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一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齊魯大地,飛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一首反映沂蒙山鄉土氣息的代表曲作。不論何時何地,隻要一聽到那悠揚動聽的旋律,親切感人的歌詞,一種對沂蒙山崇敬愛慕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
《沂蒙山小調》唱響了八百裏的秀美沂蒙,唱出了老區人民的樂觀情懷。但問起這首優美動聽的《沂蒙山小調》是何人何時何地創作,又是怎樣廣泛流傳開來的,人們卻不得而知,僅知道是歌題下署名的“山東民歌”。熟悉《沂蒙山小調》的人都知道,這首歌是1940年八路軍抗日劇團的阮若珊作詞、李林作曲的一首抗日歌曲,當時名字叫《反對黃沙會》(或《打黃沙會》)。其實‘沂蒙山小調’的概念並不僅僅局限於一件普普通通的音樂作品,這首耳熟能詳的《沂蒙山小調》,隻是“沂蒙山小調”這種山東民歌的一種形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沂蒙山小調”的曲調,其實在數百年前的明清時代就已經傳唱了。據考證,《沂蒙山小調》起源於沂蒙山區本地的花鼓調。花鼓調在明末清初就已經存在了,有明確的史料可以證明這種花鼓調至少在清朝中葉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說明《沂蒙山小調》在數百年前的清朝中葉就被傳唱了。也就是說,《沂蒙山小調》詞是新的,曲是老花鼓調的曲。
  據山東省文化藝術科研專家、臨沂市藝術學校高級講師趙桂秋介紹,1984年她在蒼山曾經采訪到一位老藝人名叫譚清元,譚清元打著花鼓唱了幾十首民歌,其中有一首花鼓調名叫《王禪修仙在雲蒙山》,歌詞是:“太陽出來紅滿天,抬頭望見沂蒙山。沂蒙山上水簾洞,水簾洞裏出神仙……”曲調和現在傳唱的《沂蒙山小調》曲調基本相同。等譚清元唱完,趙桂秋問:“這不就是《沂蒙山小調》嗎?”譚清元答:“《沂蒙山小調》就是花鼓調。《沂蒙山小調》就是把舊詞改了填上了抗戰的詞兒,曲兒還是過去的老曲兒。”趙桂秋又問:“你唱的這個曲兒是自己編的嗎?”譚清元說:“不是我編的。我從小跟著俺父親、兩個哥哥和那些老人們學的。”根據老藝人的口述,這種曲調已經口口相傳了好幾輩子。費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體局局長劉家訓是費縣民間音樂文化方麵的專家,他和趙桂秋撰文《〈沂蒙山小調〉源於古老的沂蒙民歌》,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一次在集市上,他遇到一個擺地攤唱曲兒的民間老藝人,唱了首花鼓調《王禪修仙在雲蒙山》,曲調很像《沂蒙山小調》。劉家訓覺得很好,就當場把曲子記了下來。後來他又找了這個居住在費縣白石屋村的老人唱這個花鼓調,發現花鼓調的曲調和後來的《沂蒙山小調》曲調基本相同。而費縣白石屋村,也是抗戰時期的《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
山東省著名詩人苗得雨在其《〈沂蒙山小調〉的由來和曲調的原形》一文中,引用了《沂蒙山小調》編曲者李林的說法。李林說:“那支小調不是我在山東搜集的,而是我童年在沈陽老家時經常聽山東逃荒來的人沿街討飯唱的一支曲子。影影綽綽記得一點輪廓,我把它慢慢記下來再經過整理,就成為後來那支《沂蒙山小調》。唱詞是我和阮若珊同誌合作的,寫成後由我們在台上向群眾演唱。”據苗得雨口述,李林老家是東北沈陽,從小愛好文藝,且多才多藝。少年時期在沈陽經常聽山東逃荒要飯人沿街乞討唱曲,二十多年後還記得,就把它記錄整理了出來,作為《打黃沙會》歌詞所用曲調。舊社會山東特別是魯南地區的老百姓闖關東的人很多,這些從山東到東北去賣唱的民間藝人所唱的民歌,都是從小在山東老家學唱的歌曲。當然,也有人對趙桂秋、劉家訓、苗得雨的觀點提出異議,如若屏撰文《為〈沂蒙山小調〉辯》就說“《王禪修仙在雲蒙山》與《沂蒙山小調》,是兩首各自獨立的歌曲。”稱它們之間毫無瓜葛,但是也承認它們“共同的源是山東民間音樂”。因此不管怎麽說,《沂蒙山小調》是地地道道的山東民歌無疑,她是在山東民歌的基礎上填詞創作而成的歌曲。
說起《沂蒙山小調》的創作,鏡頭可以追溯到1940年10月,抗日戰爭處於最困難的階段。位於沂蒙山區費縣北部山區的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樓子山下的薛莊鎮白石屋村雖然貧窮、偏僻,但群眾基礎好,且隱蔽、安全,是革命老區的堡壘村。當年,抗大一分校在這一帶工作、學習,文工團就駐在這個村裏。《沂蒙山小調》就在這時由兩位年輕的文工團員李林(現為上海歌劇院顧問)和阮若珊(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創作的,歌曲最初的題目是《反對黃沙會》。當時,沂蒙抗日根據地建立不久,日寇經常“掃蕩”,以國民黨臨沂專員張裏元為首的頑固派也時常騷擾破壞抗日根據地。他們還利用當時反動道會門黃沙會與抗日軍民對抗。為掃除抗日障礙,費東工委和行署,向黃沙會會首和下層會眾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於反動派的嚴密控製,都未能奏效。最終,我軍不得不決定使用武力解決。當時抗大文工團的任務,就是以文藝宣傳為武器,積極配合這一行動。全團一麵在前線開展對敵人的政治攻勢,一麵深入到黃沙會最盛行的沙溝峪、馬頭崖等地召開幹部群眾座談會,進行調查研究和宣傳教育,同時搜集創作素材。《沂蒙山小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下白石屋村的一間亂石砌牆、茅草蓋頂的簡陋民房裏創作出來的。
