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一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隻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由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綴白裘》第六集卷一《花鼓》一劇的《仙花調》,該曲共十段,前兩段唱詞是:好一朵鮮花,(重)有朝的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開放,對著鮮花兒罵。(重)/好一朵茉莉花,(重)滿園的花開賽不過它。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罵。(重)後十段唱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演唱中,浪蕩公子不時乘機調戲花鼓女。花鼓女躲之,其丈夫護之,形成熱鬧的三人歌舞表演。唱詞中的“茉莉花”,即為劇中的“花鼓女”;想“采一朵戴”者,為劇中的“浪蕩公子”;“看花的”為花鼓女的丈夫。
1838年貯香主人編的《小慧集》出版,該集收入民歌十餘首,其中《鮮花調》的唱詞與之相近,曲調則與現在流傳的《茉莉花》的旋律輪廓大體一致。
《茉莉花》也是最早傳到外國的一首中國民歌,大約在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間,首任英國駐華大使的秘書英國地理學家約翰8226;巴羅(1769─1848)返國後,於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國旅行》,書中特別提到了《茉莉花》“似乎是全國最流行的歌曲”,他還說,此前已有希特納(Mr.Hittner)的記譜,而且加上了引子、尾聲和伴奏,但他認為這樣做“就不再是中國樸素旋律的標本了”,所以,他按照“中國人演唱演奏的那樣”,“還它以不加裝飾的本來麵目”,其唱詞與《綴白球》基本一樣,曲調則比《小慧集8226;鮮花調》少了許多裝飾。由於《中國旅行》的巨大影響,1864年─1937年間歐美出版的多種歌曲選本和音樂史著述裏都引用了《茉莉花》,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圖蘭多特》中的男聲齊唱,它濃鬱的中國民間風格,曾使全世界億萬聽眾迷戀不已。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1942年,新四軍小戰士何仿在江蘇六合采風時,記錄了一位民間藝人演唱的《鮮花調》(擬為揚劇《打花鼓》中的《鮮花調》)。15年後(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何仿的整理詞、記譜,改編成民歌《茉莉花》,遂成為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麵世的《茉莉花》,隨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製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參加全國會演。在媒體的運作下,《茉莉花》被首次標名為“江蘇民歌”而傳遍全國。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采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餘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餘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一種即為何仿這一首,在其曲最後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在中國國內,《茉莉花》不僅在江南地區廣為傳播,而且在全國漢族地區乃至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都被傳唱,而且大多數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動,成為《茉莉花》在那個地的“變體”;有些地方的《茉莉花》變體詞曲皆佳,十分動聽;其中湖北、山西、東北的幾首,與江南的《茉莉花》形成一個同主題民歌“家族”。江蘇《茉莉花》是自30年代以來就流行的一個通用譜本,一般來說用吳語演唱此歌最有味道。它以五聲音階的級進旋法為基礎,曲調清麗流暢,委婉嫵媚,充滿了江南水鄉的典型風韻,被譽為江南民歌“第一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