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藝兵子弟, 忘不了陶然亭吧? 和Deepcreek攝影感受 (圖)

來源: 抒情的軍魂 2007-11-10 10:33: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57 bytes)

zt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全園總麵積59公頃,其中水麵17公頃。1952年建園。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其地為燕京名勝,素有“都門勝地”之譽,年代久遠,史跡斑駁。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這裏。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她成為旅遊觀光勝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構築了一座小亭,並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這座小亭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譽為“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禊之地”,更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遊之地。清代200餘年間,此亭享譽經久,長盛不衰,成為都中一勝。   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曆史勝跡。西北有龍樹寺,寺內有蒹葭簃、天倪閣、看山樓、抱冰堂等建築,名流常於此遊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後,堪與陶然亭相匹。東南有黑龍潭、龍王亭、哪吒廟、刺梅園、祖園;西南有風氏園;正北有窯台;東北有香塚、鸚鵡塚,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賽金花墓等。這些曆史勝跡產生年代多早於陶然亭,有的甚至早於慈悲庵。它們都有文人墨客觴詠的曆史,曾現過各領風騷的輝煌時期。   近代的陶然亭,有著光輝的曆史篇章。“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曾先後來陶然亭進行革命活動。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與“輔社”在京成員,集會商討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鬥爭,會後在慈悲庵山門外大槐樹前合影留念。1920年8月16日,天津“覺悟社”、北京“少年中國學會”等進步團體,在北廳討論“五•四”以後革命鬥爭的方向以及各團體聯合鬥爭的問題。1921年7、8月間,李大釗通過《少年中國學會》會員陳愚生,以其夫人金綺新葬於陶然亭畔守夫人墓為名,租賃慈悲庵南房兩間,在此進行秘密活動,到1923年間,鄧中夏、惲代英、高君宇等常來參加會議。   園內林木蔥蘢,花草繁茂,樓閣參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湖心島上,有錦秋墩、燕頭山,與陶然亭成鼎足之勢。錦秋墩頂有錦秋亭,其地為花仙祠遺址。亭南山麓有“玫瑰山”,其地為原香塚、鸚鵡塚、賽金花墓遺址。亭北山麓靜謐的鬆林中,有著名的高君宇、石評梅墓。燕頭山頂有覽翠亭,與錦秋亭對景,亭西南山下建澄光亭,於此望湖觀山,最為相宜。亭北山下為常青軒。   1985年修建的華夏名亭園是陶然亭公園的“園中之園”。采用集中旅遊資源的方法,精選國內名亭仿建而成。有“醉翁亭”、“蘭亭”、“鵝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滄浪亭”、“獨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餘座。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結合,相得益彰。流連園內,有如曆巴山楚水之間,或遊吳越錦繡之鄉的感覺,曆史文化內涵更加深邃。 今昔陶然亭 文/陳培仲   亭,是我國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樣式。北京的名亭不少,如頤和園的知春亭,北海公園的五龍亭,景山公園的萬春亭,香山公園的閬風亭等,都廣為人知。但以亭命名的公園卻不多,最為著名的要數位於城南的陶然亭公園。 最早的陶然亭,其實無亭,而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古刹慈悲庵西麵修建的三間敞廳,供臨時休息之用。因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佳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命名“陶然亭”。習慣上又依建亭人之姓,叫它江亭。這裏的“亭”,用古代“道路設舍,所以停集行人”的原義,“亭”與“停”同,是供行人歇息的房舍,並非作為園林景觀的“亭”。故有“江亭無亭”之說。 江亭位於紫禁城外的遠郊區,地勢低窪,積水成湖,蘆葦叢生,草木豐茂,空曠清悠,富於田園風味和山村野趣。