當時,歌曲的題目叫《反對黃沙會》,歌詞共分8段,內容主要是控訴黃沙會的罪行,揭露黃沙會的陰謀。歌詞如下:“人家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見牛羊。自從那個起了黃沙會,家家那個戶戶遭災殃。牛鼻子那個一吹嘟嘟的響,強人那個青人上山崗。硬說俺那肉身子能擋槍炮,誰知道子彈穿過見閻王。裝神那個弄鬼把人害,燒香那個磕頭騙錢財。八路那個神兵從天降,要把那些害人蟲消滅光。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男女那個老少喜洋洋。”歌曲寫好後,李林就左手拿著底稿,右手拿著呱噠板,在下白石屋西麵的山坡上唱給同誌們聽,讓大家提意見。那通俗、易懂、生動的歌詞,美妙動聽的曲調和他那富有風趣的表演,一下子就扣住了每個人的心弦,博得了團員們一陣陣的掌聲。歌曲一經傳出,便不翼而飛。很快傳遍了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各抗日根據地,受到了廣大軍民的普遍喜愛。以後又流傳到華北、東北各抗日根據地。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喜愛這首歌曲,並隨著形勢的發展,又不斷地按照自己的意願修改它、充實它、完善它。後來漸漸撇開了反對黃沙會的詞句,換上了抗日救國、反對投降的內容,如揭露國民黨頑軍的“光吃軍糧不打仗,一心一意要投降”;揭露“勾結鬼子來‘掃蕩’,奸淫燒殺喪天良”等,給它注入了更強的時代精神。建國以後,經過群眾的不斷加工修改,保留了原作的前兩段歌詞,第三段改成新詞,方成今日的歌頌沂蒙山區風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調》:“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高梁那個紅來哎穀子黃,大棗那個黃梨哎甜又香。咱們的毛主席哎領導的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而沂蒙山區的費縣白石屋村就成為了最早唱響《沂蒙山小調》的地方。
《沂蒙山小調》的基本特征是標準的四句體民間小調,是完全符合了旋律進行的“起、承、轉、合”,旋律從2—1—6—5,屬於“徵調式”。旋律進行舒展、穩定、莊重、大度,像北方建築那樣牢固,像沂蒙山一樣的堅硬挺拔、像沂河水一樣的舒展。《沂蒙山小調》是一首由群眾傳唱所流傳下來的優美的民間小調,她是山東民歌的典型代表,很多優秀的歌曲和器樂曲都是根據《沂蒙山小調》改編創作的,像舞劇《沂蒙頌》的音樂、呂劇《補天》的音樂、大型民族交響樂《沂蒙暢想》、柳琴獨奏曲《春到沂河》等等。《沂蒙山小調》這首山東民歌在不同時期被填寫上不同的內容,如反對黃沙會的內容、抗日的內容,她激勵了一代人、幾代人來保衛我們的家鄉。直到今天,她被填寫上了歌頌沂蒙風光的內容,又能夠喚起我們建設家鄉的豪情壯誌。
  作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不僅在沂蒙山區和山東境內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也很有名。1964年,華東地區舉行民歌會演時,韋友芹用她那甜潤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調》,受到陳毅和其他中央首長的稱讚,後被錄製唱片,又一次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山東民歌”已蜚聲國內外,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優秀民歌”,並成就了眾多的歌手,彭麗媛、王世惠等歌唱家,就是唱著《沂蒙山小調》成名的。上世紀80年代,山東歌手王世慧3次進中南海懷仁堂向中央領導匯報演出。沂蒙山裏的農民歌手宋秀蓮,唱著這首歌在中央電視台的“星光大道”獲得無數掌聲。
剛剛過去的2006年,對於《沂蒙山小調》來說可謂好事連連精彩不斷:3月,首屆麵向海內外的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征集大賽中,《沂蒙山小調》被改編成大型民族交響樂一舉奪得第四名的好成績(金獎空缺),實現了山東省30年來大型交響樂在全國獲獎零的突破;6月,山東省首屆文博會“魯信之夜·齊風魯韻”大型文藝晚會上,14歲的費縣女孩彭豔輝,作為“山東大嫚”的代言人,以其原汁原味、清亮純淨的《沂蒙山小調》,征服了所有聽眾,這也是整場晚會中唯一的一首獨唱歌曲,《沂蒙山小調》還成為文博會臨沂展區的主打音樂歌曲,悠揚動聽的《沂蒙山小調》時刻縈繞在展區上空,響徹舜耕國際會展中心;1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了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沂蒙山小調和成武“包楞調”被合並為“山東民歌”名列其中。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