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曲: 兩位美女級高手對拚,誰更好呢?

來源: 人心很古 2008-01-12 15:58: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076 bytes)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周大風作曲] 原是越劇現代戲《雨前曲》的主題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劇的音調為素材,具有舞曲風格。 (樂曲采用浙江民間音調的特點,旋律優美流暢...

蘇州美女 呂薇 演唱



浙江美女 陶惠敏 演唱





介紹: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周大風作曲] 原是越劇現代戲《雨前曲》的主題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劇的音調為素材,具有舞曲風格。 (樂曲采用浙江民間音調的特點,旋律優美流暢,其中逗趣性的樂句,如一問一答,似年輕人在相互嬉戲,像老年人對豐收的讚美。) 歌舞曲。周大風詞曲,作於1958年。原為越劇《雨前曲》主題歌及舞蹈配樂,後根據歌曲改編成舞蹈小品《采茶舞》。"采茶"原是中國一種民間歌舞體裁,流行於南方產茶區,用於表現種茶、采茶的歡樂情緒。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間采茶歌舞的基本風格,采用民族的五聲徵調式,又有調式交替的素材,曲調歡快、跳躍,再現了采茶姑娘青春煥發的風貌。《采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極為流行,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1987年,《采茶舞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作為亞太地區優秀民族歌舞保存起來,並被推薦為這一地區的音樂教材。這是中國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榮譽

《采茶舞曲》采自泰順
2004年,周大風重回泰順時,當地小學生為他唱起了《采茶舞曲》。
“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呀麽好風光……”很多人對《采茶舞曲》耳熟能詳,很多人以為這首歌是以杭州梅家塢茶農生活為原型創作的。直到2000年,蒼南縣文化館副館長蕭雲集拜訪了國家一級作曲家、原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周大風後,才發現原來《采茶舞曲》和泰順有一段不尋常的淵源。

土房子裏誕生《采茶舞曲》
在泰順縣東溪鄉政府後麵的一所老房子裏,退休老教師蔡子英老人正在哼唱著《采茶舞曲》。“歌詞寫的就是泰順山區的美麗風光。現在科技發達了,這首歌還被製作成了彩鈴呢!”
在蔡子英家的對門,是一幢三層樓的土房。蔡子英帶著記者來到這幢樓三樓最右邊的一個房間。“40多年前,這裏是大隊部的辦公樓,《采茶舞曲》就是在這裏誕生的。”蔡子英說,2004年周大風教授回這裏的時候,還在這個房間裏住了一個晚上。
隨後,記者和遠在杭州的周大風教授取得了聯係。當他得知記者要采訪他創作《采茶舞曲》的那段往事時,他非常激動,把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他在泰順山村裏生活、創作的點點滴滴,都“搬”了出來。
1958年春天,時任浙江越劇二團藝術室主任的周大風和全團50多人奔赴泰順山區巡回演出。劇團來到了東溪鄉後,周大風就住在東溪鄉大隊部的辦公樓。
泰順山區盛產茶葉,在演出之餘,周大風常與當地村民一道上山采茶。雲霧飄渺的山巒、泉水丁冬的溪流以及歡聲笑語的采茶人,一派獨特迷人的江南風光,周大風被深深地吸引。他想起幾年前,有位領導曾經對他說過:“周總理說杭州山好、水好、茶好、風景好,就是缺少一支膾炙人口的歌曲來讚美。”周大風思考:這裏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是否能通過戲曲的形式來反映?
5月11日晚,他通宵未眠,在房間裏一氣嗬成寫出了反映采茶生產的《采茶舞曲》。樂曲采用了越劇音調,融進灘簧疊板“多上一下”的曲式,又吸收了浙東民間器樂曲“四則”的音調作引子,並采用有江南絲竹風格的多聲部伴奏,他覺得這種形式易於被群眾接受。
第二天,周大風找到東溪小學,讓該小學的學生排演《采茶舞曲》。沒想到,一節課下來,小學生們就會唱這首歌了。“我們拿到《采茶舞曲》的歌譜,哼幾句就覺得很好聽,也很親切。”當年東溪小學的老師王存玄回憶,隨著歡快的節奏,學生們開始手舞足蹈,模擬采茶動作,還邊唱邊跳,舞到校門外的茶蓬中去,到茶山上采起了新茶……
《采茶舞曲》創作成功後,周大風一鼓作氣,隻用了三天時間創作了九場大型越劇《雨前曲》(《采茶舞曲》就是該劇的主題曲)。

