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隻應天上有(十)
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的圖畫》
寒竹
穆索爾斯基是19世紀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後來以柴可夫斯基為代表的俄國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音樂和民族主義音樂的複雜關係在音樂史上常常令人產生誤解。從時間的發展順序上看,西方的民族主義音樂登上古典音樂的舞台是在19世紀後半葉,此時正是浪漫主義音樂開始逐漸進入晚期。所以,一些音樂史家把民族主義音樂看成是浪漫主義音樂的繼承和發展。但是,無論是從音樂內容的本質還是從音樂內容的演變和發展看,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關係都非常複雜,音樂內容的發展邏輯和時間的發展順序並不能簡單劃等號。從本質上看,民族主義是浪漫主義得以產生的土壤之一,而浪漫主義則是民族主義音樂發展的成熟形式和歸屬。
浪漫主義作為對古典主義的一種變革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浪漫主義音樂起源於德國,其產生就有著日爾曼民族的民間音樂因素。浪漫主義的奠基人維伯的《自由射手》、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等都深受德國民間音樂的影響。後來浪漫主義的一些偉大作品,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肖邦的《瑪祖卡》、比才的《卡門》、瓦格納的《尼伯龍根之歌》,德沃夏克的《新大陸交響曲》都帶有一定的民族風格。在19世紀上半葉,民族主義並沒有形成獨立的音樂形式,而是作為養料滲透在浪漫主義音樂中。到了19世紀後半葉,民族主義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形式登上了西方音樂的舞台,其標誌是捷克的斯美塔納的音樂作品。但是,在西方古典音樂中,民族主義音樂本身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完善的音樂形式,而是一種向浪漫主義的過渡。斯美塔納的民族主義音樂到了德沃夏克的手中,變成一種真正成熟的浪漫主義音樂。而穆索爾斯基的民族主義音樂,包括整個“五人強力集團”的音樂也隻有到了柴可夫斯基那裏才完成了曆史使命。
穆索爾斯基.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 出身於一個沒落貴族之家。和當時大多的俄羅斯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一樣,穆索爾斯基也是一位主張走向民間、解放農奴、變革社會的音樂家。穆索爾斯基從小並沒有經過正規的音樂訓練,但對音樂有強烈興趣,曾隨母親學鋼琴,7歲就能演奏李斯特簡單的鋼琴曲。在年輕時曾當過近衛軍。1858年,穆索爾斯基與巴拉基列夫相識後,開始和一批年輕人聚集在巴拉基列夫周圍,以發掘俄羅斯民間音樂為己任,在全國興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民歌收集運動。1861年,巴拉基列夫、穆索爾斯基、鮑洛丁、裏姆斯基、和居伊共同組成“五人集團,當時著名的音樂評論家弗拉季米爾.斯塔索夫把這個人數不多、非音樂專業、但強有力的民族音樂家團體稱之為“強力集團”,“五人強力集團”正式成為他們的口號。
從音樂才華上講,穆索爾斯基和裏姆斯基二人是五人集團中最有才華的,這和後來柴可夫斯基的評價完全不同。裏姆斯基精於配器,在西方古典音樂史上對配器法的貢獻,對二十世紀現代派音樂的影響非常巨大。但就音樂的獨創性、旋律的優美、對音樂形象的描繪來說,穆索爾斯基不僅在“五人強力集團”中無人能出其右,就在整個古典音樂史上也獨樹一織。