清代的文人雅士,常在此把酒吟詩、流連山水。近代史上不少仁人誌士,如林則徐、龔自珍、秋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曾登臨此處,或憂時傷世、慷慨悲歌,或秘密聚會、共謀變法。“五四”運動前後,革命先驅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等曾在此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北京地區早期的共產主義者高君宇烈士與他的女友、作家石評梅的墓地,至今仍坐落在湖心島上的蒼鬆翠柏之中,他倆的墓碑,如兩柄寶劍,指向蒼穹。早年,在這荒郊野地上,還有清末名妓賽金花的墓地,其旁不遠,又有醉郭之墓。醉郭名瑞,因不滿清朝和北洋軍閥時代的黑暗腐敗,佯狂裝瘋,謾罵當局,歌哭於市,在京城有一定影響。此外,還有鸚鵡塚、香塚……1924年,文學家俞平伯所寫的《陶然亭的雪》一文,詳細地追憶昔年跟朋友一道在雪天遊覽陶然亭的所見所聞所感。他們在“白蓑衣廣覆著的田野之間,望望這裏,望望那裏,”“竟不見有什麽亭子”,“隻見拙鈍的幾間老屋”,不免“黯然寡色”。可見那時的陶然亭已是殘破不堪了。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人民政府在整頓社會秩序和恢複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忘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52年即將陶然亭辟為公園,清除淤泥,遷除墳地,廣植花木,修建亭舍,使原來破舊的麵貌煥然一新,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處休閑娛樂的場所。1954年周恩來總理和梁思成先生親臨選址,將原來中南海內乾隆時代的宮廷建築雲繪樓、清音閣遷來此處,與慈悲庵內的陶然亭比鄰而居、隔水相對,成為亮麗的風景。 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戲曲學校、北京舞蹈學校、中國戲曲學校,相繼在陶然亭公園附近建校。這幾所藝術學校的小夥子和姑娘們,一個個如龍似虎、如花似玉,經常在公園內喊嗓練功,優美的旋律和舞姿,回蕩在湖光山色之間,為寂靜的園林平添幾多生機和活力。白淑湘、陳愛蓮、劉長瑜、李維康、張學津、李崇善……這些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藝術家,大概不會忘記在陶然亭畔走過的花季。六七十年代,在西湖邊的坡地上還有露天電影院,夏天的晚上,沐浴著習習涼風,花上幾分錢,就可以看到你中意的電影。《英雄兒女》、《青年魯班》、《錦上添花》、《甲午風雲》、《早春二月》……一部部題材各異、風格不同的影片,看得人心潮起伏,熱血沸騰,以致久久不願離開這塊空曠之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湖心亭上還不時舉辦水上音樂會,一些著名歌唱家和樂團輪流到此演出。如今,上述幾所藝校早已升格為學院,國家投資另選新址興建了漂亮的新校舍。原來放映露天電影的地方,也蓋起了壯觀的電影院,因觀眾稀少,又已改成了娛樂城。水上音樂會也如黃鶴,一去不複返了。 陶然亭公園為了突出亭文化的特色,於1985年開始,在公園西南一角,占地十公頃,修建華夏名亭園。這座由北京市園林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園中之園,本著“名亭求其真,環境寫其神,重在陶然之意,妙在薈萃人文”的宗旨,從全國各地選擇和仿建十餘座名亭,如位於湖南汨羅紀念詩人屈原的獨醒亭,浙江紹興紀念“書聖”王羲之的蘭亭碑亭和鵝池碑亭,四川成都紀念“詩聖”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蘇無錫紀念“茶神”陸羽的二泉亭,江西九江紀念詩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安徽滁州紀念文學家歐陽修的醉翁亭,四川眉山紀念文豪蘇軾的百坡亭,江蘇蘇州紀念詩人蘇舜欽的滄浪亭,以及由園林設計院設計的紀念“詩仙”李白的謫仙亭,等等,一座座造型各異的精美建築,或依山崖,或臨流水,或傍茂林,或倚修竹,峰回路轉,錯落有致,各呈異彩,互為映帶,為整個園林,增添了無限風光。由古今書法名家題寫的匾額、楹聯以及《琵琶行》、《赤壁賦》、《醉翁亭記》等經典之作,鐫刻在相應的亭畔,向遊人訴說著一個個文物典故和佳話傳說,極大地提高了審美內涵和文化品位。加上原來遍布各個角落的瑞像亭、望瑞亭、錦秋亭、南屏晚眺亭、覽翠亭、風雨同舟亭等大小不同的、有名無名的亭子,約數十處之多,如朵朵奇葩,四處綻放,如顆顆珍珠,撒落滿園,這方寶地簡直稱得上展示亭文化的博物館和大觀園。漫步在華夏名亭園中,我忽發奇想:這些曆代先賢、詩聖詩仙,如今跨越時空、比鄰而居,在“菊黃佳釀熟”之際,聚會一堂,聯袂唱和,把酒吟詩,舉杯邀月,該是何等壯美的畫麵,何等浪漫的情懷,何等令人心馳神往的境界啊! 這幾年來,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多,陶然亭公園更滾動著銀發浪潮。大批離退休老人盤旋於此,各找其樂,各得其所。