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 第三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2008-11-28)

來源: 青蛙- 2008-12-04 19:39: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46 bytes)
第三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主題發言紀要(2008年11月28日下午)


會議第一天下午,各位理事會成員就各自研究的方麵向大會做了精彩的報告,並接受各位代表的提問。報告會由周海宏教授擔任主持。



首先發言的是東道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林華先生,他的報告題為“音樂文化藝術中的民族審美心理”。

林華教授先陳述了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本項目企圖把中華民族音樂審美心理機製放在文化人類學的視野下進行研究。通過與世界不同文化模式下的各民族音樂審美心理的比較,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音樂審美心理特征。本項目的研究企圖為音樂文化領導層麵的幹部提供決策的參考,在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和中國傳統音樂的本質之後,作出科學化的發展方略。本項目的研究為中外音樂史的發展,提供民族審美心理學視角,從使音樂史的動因得到更全麵的解釋。本項目的研究希望為青年作曲家在探索創新的過程中提供理論基礎,而不至陷入盲目的誤區。本項目的研究也為表演工作者在詮釋中外音樂作品提供參考,把作品文本與民族文化背景加以聯係,以期獲得更有說服力的二度創作。

林華教授隨後介紹了此課題的研究內容:民族審美心理的形成,討論音樂審美的民族感知覺,討論音樂符號運用的一般特征和民族特征,討論音樂審美中的民族特征,討論民族音樂審美心理的發展。

之後,林華教授提出本項目的創新程度在於:提出了民族的音樂集體表象與民族的審美心理定勢的問題,提出了民族的音樂感知覺的差異及可變發展的問題,提出了音樂的表述三種形式(即感性、知性、理性表述),二種形態(即文化音樂、藝術音樂)的問題,提出了音樂審美範疇的民族觀念差異問題。

最後,林華教授指出本項目的意義在於:審美科學理論在跨民族研究中往往發生“放大失效”“平行移入失敗” 因此在世界民族審美心理比較的基礎,闡述中華民族音樂審美心理和觀念,從而構建中華民族的音樂審美心理的學科非常必要。



第二位發言的是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周世斌教授,他做了題為“讓音樂激發出生命的動力——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心理治療誌願者團隊赴地震災區心理救援工作”的報告。

周世斌教授用了大量的圖片,講述了在災區的所做所感,所有在場的代表深受感動。他在報告中說,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的驚世大災難,一瞬間吞噬了數萬個鮮活的生命,殘酷地摧毀了人們美好的家園。這場災難也像一麵鏡子,照射和考驗著每個人的靈魂。災區的人們驚魂未定,悲痛欲絕;災區的少年兒童更是遭受了嚴重的身心創傷。5月16日,災後第四天,一支音樂心理援助誌願者隊在首都師範大學緊急組建並行動起來。幾天後,這支誌願者隊趕赴災區,直奔損失最為慘重的北川中學,一場針對災區少年兒童身心創傷的音樂心理援助工作在不斷的餘震、疫情的威脅、堰塞湖潰壩的危險中展開。經曆了帳篷中朝夕相處的十幾個日日夜夜,隊員們用美妙的歌聲、極具感染力的舞蹈,讓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用動人的音樂成為了搭建起與孩子們心靈相通的橋梁。

9月22日,首都師範大學第二支音樂心理援助誌願者團隊再次踏上去往北川中學的征程。在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我們為北川中學組建了合唱團、行進管樂團、舞蹈團、鋼琴班,為15位肢殘學生組建了輪椅吉他隊。

大難之後,愛心似潮水般湧到災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愛也漸漸似潮水般退去。但是,心靈的創傷需要長時間地撫慰,堅持不懈最為難能可貴。這支特殊的心理援助團隊選擇了堅持,也必然麵臨著未來的種種考驗。




