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喜歡肖邦

來源: 肖邦 2004-03-23 13:10: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85 bytes)
就是喜歡肖邦——
那個纖細的、近乎病態的、
或者說更像詩人的 鋼琴家。

在夜闌人靜的時候,
貝多芬太激烈了;
勃拉姆斯太內省了;
李斯 特太狂野了;
柴可夫斯基太憂愁了;
而隻有肖邦,
才能在此時真正的與你交流
那敏感的音符,
“倏”的進入你心裏,
捕捉到那一瞬的感動,
叫你刹那間就會淚湧上眼眶。

這就是肖邦,
而我也隻有在深夜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他;
這並不是因為肖邦從來就屬於黑夜,
而隻是因為這個世界
在白天會被各種色彩塗抹得麵目全非
以至於迷惑了你的感官罷了。
而肖邦怎會明白這些。
他帶著那高貴的靈魂
在這末世吟唱著
似乎已不再和時宜的東西
並且為此驕傲和滿足著。

確實,這世界怎麽還會是肖邦的世界呢?
我幾乎無力挽留,
挽留這世間其實一直有著的愛和溫柔;
但我卻有眼睛看見,
看見它們插著肖邦的翅膀在盤旋和逗留。
我聽肖邦的瑪組卡,聽夜曲,也聽他的協奏曲。
但我一直很難想象和體會肖邦在寫這些曲子的時候,
心中懷有什麽樣的感受?
為何傾瀉的旋律竟會如此的清新而又濃鬱?
在巴黎那個被香水和沙龍充斥的城市中,
肖邦仍能獨懷著這樣一份清世之態,
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因此肖邦是孤獨的
——即使在他與喬治·桑共度的那十年間,
他仍是無法徹頭徹尾地從孤獨中走出。
他從來都無法像李斯特那樣
真正地適應並醉心於那份生活,
所以這種深藏在骨子裏的孤獨
正是他一生仿佛悲慘結局的注定
——我時常能夠看見瘦弱的肖邦在夕陽下彈琴,
或在深夜裏踽踽獨行。
但我從不以為這就是肖邦的悲哀,
更不以為肖邦因此就減少了對這個世界以及對周圍人的愛。
我們顯然能夠看到他是滿懷希望的,
甚至一直到最後,
我們都能從他的遺作《夜曲op.22 》中
感受到對未來無限的向往。

肖邦憑著他那敏銳的洞察力
和高尚的靈感表達著對生命的敘述。
他所敘述的那段生命
在漫漫曆史長河中
或許隻是驚鴻一瞥,
但由此注下的卻是一個無法磨滅的永恒。
因為隻有充滿愛,才會充滿希望;
隻有擁有希望,才會尋求到永 恒。
而我卻不知道,
在現在這個世上,
還是不是真會有什麽
能夠讓你一直牽動心腸並為其執著呢?
就象肖邦一生隻為鋼琴,
從來不沾交響樂和歌劇的邊,
想來那也是一種不可改變,
一種為自己許下的諾言

所有跟帖: 

我還是喜歡維瓦而底多些 -erain- 給 era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3/2004 postreply 13:32:51

xie xie fen xiang! -6666~- 給 6666~ 發送悄悄話 (110 bytes) () 03/23/2004 postreply 20:41:09

肖邦的明淨,抵禦了綿綿不絕的虛無 -予白- 給 予白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4/2004 postreply 09:56: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