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沃爾塔瓦河》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於1874-1897年間創作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也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以抒情詩般的美妙和豐富想象力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懷。該曲經常以獨立樂曲在音樂會舞台上演出而流傳至今。

《伏爾塔瓦河》的樂譜上有這樣一段說明:兩條小溪匯合成伏爾塔瓦河,流向遠方;穿過茂密的森林,聽見那獵人號角聲的回音;流過豐收的田野,岸邊傳來了農村婚禮的歡樂聲音;夜幕降臨,月光下水仙女們在閃光的波浪上歌唱、嬉戲;奔騰的河水衝擊著岩壁,發出轟響,掀起浪花,沿聖約翰峽穀滾滾而下;流向布拉格,流經古老的維謝格拉德,伏爾塔瓦河寬闊而壯觀,繼續向遠方流去。

為了體現這一構思,作曲家除確立一個基本主題外,還構思了幾個插部主題。並采用近似回旋曲的結構形式,以推動情節的連續發展。

樂曲開始,先由兩支長笛奏出波動起伏的流動音調,似涓涓西水。它代表伏爾塔[瓦河的第一個源頭。接著兩支單簧管又以同樣音型相繼加入,它代表著第二個源頭。在這匯成大河的背景上,引出一支由雙簧管和小提琴奏出的寬廣流暢、優美如歌的旋律,它就是樂曲的基本主題。

這個主題以大小調交替出現的方式在不斷發展著,並貫穿於全曲。
第一個插部主題表現流過森林時,傳來獵人狩獵的號角聲,由圓號與小號奏出。第二個插部主題,描繪河流穿過田野,岸邊展現出鄉村民間歌舞的歡樂場麵。第三插部逐漸平靜下來,好似銀白色的月光下,水仙女們在翩翩起舞。

伏爾塔瓦河浩蕩的巨流,不斷奔湧向前,流過布拉格。基本主題也由小調轉為同主音大調,音樂氣勢更加壯闊、輝煌。尾聲中還出現了頌揚捷克光榮曆史的維謝格拉德的莊嚴主題。最後,滔滔河水流向遠方。


斯美塔那,斯美塔那,我的祖國,伏爾塔瓦。捷克的森林、草原、河流,這感情多真摯,多深沉,多優美,多壯麗,多高貴。油然而起的肅穆之情,如同那伏爾塔瓦的波濤,起伏波動,一浪推動著一浪,義無反顧地奔向遠方。這段音樂如同涓流歸海般地波瀾壯闊,又有股史詩般的宏偉氣勢,但同時又是那麽地迷人和富於詩意,令人心潮起浮,暢想不已。



斯美塔那


捷克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捷克古典音樂奠基者貝德瑞赫·斯美塔那(Bedrich etana 1824-1884),在1824年3月2日生於捷克東南部的裏托邁希這一古老城市;父親是酒坊主,會拉小提琴。由於生活關係家庭多次遷徙,斯美塔那得以從小熟悉許多城市附近的農民生活及其歌曲舞曲,對捷克普通人民的熱愛終生不衰。斯美塔那的音樂才能自小就已顯露:四歲開始學小提琴,翌年便能參加四重奏演奏海頓的作品,六歲當眾演奏鋼琴並開始嚐試作曲。中學畢業後,他自修音樂,到1843年,已在一則日記寫下這樣的話語:“但願上帝恩佑,使我在技巧上成為李斯特,在作曲上成為莫紮特。”——這時他已決定獻身於音樂事業了。1844-1847年,又到布拉格拜師學習,進展很快。這期間,用封·彪羅的話說,他已經是當時肖邦作品的最優秀的演奏者之一。此外,他還寫出不少圓舞曲、方陣舞曲、加洛普舞曲和波爾卡舞曲等作品, 1851年通過李斯特的介紹出版的鋼琴曲《六首特性樂曲》(列作品第1號),就是在這一時期寫出的。為此,他曾說過,“是李斯特把我帶入藝術的世界”,但是斯美塔那真正得到藝術世界的承認,卻在若幹年之後,而其中的轉折點則是1848年的革命事件。

當1848年革命爆發時,斯美塔那在這如火如荼的革命現實直接影響之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創作出一係列反映這一偉大事變的作品,包括《兩首革命進行曲》、《民族近衛軍進行曲》和《自由之歌》等;革命賦予斯美塔那以力量,幫助他意識到推動現實前進的思想與藝術的功用。他的這些作品第一次出現了熱情奔放的旋律,其中還隱約現出胡斯運動時期捷克頌歌的影響;但是,他的創作所擁有的民族氣質,隻是在成熟時期才得到完美的體現。在革命失敗後的反動時期,斯美塔那主要以教課養家糊口,四個孩子接連有三個去世,又使他的生活蒙上一層更加陰暗的色彩;他越來越強烈地感到在布拉格實在無法容身,最後終於接受李斯特的建議到國外小住。1856-1 861年間,斯美塔那住在國外——大部分時間住在瑞典的哥德堡,在那裏組織樂隊和指揮交響音樂會,還到德國、丹麥和荷蘭等地成功地進行鋼琴演奏。如果說,1848年的革命使斯美塔那的世界觀發生決定性轉折的話,那麽,在國外生活的五個年頭,由於對祖國的深切思念,又有助於鞏固他的民族理想,使他意識到自己負有成為捷克民族藝術家的神聖使命。這五年間,斯美塔那的創作分兩條路線發展:一方麵,他繼續早年創作鋼琴曲的經驗,又以充滿詩意的捷克波爾卡舞曲形式寫出了《回憶捷克》的鋼琴套曲;另一方麵,他創造性地運用李斯特所奠立的交響詩體裁,寫出了《理查三世》(莎士比亞)、《華倫斯坦的陣營》(席勒)和《雅爾·哈康》(艾倫什奈格爾)。這三首交響詩中的崇高激情和戲劇性,預示了斯美塔那一些歌劇的風格,它那樂天和歡樂進發的場麵,成為他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娘》序曲的藍本,所有這些,也為他後來寫出的範作《我的祖國》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1861年春,斯美塔那回到布拉格,就此幾乎不曾再離開過捷克的首都。