第三位發言的是來自星海音樂學院的羅小平教授,她做了題為“析五音對五髒研究”的報告。

羅小平教授的報告在梳理中國古代音樂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關五音與五髒關係的基礎上,對五音與五髒關係的研究與實驗進行了分析。羅小平教授為有關研究分兩種類型:一是對應論,把五音與五髒直接相對應。這種研究可分為兩個角度,一種是研究五音作用於五髒的功能。在此,還可分為,從音聲作用於五髒和從音調、調式影響五髒的兩個層麵。另一角度是通過五音來反映五髒的機能。二是中介論。可分為以情感體驗為中介的理論,包括以音樂的情緒調節主體的心情從而作用於五髒;以五行相克為據,以樂情製約心情,作用於五髒。以意象為中介的論述,以金木水火土為意象,或以五行的五色來聯想、想象相應的意境,調節五髒。

之後,羅小平教授分析了現在流行的五行音樂的製作並在最後提出了自己對這一論題研究所存在問題的思考:首先,五音對五髒的研究,其基本概念還需明確界定。如五音是語音、音名、還是調式名稱?在現有研究中,可謂眾說紛紜。此外,何處是音名、何處是調名,亦無充分的根據。其次,理論研究的實證支撐不足,對於一些研究中的理論推測,缺乏實證的支持。再者,現有的一些實證研究是否具有普適性與規律性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如有的實驗隻限於某種調式,有的實驗病例樣本還不夠大,在不少實驗中,對照組都是不用音樂。在沒有其它音樂與之對照,來證明五音比其它音樂對五髒更有效,或這個調式的音樂比其它調式的音樂更適合這一髒器的情況下,就難以有效地證明五音對應五髒的效應。





第四位發言的是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鄭茂平教授,他向大會做了題為“國外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最新趨向及其反思——從傳統實驗到EEG、ERP、FMRI”的報告。

鄭茂平教授說,在當今藝術與科學融合的時代趨勢下,國外的音樂心理學研究已經越來越借助於現代腦機製研究的高科技手段,研究範式從傳統的心理學實驗研究已發展到神經生理與心理研究;研究技術從最初的心理學量性研究逐漸過渡到當今更為直觀、更為精密的的EEG、 ERP和FMRI;研究領域從音樂要素的常規認知研究逐漸深入到音樂基本要素(音高、和弦、音程等)的腦機製研究,以及音樂要素及其結構所表現意義和風格的腦機製研究(如聯覺、知覺期待等),然後擴展到音樂與語言比較的腦機製研究。國外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的變革及其最新成果勢必給當今甚至未來的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帶來新的理念,同時也會促使我們對傳統的音樂認知方式和教育方式進行深入的反思。




第五位發言的是星海音樂學院的黃虹教授,她的報告題為“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分類與體係”。

黃虹教授說道,音樂心理學主要采用大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兼有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屬性,因此研究方法可分為定性和定量兩類。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兩類方法都有很大的發展,定性研究由於受到人類學、社會學等姊妹學科和現象學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新型的質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則從傳統實驗範式,擴展到認知實驗範式乃至認知神經科學範式。

黃虹教授介紹說,她參照莫雷等學者提出的心理學研究方法體係,提出了音樂心理學研究方法體係,由理論或思辨的方法、質的方法和實證的方法三大類研究方法組成。這一體係對理論或思辨的研究與質的研究作了區分;對有關變量之間相互關係的整體研究設計方法與變量數據的具體獲取方法也作了區分。變量成為研究方法的邏輯起點,變量的類型與研究方法的類型、變量的數據模式與統計檢驗的方式均密切相關。




第六位發言者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周海宏教授,他的報告題為“對音高運動審美原則的心理學研究——“共振激活”假說與“音勢”理論”。

周海宏教授說道,在傳統意義上,“音樂”的定義就是樂音的組織形式。但顯然,並不是樂音的任意組織都可以成為音樂,它們乃是在符合某種規則的前提下加以組織,才能成為具有審美價值的組織形式——音樂。那麽,當樂音按照什麽樣的原則加以組織,才是符合人類的審美要求的,即樂音組織的審美規則是什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國外與此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良好進行”的研究方麵。本研究力圖從新的角度嚐試探討樂音組織的審美原則,揭示“良好進行”的根本原因。

周海宏教授認為:人不僅僅是聲音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在受到聲音刺激後,人還會對後續的聲音刺激產生期待與預期;而從總體上看,人需要獲得聽知覺認識的完成感與心理體驗的平衡。構成人對聲音組織的活動非常複雜,他力圖從以下方麵來解釋樂音組織的審美規則問題。