你看,棋迷們圍在石桌旁,楚河漢界,殺得正猛;戲迷們聚集在柳蔭下,鑼鼓鏗鏘,絲竹悠揚,京戲、評戲,唱得正歡;湖心島上,爺爺奶奶們學著年輕的舞伴,翩翩起舞,仿佛減去了幾十歲;月季園邊,一群群、一隊隊歌唱愛好者,引吭高歌,隨著《敖包相會》、《紅莓花兒開》的旋律,重溫逝去的青春年華;而在幽靜的垂釣區,一個個垂釣者,氣定神閑,怡然自在,靜等魚兒上鉤;愛好武術的小夥子更在廣場上一展矯健的身手,……如今這座城市園林,真正成了老小鹹宜的休閑場所,普通百姓的歡樂海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我在陶然亭旁邊工作和生活了幾十年,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退休之後,同老伴一起,每天必來此溜達一圈,健身強體,放飛心情,更對它充滿眷念和感激之情。我收藏有關它的曆史記憶,享受它帶給我的幸福時光,我為它的發展變化感到欣慰,更為它的美好明天深深祝福。 陶然亭名聯賞 窗前綠樹分禪榻; 城外青山到酒杯。 ——陶然亭 萬荷倒影月痕綠; 一雨洗秋山骨青。 ——陶然亭 雲裏帝城雙鳳闕; 雨中春樹萬人家。 ——陶然亭 憑高喜見諸天日; 入座微聞百合香。 ——陶然亭 破除相思鵝兒酒; 妝點新聞燕子錢。 ——陶然亭 喜得故園桑落酒; 陶然共醉菊花杯。 ——陶然亭 載酒重來,問舊遊幾輩青雲、幾輩黃土; 拈花一笑,看今日滿城風雨、滿城江湖。 ——陶然亭 十朝名士閑中老; 一角西山恨裏青。 ——稚辛題陶然亭 四麵時常對屏嶂; 眾仙同日詠霓裳。 ——趙曾望題陶然亭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閣道回看上苑花。 ——王以敏集句題陶然亭 穿狄小車疑泛艇; 山林高閣當登山。 ——曹學閔題陶然亭 慧眼光中,開半畝紅蓮碧沼; 煙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風。 ——沈朝初題陶然亭 客醉共陶然,四麵涼風吹酒醒; 人生行樂耳,百年幾日得身閑。 ——蔡錦泉題陶然亭 爽氣抱城來,拄笏香山宜此地; 綠蔭生晝靜,憑欄覓句幾閑人。 ——盧禪普題陶然亭 爽氣挹山嵐,萬葦清風帶古寺; 高蹤懷水部,一輪明月照江亭。 ——張照玨題陶然亭 長戈滿地,一亭獨幽,客子河梁攜手去; 把酒問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來。 ——阮崇德題陶然亭 四麵常時對屏障; 眾仙同日詠霓裳。 ——趙曾望題陶然亭 似聞陶令開三徑; 來與彌陀共一龕。 ——清•林則徐題陶然亭 此聯為流水對上下文意一貫。上聯:“陶令”,東晉詩人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三徑”,陶淵明《歸去來辭》中有“三徑就荒,鬆菊猶存”句,這裏指隱居。下聯:“彌陀”,梵語“阿彌陀佛”的簡稱,此處泛指佛像。“龕”,供奉神像的石室或櫃子,這裏指佛門。聯語用陶令之典兼指陶然亭之陶,並以陶淵明淡泊的田園生活,來形容陶然亭的幽靜,表示其心與古人相通,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林則徐雖在曆史上有過卓著功績,但仕途坎坷。麵對清政府的腐敗,內心充滿憂鬱而尋求解脫。聯語也可看作是作者心聲的流露。 穿獲小車疑泛艇; 出林高閣當登山。 ——曹學閔題陶然亭 煙籠古寺無人到; 樹倚深堂有月來。 ——翁方綱題陶然亭 聯語描繪寺之“靜”。煙籠,指煙霧籠罩。上聯寫白天的清靜,古寺被煙霧籠罩,無人到此;下聯敘述夜晚的安謐,深堂處於樹林之中,隻有明月照映進來。以“無人”與“有月”的對比描寫,顯現了庵堂幽深絕世的風貌,含蘊著超凡脫俗的韻味。作者是當時的達官顯宦,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對世俗的塵囂,也感膩味,發現城內竟有這“無人”“有月”的古寺,真像進入世外桃源。聯語表達了他向往隱居生活的心情。 果然城市有山林,除卻故鄉無此好; 難得酒杯澆塊磊,釀成危局待誰支。 ——江峰青題陶然亭 此聯看似隨意寫來但卻是匠心獨運,誠屬陶然亭對聯中之佳作。上聯快人快語,概述了陶然亭幽深的園林特色,點明其在都市中的脫俗之處。“果然”兩字,語氣十分肯定,說明此亭久負盛名,名符其實。作者為安徽婺源人,故鄉即指此。下聯寫人,也即作者在亭中的活動。把酒賞景,本為悅心愜意之美事,但作者卻在用酒澆愁。“塊壘”,喻胸中鬱結不平之氣。“難得”,說明作者公務之繁冗。結句表麵寫酒後的醉態,其實一語雙關,寓意明顯。“危局”,酒醉不能自持之貌,故要人扶持。“支”,猶扶持。不過“危局”更喻內憂外患,時局危殆。因為作者寫此聯時,正值庚子之變,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前後,所以“危局”是當時國情的真實寫照,而“待支持”也表現了作者想有所作為的一片苦心。

所有跟帖: 

消失的永遠是過去,我軍還有未來: 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不能丟 -抒情的軍魂- 給 抒情的軍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0/2007 postreply 12:01:01

"人生二百年,擊水三千裏;天已暮,月如初,千裏江山任我渡" -抒情的軍魂- 給 抒情的軍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0/2007 postreply 12:09:08

"歌聲住,人環顧,邀月同往,英雄誰屬? 隻為換你芳心如故" -抒情的軍魂- 給 抒情的軍魂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0/2007 postreply 12:25: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