這時候,斯美塔那三十七歲,滿懷創作的激情和力量,全身心地投入領導獨立發展捷克民族音樂文化的廣泛活動:他同進步知識分子組織起一個團結愛國作家、畫家和音樂家的“藝術俱樂部”,自己領導這個俱樂部的音樂組;他為1862年建立的“臨時劇院”接連不斷地寫作歌劇,包括記述十三世紀捷克人民抗擊德國封建主這一史實的勃蘭登堡人在捷克》(1863年)、反映捷克人民樂觀精神的《被出賣的新娘》(1866年)、借十五世紀末的傳奇以強調解放鬥爭思想的《達裏波爾》(186 7年)和描寫古捷克明智的女執政官的史詩以歌頌人民的不朽功業的《裏布斯》(1872年)等;他領導著名的男聲合唱團“布拉格赫拉霍爾”(Hlahol Prazsky),以“心向祖國”為號召,在捍衛民族文化的鬥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了喚醒捷克人民建立自己的音樂文化的民族感情,他積極撰寫文章,大力宣傳捷克本國作曲家的作品。在這段時間,斯美塔那經常是同時進行兩三種作品的寫作,一部作品尚未完成,另一部作品又已開始;在創作歌劇的同時,還為合唱團寫合唱曲,構思鋼琴曲和大型交響音樂作品。但是,斯美塔那在各方麵進行的鬥爭卻相當艱巨,他受到論敵的攻訐和淩辱也持續不斷:他的第一部歌劇勃蘭登堡人在捷克寫出後過了三年才得以公開演出;第三部歌劇《達裏波爾》隻上演六場便被迫停演;18 74年,他新寫的歌劇《二寡婦》受到的惡意攻擊,使他的神經嚴重震蕩,甚至釀成耳聾的慘劇——對一個音樂家說來乃是最慘重的災難。為此,他不得不辭去劇院指揮的職務,幽居鄉間專心寫作,在他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繼續寫出他的劃時代的交響詩集《我的祖國》、四部歌劇——《吻》(1876年)、《秘密》(1878年)、《鬼牆》(1882年)和《薇奧拉》(1884年,隻寫出第一幕)、以及一係列鋼琴、室內樂和合唱作品。斯美塔那的晚年生活艱難,實際上隻依靠出賣作品獲得的一點近似布施的收入過活;他的精力顯著消退,還常感到出現各種幻象,有時甚至失去理智。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那終於走完他一生的道路,死於布拉格精神病院,葬在維謝格拉德公墓的捷克名人祠中。

斯美塔那在哈布斯堡反動政體壓迫的困難社會條件下,熱情地維護崇高的民族藝術理想,他的一切活動都隻圍繞著這樣一個主要目的、即用音樂幫助捷克人民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鬥爭,培植他們勇敢樂觀的精神和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因此,他的作品像一麵麵戰鬥的旗幟,時時激發著捷克人民的民族驕傲感情,長時期以來一直成為反抗異族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的象征。斯美塔那在奠立捷克古典音樂方麵所起的曆史作用,可以同格林卡在俄羅斯音樂史上的地位相比,人們常把斯美塔那稱為“捷克的格林卡”,這確是對他的十分恰如其分的評價。



http://images4.megajoy.com/4DA32F5BE6A63389ED9553CDC9FDD3D8/bbs/up_file/2007/4/25/200742523364959361897389_1.mp3

所有跟帖: 

拍案叫絕!好曲,及其解說。沸騰的熱血,激蕩心懷啊! -淋雨- 給 淋雨 發送悄悄話 淋雨 的博客首頁 (145 bytes) () 01/10/2008 postreply 21:15:38

您悠著點,別把案頭玻璃給砸了。 俺也和您同樣感覺。:-) -johnz002- 給 johnz002 發送悄悄話 johnz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08 postreply 08:24:16

雨淋玻璃?嘿嘿。 -淋雨- 給 淋雨 發送悄悄話 淋雨 的博客首頁 (67 bytes) () 01/11/2008 postreply 19:36:04

好介紹 -weston- 給 weston 發送悄悄話 west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0/2008 postreply 21:53:58

謝刀刀。 -書童- 給 書童 發送悄悄話 書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0/2008 postreply 23:01:33

Thank you. -cat01- 給 cat01 發送悄悄話 cat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08 postreply 05:26: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