首先,音地位的心理學實質。從心理體驗上,一個音在音組織結構中的地位,其實就是人們期待它出現的強度,即,該音被期待程度。傳統作曲技術理論中的“主音”、“中心音”的心理學實質就是對其出現有最強期待的音,正是被期待的程度,決定了一個音在音結構中的地位。

其次,期待的心理學實質。他認為,一個音之所以被期待是由於該音已經在人的頭腦中出現了“預聽”。而出現預聽是因為,該音在人腦的感受神經中已經被激活。

再次,“共振激活理論”的假說與“音勢”的概念。他用“共振激活理論”的假說,來描述引起樂音期待的規律:即我們假設,在人的聽覺神經係統中存在著一種與物理規則類似的振動規律:一個物體的振動會引起周邊物體的共振,周邊物體共振的強度受與振源距離的遠近及共振頻率的影響。借用這一物理學的振動規律,周教授提出,在人的神經係統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即當感受一個振動頻率的神經組織被激活時,同時感受其它頻率的神經也相應受到共振的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距離越近,激活程度越強;同時共振頻率越多,引起的共振激活程度越強。本文把引起周邊音高音的“共振”稱為“接近性共振”,把引起與該音有協和關係的音的共振稱為“協和性共振”。協和性共振的強度受振動同步性程度的影響——符合畢達格拉斯的最簡單比率關係理論。

第四,“音勢”(tonal tendency)的概念。周教授說道,一個音先前出現給人留下的印象的強度,與其受共振音影響的程度共同決定了這個音被人們期待出現的強度。我們把以上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而引起的一個音被期待出現的強度,稱之為“音勢”。音勢越強的音,被期待的程度就越高;其在音樂進行中出現的概率也就越大。當這個音出現時給人的感覺也就越自然。音地位的形成(被期待的程度)遵循普通心理學關於短時記憶強化與消退規律。

第五,影響音高運動期待的其它因素。周教授以音勢理論為核心,結合經驗因素、情緒活動的影響,及其它隨機性的不可測變化等因素,綜合描述樂音音高運動中的規律與現象。由此揭示音高運動的審美規律。

最後,周教授認為,“共振激活”假說與“音勢”理論可以較好地解釋並超越傳統作曲技術理論設定的音樂結構的規則。它於揭示了調式主音的形成原因,也揭示了音樂中功能進行的心理學實質。



第七位是中國音樂學院的謝嘉幸教授。謝教授因事未能前來,由他的學生代替他向大會做了報告。報告題為“關注音樂學習動機問題——對2008年ISME圓桌會議課題《Children’s motivation to study school music: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from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的簡介,分析與評價”。

首先,報告提出動機問題是心理學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動機問題相當複雜,引起了多個心理學流派的探討並形成不同流派的動機理論。近年來,在國際音樂教育研究當中,音樂學習的動機問題逐漸受到關注。2008年ISME由美國Garry McPherson擔任主席,共有八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教育者參與的圓桌會議課題《Children’s motivation to study school music: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from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是有關音樂學習動機問題的前沿研究,謝教授是該課題的直接參與者,因此在這一基礎上,對此課題進行描述、分析和評價。

報告提出此課題以Martin Fishbein期望價值論和Eccles期望價值動機理論模型作為理論依據,通過問卷調查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課題組成員向全球八個國家與地區的24143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涉及到Eccles期望價值動機理論模型所強調的六個方麵:興趣,重要性,能力感知,困難認識,實用性,信心。調查結束後,課題組通過數據統計的方式得出研究結果並對此進行討論。

該課題的研究成果體現在一方麵研究結果證實了Eccles期望價值動機理論模型中的六個因素確實是影響兒童音樂學習動機的關鍵;另一方麵研究結論向我們揭示了加強“音樂作為學校一門主科”這一公眾意識的重要性。

報告人提出此課題的研究價值:促使音樂教育研究者以多元的視角關注音樂學習動機問題;在倡導音樂教育重要性問題上,從傳統的哲學思辨轉為對心理學問題的探討;首次將期望價值動機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引入到音樂學習動機問題研究。