  周總理親口改歌詞
1958年9月11日,讓周大風至今難忘。那晚,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誌在北京長安劇場觀看《雨前曲》後,還來到後台與演員暢談了一個多小時。周總理說,《采茶舞曲》曲調“有時代氣氛,江南地方風味也濃,很清新活潑”。還專門叮囑周大風:“有兩句歌詞要改(原詞‘插秧插到大天亮,采茶采到月兒上’),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這樣人家第二天怎麽幹活啊?采茶也不能采到月兒上,露水茶是不香的。”周總理建議周大風到梅家塢生活一段時間,“把兩句詞改好,我要檢查的……”
之後,周大風來到梅家塢體驗生活。在那裏,他一直思考如何才能修改好歌詞,可怎麽也想不出更好的詞句。
幾年後的一天,周大風正在茶園勞動,突然一輛轎車停在身邊,走下來的竟然是周總理。他對周大風說:“周大風,你果然來了,詞改好沒有?”周大風沒想到,總理日理萬機,卻一直關心一個普通的文藝工作者和一支歌曲。幾年前說的話,竟然一直掛在心上。周大風隻好照實說:“歌詞改不出來。”總理沉吟了一下說:“你要寫心情,不要寫現象。‘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你看這樣改如何?不過隻給你參考,你還可再改,改好了重新錄音。”
經過周總理的妙筆修改,《采茶舞曲》被唱得愈發順口,風靡全國,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十來歲的學生,都能隨口哼出幾句。
《采茶舞曲》紅遍中國後,浙江歌舞團、中央歌舞劇院都把這首歌作為保留節目,還被灌製了唱片、磁帶、CD片發行。1983年,《采茶舞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亞太地區風格的優秀教材”。
《采茶舞曲》成泰順縣歌
蔡子英的老伴劉珠秀拿出一本舊筆記本,上麵有她在48年前抄錄的《采茶舞曲》詞曲,發黃的紙張上,藍色圓珠筆記錄的歌詞已經有些模糊。“當年,我正在讀小學四年級,這首歌是老師在一次音樂課上教我們唱的。”2004年4月,周大風教授到泰順故地重遊,讓當年那些傳唱的小學生們高興不已。
劉珠秀說,她現在每天都要哼幾遍《采茶舞曲》,連兒子、孫子都會唱了,“大兒還特意幫我把這首歌下載到手機上。可是,現在小學的音樂課本上已經沒有這首曲子了。”
當年重回泰順時,周大風教授說過:“泰順縣有那麽多的自然、文化資源,又是《采茶舞曲》的誕生之地,泰順茶葉應該好好地做茶文化的大文章。”
在2005年8月,泰順縣政府與周大風教授協議後,縣人大審議通過,《采茶舞曲》被確定為縣歌。
可是,曾經為《采茶舞曲》“身世”出過力的蒼南縣文化館副館長蕭雲集卻表示出了他的遺憾,“雖然這首曲子是在泰順創作的,但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一文化優勢,推動發展泰順的茶文化發展。”他認為,泰順當地政府應利用《采茶舞曲》的影響力和自身的優勢資源,培養具有濃鬱地域特色的歌曲的原生態歌手。
如今,周大風教授已經年逾八旬,他告訴記者,他愛喝綠茶,可是平時喝得最多的還是給他帶來創作靈感的泰順名茶“三杯香”。

_({)

所有跟帖: 

江浙姑娘皮膚確實是好。對了,歌曲其實不是杭州地區的。是蒼南縣,溫州的 -人心很古- 給 人心很古 發送悄悄話 (50 bytes) () 01/12/2008 postreply 16:04:00

你看得真是入皮三分,哈哈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08 postreply 17:17:51

都喜愛,行不?:)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NianCaoXi- 給 NianCaoXi 發送悄悄話 (86 bytes) () 01/12/2008 postreply 16:15:36

喜歡這種文字解說與音樂並茂的行式。還是陶惠敏看上去有江南的味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172 bytes) () 01/12/2008 postreply 17:14: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