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15位偉大的吉他手(視頻)

來源: MVmaniac 2007-06-26 22:44: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134 bytes)
20世紀15位偉大的吉他手(視頻)

上個世紀,可謂是現代音樂飛速發展的時期,在這100年中,誕生了許多新的音樂種類,爵士、搖滾、金屬、朋克,在眾多的音樂類型中,吉他手首當其衝的站在了最為閃亮的前沿地帶......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的名字已漸漸模糊,但無法否認的是,他們的聲音卻時刻占據著世界每一個角落。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在這個快餐文化的社會再一次為其感動......

1.吉米·亨德雷斯(Jimi Hendrix):天才與犧牲品

吉米·亨德雷斯(Jimi Hendrix),1942年11月27日出生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生長於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他是搖滾曆史上最偉大的電吉他天才和60年代末唱片工業的犧牲品。9V'

  60年代中期,LSD對整個文化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亨德雷斯的音樂也同樣地散發著無盡的迷幻色彩。他擁有著似乎來自其他世界的天賦,融匯各種音樂風格於胸中,從BIG BAND到GOSPEL。他將傳統的Pop和Blues音樂任意地解構、拆分,調製出全新色彩的音樂。亨德雷斯的現場演出極具爆炸性,他在舞台上點燃澆滿汽油的吉他的場景是搖滾音樂史上最經典的場景。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2.傑夫·貝克(Jeff Beck):隻玩琴弦 永不開唱

  傑夫·貝克(Jeff Beck)是搖滾樂殿堂中的音樂天才,他用手中的吉他創造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吉他演奏領域中獨霸一方幾十年。

  傑夫,1944年6月24日出生英格蘭的惠靈頓,是搖滾樂中侯爵級的吉他主音演奏者,30多年一直享有很高的聲望。他最早出現在樂壇是在60年代作為Yardbirds樂隊一個狂妄的吉他手。傑夫·貝克在他的Strat吉他上音色的絕技是功放高頻很大的時候,先將吉他音量完全關閉,撥弦後再徐徐打開,製造一種緩慢進入天堂似的美麗的聲音。他在音樂上惟一的缺陷是缺乏作曲能力,而且他從來不開口唱歌。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3.B.B.金(B.B. King):魯斯和爵士的完美結合

  傳奇人物B.B.金毋庸置疑是二十世紀後半葉吉他領域裏的權威人物,是這個時代布魯斯音樂的領導者之一。一個有所成就的布魯斯吉他手如果沒有經過音樂大師的指導是不可想象的,而B.B.金卻是憑著自己的靈感與努力創立了自己的音樂風格。

  作為一位布魯斯之王,B.B.金無疑是過去半個世紀中最重要的電吉他演奏家,他的吉他風格是布魯斯和爵士的完美結合,時而摻有搖滾或流行的味道。B.B.金那種易於識別的吉他風格,加上他的歌聲,你所聽到的是一位戰後最有影響力、最富有創意的布魯斯樂手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4.吉米·佩奇(Jimmy Page):曲風各異 變化多端

  著名的搖滾吉他手吉米·佩奇(Jimmy Page),1944年生於英格蘭的Heston,在青少年時代便開始在倫敦登台演出。

  吉米·佩奇被稱為是搖滾史上最獨特的吉他手之一。他的音樂有著深厚的布魯斯根源,但他的Les Paul吉他和Marshall音箱卻創造出了硬搖滾的聲音。快速、煽情的riff段落和solo是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的歌曲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吉米·佩奇的演奏風格多變,從英國民謠到中東到爵士,他的音樂以一種迷人的效果在各個風格間湧動著。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5.範·海倫(Eddie Van Halen):非凡的感覺與想象力

  艾迪·範·海倫(Eddie Van Halen),1955年1月26日出生,18歲那年與哥哥艾雷克斯·範·海倫(Alex Van Halen)以及貝司手邁克·安東尼(Michael Anthony)、主唱大衛·李·若斯(David Lee Roth)在加利福尼亞的帕薩迪納共同組建了Mammoth樂隊。後在Kiss樂隊貝司手西蒙斯(Simmons)的推薦下樂隊和華納唱片公司簽約並改名為範·海倫。
  艾迪·範·海倫在音樂上的非凡的感覺和未來派的想象力,掀起了整個80年代的重金屬運動。他那融合了活力與嫻熟技巧的演奏風格成為了他的標誌,他的小提琴似的音色以及雙手點弦的絕技是眾多吉他迷們狂熱追求的。連樂器設備生產者也根據他的音樂,對自己的產品做著技術上的改進。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6.帕特·麥斯尼(Pat Metheny):衛生間造就出的吉他手