最後,報告者力求通過對課題的描述、分析與評價,引發更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關注音樂學習動機問題研究,並將這一課題研究的成果運用到音樂教育實踐當中。



第八位是中國音樂學院劉沛教授的報告。劉教授亦因公事不能前來,由他的學生代為向大會報告。報告的標題為“音樂教育-音樂心理研究的曆史視野和前沿課題-理論背景與研究個案”。

報告提到此課題以音樂教育和音樂心理學的研究為落腳點,以音樂教育和音樂心理學的國際前沿研究為核心,詳細梳理了音樂記憶、音樂情緒反應和心理反應、音樂創造力、音樂表演焦慮及其測量,這四個分支學科的發展概況。研究意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反映近現代音樂心理學音樂教育學在各專題範疇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希望讀者能就此而獲得該領域四個分支學科的研究脈絡,把握最新的研究動向和研究方法,為中國的音樂心理學音樂教育學科的建設注入活力。

點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最後一位發言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李小諾博士,她向大會做了題為“音樂治療的審美心理機製”的報告.

李老師的報告分為兩個部分。首先,論述了人類心理\意識層次與音樂符號的構成的對應關係。她說: 音樂治療是有著自身特殊規律的運行過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應始終以被治療者為本位。所以,諳熟音樂符號體係構成,和該體係諸要素的性質和關係,是音樂治療的必要前提;深切體察被治療者不良狀況來源的心理層次特征,是進行治療的必要基礎。符號(音樂符號)與意識具有相同的結構,不同層麵的符號與不同層麵的意識相對應。因此,不同層麵的音樂符號,對聽覺、生理、心理在不同意識層麵上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也形成了不同的審美機製。將音樂符號的構成體係與人類心理層次、意識水平進行深入分析,闡述二者相對的對應關係;進而論述音樂符號刺激、喚起的審美心理機製和效應。

第二,音樂治療的審美心理機製。現有各種心理學著述中,對心理障礙、疾病、變態的原因歸結為忽視教育、創傷經曆、社會知覺偏差或過強的壓力等。不同層麵的音樂符號,對聽覺、生理、心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也形成了不同的審美機製。分兩個層麵:一是通過音樂“現實符號”喚起現實意識和翔實情感,即引起被治療者的生物反饋,喚起人們自身生理節律、自然界和社會的運動形式存在相應的力的運動感受;同時,為更高層次的音樂治療(對藝術符號的領略)打下基礎。二是通過領略音樂“藝術符號”產生審美超越。

最後,李老師說道,對音樂藝術符號的感知不同於對現實符號層麵的感知,其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兩方麵:一是從形式上,對藝術符號的特殊組合的、整體形式意味的認同,即感受到音樂整體(或相對的整體)運動中平衡、諧和和動力中蘊含的張力;二是從內容上,通過對現實符號的特殊組合運動,生成對藝術符號的感悟,即獲得了符號的泛指意義,產生審美愉悅和審美超越。

(資料來自網絡,僅供參考,內容不代表張貼者觀點)

所有跟帖: 

謝謝青蛙介紹,專家們說得很好,他們肯定很有音樂造詣,隻是 -夏日最後的玫瑰- 給 夏日最後的玫瑰 發送悄悄話 夏日最後的玫瑰 的博客首頁 (126 bytes) () 12/05/2008 postreply 05:30:00

玫瑰好,我也覺那些專家沒精打彩的樣子 -frog-- 給 frog- 發送悄悄話 frog-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12/05/2008 postreply 06:49:43

從音樂快遞派幾位去,也不會差,比如青蛙,浪寬。。。好多,都不用講那麽多大道理 -夏日最後的玫瑰- 給 夏日最後的玫瑰 發送悄悄話 夏日最後的玫瑰 的博客首頁 (46 bytes) () 12/05/2008 postreply 06:56:59

哈哈,玫瑰真逗! -frog-- 給 frog- 發送悄悄話 fro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08 postreply 07:27:39

在快遞聽好音樂是“協和性共振”啦。。^&^ -Forever_Young/- 給 Forever_Young/ 發送悄悄話 Forever_You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08 postreply 16:16: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