其妙地被拿掉了,或者做了這樣那樣的修改,包括發動群眾,改寫瓊花的主題。她覺得不合她的心意,他提出了什麽呢?薩拉沙帝的《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這是很有名的獨奏曲,她腦子裏有這些東西,要求按照這樣的思路改寫瓊花的主題。這是最大的變動。





  [解說]這是吳祖強創作的第一稿瓊花主題音樂,或許它早已在許多人的記憶裏消失,但它的旋律卻一直刻在王燕樵的腦海裏,當時他是創作組的成員之一。

  王燕樵:這是明顯的海南五指山的味道,它的和聲也是根據吳瓊花那樣一個農奴的形象塑造的,它的這個和聲比較有張力,但是在後來的修改中,它就被拿掉了。

  [解說]當時四人幫在中央芭蕾舞團組織了一百多人對整個舞劇進行重大修改,而王燕樵也不得不參與其中,並目睹了江青是如何改造音樂的。

  王燕樵:她站在樂隊旁邊,那時李德倫是負責修改的,她指著那個大號——江青不懂啊,她以為大號聲音一定特別大,其實那小號你別看它小,聲音倒特別大,她不懂大號實際是個低音的意思。李德倫說我怕她把小號也拿了,就說這可以不用。這個拿掉!那個東西,為什麽銅管樂器那麽多?軍樂隊的東西這麽多?她完全不懂,就把小圓號也拿了一支。圓號拿了以後,圓號跟長號配器的平衡也沒有了。後來吳祖強問我,比如說這一段怎麽改的,我也難以啟齒,也就隻能這樣,隻能這樣了。

  [解說]接著江青又發出指示,整台舞劇隻允許有三個音樂主題,最後就造成了舞劇音樂主題單一、配器不均衡等一些後果。

  吳祖強:所以我當時有些窩火,所以我後來對《紅色娘子軍》的創作和演出以及後來遭遇,我覺得我很難說什麽。

  主持人:一個音樂創作者在一個創作往往要被各種政治因素所左右的年代裏頭,一定會留下許多遺憾。

  吳祖強:是,他們修改把我寫的東西拿了也沒跟我商量,我那天說,也覺得有點任人宰割的感覺。我想我的朋友,我的合作者們,他們也覺得挺遺憾,但是那個時候他們也不敢來跟我商量。

  [解說]那時參與紅劇創作的主要演員、作曲、編導和指揮中,有近一半的人員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主創者吳祖強也被打成了反動學術權威。那時雖然他知道自己的作品正被人粗暴的修改,卻也對此無可奈何。在《紅色娘子軍》演出的過程中,他還發現,打出的作曲者名單上,獨獨少了他這位主要創作者的名字。

  吳祖強:後來出名字的時候把我的名字拿掉了,這次我是惟一的一次提出了嚴重的抗議。

  主持人:你說我要放上去?

  吳祖強:我說這個不能夠這樣,不能這樣做,我不是階級敵人,你們要把他拿掉。芭蕾舞團也覺得這事做得不恰當,後來專門給了我票,讓我去看一場,我一看前頭的字幕打著作曲者誰誰誰,四個人的名子是印的,是原來正規的字幕。

  主持人:印上去的?

  吳祖強:就是他們正規的字幕,就是他們四個人:杜鳴心,王燕樵、施萬春,戴洪威,然後啪三個大字一換:吳祖強,寫的。

  主持人:給您單加了一幅加上去了。

  吳祖強:給我單加了一幅。證明說是你的名字,我們又給擱上去了。

  主持人:而且還寫得挺大的?

  吳祖強:挺大。他們四個人占一版,我一個人占一版。

  主持人:您一想,這也行了。

  吳祖強:證明他們接受我的意見,又給我恢複了名譽。像這些事,我覺得說起來有的也挺可笑,有的也讓人覺得挺不愉快,但是都過去了,跟整個文化大革命的曆史一樣。行了,就夠了。

  主持人:不過您還算是很幸運,您的許多作品雖然在文革中出生都很不順利……

  吳祖強:但是最後都還得到了比較好的前景,得到了群眾對它們的喜愛。對作曲者來說,一個作品能夠流傳下來,能夠那麽多年還在演、還在唱——今後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對作曲家來說,應該說是很感動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我也很滿意,行了。不管以後《紅色娘子軍》會怎麽樣,但是現在人們還是認可了我們當初的努力。





  [解說]文革結束後,盛極一時的《紅色娘子軍》又因“樣板戲”身份而遭到冷遇。直到1992年,在紀念毛主席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發表50周年時,芭蕾舞團部分複原了《紅色娘子軍》,在征得文化部的同意後重新登台亮相,並再次傾倒了觀眾。1993年,舞劇音樂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1994年,再次榮獲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

  [解說]吳祖強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吳瀛,是當時有名的學者、書畫家和文物鑒定家,也是故宮博物院的創始人之一。

  這一年吳祖強剛滿五歲,正在北京的王家大院裏和其它兄弟姐妹們一起過著少爺、小姐的優裕生活,在全家十一個孩子中,吳祖強顯得與眾不同,因為那時他已在音樂上表現出很高的天賦。

責編:戴昕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usic&MsgID=5006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