  帕特·麥斯尼(Pat Metheny)於1954年8月12日出生在美國密蘇裏州的堪薩斯城。最早學習圓號,到了十三歲時他才接觸到吉他,進步神速。

  帕特·麥斯尼被成為當今最偉大的爵士吉他手。在高中時他經常曠課,躲在衛生間裏練吉他。憑著對和弦音階理論近乎完美的理解,再加上很好的編配,帕特·麥斯尼的吉他曲比傳統爵士清新,比Fusion爵士幽雅,他那富有情感的solo能將愉悅和悲傷一同帶給聽眾。 80年代後,帕特·麥斯尼已被稱為爵士樂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他的意義已超越了一個單純吉他手的範圍,他在爵士樂與其他類型的音樂間搭起了一道橋梁。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7.埃裏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樂迷們心中的吉他上帝

  埃裏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1945年3月30日出生,一提到埃裏克·克萊普頓的吉他演奏,我們想到的不光是他那些經典的布魯斯solo段落,還有他早期在Cream樂隊為硬搖滾和金屬音樂所作的重要貢獻。

  在年僅20歲的時候,就已經被樂迷們奉為吉他上帝了。他是一個多麵的,很有創造力的吉他手。埃裏克·克萊普頓從80年代以來一直尋求音樂的創新,經過多年的摸索,90年代有了較明確的方向。埃裏克·克萊普頓可以算是搖滾樂史上惟一三次進入搖滾名人殿堂的人物,他將繼續以他的音樂讓全球的樂迷驚豔。如今,埃裏克·克萊普頓仍立足於最根源的布魯斯,並不斷地把靈魂最深處的東西挖掘出來,呈現給聽眾。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8.史蒂維·雷·沃恩(Stevie Ray Vaughan):布魯斯的複興之火

  史蒂維·雷·沃恩(Stevie Ray Vaughan),1954年10月3日在德州達拉斯出生,從小受到哥哥吉米·沃恩的影響,接觸吉他和許多音樂。中學沒念完,就到奧斯汀玩音樂,當時是1972年,史蒂維已經進入職業生涯了,之後開始受到人們注意。

  可以說史蒂維·雷·沃恩點燃了80年代中期布魯斯的複興之火。他吸收了經典布魯斯吉他手和有搖滾樂手的精華,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熾熱的電吉他風格。史蒂維·雷·沃恩象橋梁一樣連接了搖滾和布魯斯,而在這方麵從60年代末起就一直是空白的。史蒂維一直輝煌地站在布魯斯音樂的前沿,直至1990年意外地早逝。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9.基斯·理查德(Keith Richard):完善了傻瓜的藝術

  基斯·理查德(Keith Richard),1943年12月18日出生,基斯·理查德是滾石樂隊的吉他手,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完善了傻瓜的藝術”。他是個純正的搖滾吉他手,他將Chuck Berry所創造的率直的搖滾樂加以改良,音量放得更大。基斯·理查德證明了節奏吉他也可以象主音吉他那樣彈奏,他把吉他的魅力更多地注入到樂隊整體中,使聽眾關注的是樂隊的音樂而不是吉他本身。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0.皮特·湯森(Pete Townshend):吉他手中的暴民

  皮特·湯森(Pete Townshend),1945年5月出生,The Who樂隊的吉他手,他可被稱為一個“暴民”搖滾樂手,他將電吉他當成正在倒計時的革命運動的炸彈。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狂熱和戲劇化,總是以砸爛吉他和音箱結束演出。手上的演奏技巧從來都不是皮特·湯森的長處,在同一代的吉他手中,沒有人能象他那樣,能將豐富的音樂張力注入到一個最簡單的力量和弦中。。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1.史蒂夫·維(Steve Vai):現代吉他上帝

  史蒂夫·維(Steve Vai),1960年出生於紐約,13歲起便以吉他手的身份自組樂團,並受到恩師喬·薩特裏尼的提攜與指導。18歲時就受早期的前衛搖滾大師弗蘭克·紮帕(Frink Zappa)的賞識,成為該團的吉他手。史蒂夫·維的個人專輯中多以硬式搖滾、重金 屬曲風為主,但仔細聆聽,會發現其中多包含爵士、放克、古典等多種感覺與味道。

  史蒂夫·維有著一種離奇的能力,能將他腦中異想天開的想法變成巧奪天工的音樂作品。在他的家中還有數不盡的音樂設備,能將他的作品進行完美的加工製作,無論是旋律、速度,還是音效的運用,都達到了電吉他音樂前所未有的高度。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2.喬治·哈裏森(George Harrison):不應忘記的平淡

  喬治·哈裏森(George Harrison),1943年2月出生於利物浦,披頭士樂隊的吉他手。喬治·哈裏森的吉他演奏對披頭士樂隊的歌曲成功並沒有起到決定的作用,與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智慧相比,喬治·哈裏森顯得平淡無奇。也正是這種平淡,使得Harrison常被吉他愛好者們所忘卻。但有一點應該承認,作為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樂隊的吉他手,喬治·哈裏森將吉他演奏帶入到了主流流行音樂當中,他的吉他演奏旋律性很強,其滑棒演奏也異常的出色。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3.科特·柯本(Kurt Cobain):無數桂冠下崩潰的青年

  科特·柯本(Kurt Cobain),1967年2月出生,涅槃樂隊的核心人物。科特·柯本嚎叫的嗓音和扭曲的歌曲反映了他的混亂的靈魂,他的吉他演奏也是一樣,能讓人從中聽出精神上的創傷。他的演奏中,本能多於技巧,大力的掃弦和推弦都顯示出了狂躁。

  科特·柯本不僅是位藝術家,也是一個在明星地位,時代代言人和搖滾拯救者的桂冠重壓下崩潰的現代青年。龐德曾說,藝術的美乃是“從一種陳腐藝術進入另一種陳腐藝術間呼出的一口氣”。如今Grunge藝術已變得陳腐,但柯本的毀滅,涅槃的毀滅,尤其是那撼人心魄的藝術,保證了這一口氣的清新與純潔。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4.喬·薩特裏尼(Joe Satrian):後現代的吉他英

  喬·薩特裏尼(Joe Satrian),1956年出生,被大眾公認為一位後現代的英雄。自從1986年,他通過他獨立製作命名的處女專輯正式出道之後,他就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廣為人知的吉他樂手,甚至可以和那些偉大的Rock吉他大師一比高下。在這個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的時代,作為一個樂器演奏家,薩特裏尼的成功可以說更加的值得注意。

  喬·薩特裏尼不僅是位吉他演奏技術上的高手,他還將許多不尋常的音階推廣到了吉他上。他在演出中一直堅持著隻使用搖滾樂的基本三元素:吉他、貝司和鼓,但從他的吉他上發出的音色和各種技巧極其豐富、厚實,足以填補缺乏其他樂器的空隙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15.卡洛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拉丁情懷、眾誌成城

  生於墨西哥的卡洛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1962年來到加州,完成高中學業後就栽進了搖滾樂裏,長時間沉浸於加州嬉皮文化,聽他的音樂確有一種確充滿亢奮、又有搖頭晃腦的衝動。

  卡洛斯·桑塔納不隻是用手彈琴,他是用全身在演奏,他的音樂來自拉丁節奏和旋律,表現出無限的希望、讚美和快樂。從他的作品中,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在他身上仍存在的60年代的嬉皮精神。

570)this.width=570;}" align="absMiddle" border="0" />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1969 Woodstcok嬉皮文化:地球上最瘋狂的Party紀實
•  我最喜歡的兩大搖滾吉他手同台:Wonderful Tonight!
•  一群耳順之年的搖滾歌手的演唱會?太精彩!
•  玉置浩二:[酒紅色的心]相當迷人的曲子
•  喜歡這種慵懶沙啞的慢調:Love Songs On The Radio

所有跟帖: 

喜歡B.B. King。 -書童- 給 書童 發送悄悄話 書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07 postreply 00:26:19

the edge and david gilmour are both underrated :)) -聖牛- 給 聖牛 發送悄悄話 聖牛 的博客首頁 (60 bytes) () 06/27/2007 postreply 08:48: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