穆索爾斯基一生自由飄泊,酗酒放縱,桀傲不遜。他的作品大多有頭無尾,雜亂無章。但在紛繁雜存的作品中,有幾部卻是稀世的精品。一部是根據果戈理小說《聖約翰之夜》寫的交響詩《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ld mountain, 1867),再一部是根據普希金同名著作寫成的歌劇《鮑裏斯. 戈東諾夫》(Boris Godunov ,1874年)。這兩部作品都堪稱俄羅斯民族樂派中的偉大作品。但是,在穆索爾斯基的作品中,甚至在“五人強力集團”所有作品之中,《展覽會的圖畫》都是最有名、在世界各地演奏得最多的。
《展覽會的圖畫》在古典音樂史上是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1873年,與穆索爾斯基有深交的急進派建築家、畫家維克多.哈爾德曼(Victor Hartman,1842-1873)去世了,這位親密朋友的去世,給穆索爾斯基很大的打擊。同為哈特曼好友的著名俄羅斯藝術評論家斯塔索夫在彼得堡藝術學院舉辦了一次哈特曼的水彩和素描畫展,穆索爾斯基作為音樂家和死者生前的好友也參觀了這次畫展。被哈特曼繪畫作品深深感動的穆索爾斯基,從畫展展品中選出十幅他最感親切的肖像畫和風俗畫,寫了一首鋼琴組曲,以紀念哈特曼。穆索爾斯基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尤如被酒神所驅使,完全沉浸在這十幅圖畫之中,試圖用鋼琴的語言來再現哈特曼的生前作品。這種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使得這組鋼琴獨奏曲具有鮮明的形象感。穆索爾斯基用他的音樂天才把視覺藝術完全融進了聽覺藝術之中。這組鋼琴獨奏曲,加上後來穆索爾斯基的好友、這次畫展的主辦人、著名的藝術評論家斯塔索夫為這部鋼琴組曲加寫的注釋,使人們在聆聽此曲時,聽到的是鮮明生動的音樂語言,眼前浮動的是栩栩如生的畫麵。這是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跡。
穆索爾斯基選的十幅哈特曼繪畫如下:
第一幅畫《侏儒》:一個小侏儒邁著畸形的雙腿笨拙地走路。
第二幅畫《古堡》:黑夜中,一位遊吟詩人在這個中世紀的古堡前在黑夜中吟唱出純樸、動人而感傷的歌曲。
第三幅畫《杜伊勒裏宮的花園》:原畫是一群歡快的法國兒童,穆索爾斯基為此曲加的副標題是"孩子們遊戲後的爭吵"。
第四幅畫《牛車》:兩頭公牛拖著一輛裝有大木輪的笨重而簡陋的農家大貨車蹣跚而過。
第五幅畫《鳥雛的舞蹈》:一群活崩亂跳的小雞。
第六幅畫《兩個猶太人》:一個富有,華貴;一個貧窮,贏弱。
第七幅畫《裏莫日的集市》:法國南部陽光明媚的一個集市,家庭主婦與小商販討價還價。
第八幅畫《墓穴》:畫家本人同一位建築家在暗淡的燈光下參觀地下陵墓的景象。
第九幅畫是《雞腳上的小屋》:哈特曼設計的一隻鍾的圖案,那是用雞腳撐起的茅屋,屋子的一麵窗戶便是鍾的盤麵,茅屋的主人是女巫。
第十幅畫《基輔的城門》:這是哈特曼的一幅設計圖,為基輔修建的城門而作,古俄羅斯風格,有很多民族色彩的裝飾,城門同教堂相連。
穆索爾斯基用了個非常優美、充滿了個性和動感的“漫步”主題把這十幅畫生動地串連起來,表現出音樂家當天在展覽館裏信步漫遊,駐足於各幅圖畫前的情景。斯塔索夫曾為這個漫步主題作出解釋:“這裏,作曲家描寫自己信步東走走西望望,一會兒閑蕩,一會兒走近一幅畫;快活的麵孔時而因緬懷亡友的哀思而沮喪。” “漫步”第一次出現時像是組曲的引子,而後來它每次在段落間穿插重現時,卻總是在變換著新的麵貌,或陪襯、或對置,直到最後完全滲入到樂曲的音流之中。
穆索爾斯基的這組鋼琴獨奏曲對每一幅圖畫的描繪都非常生動形象,充滿了個性。從音樂上看,貫穿全曲的“漫步”主題和最後描寫《基輔大門》是整個組曲的精華。“漫步”的旋律起伏跌跎,時而雄壯有力,時而悠閑雅致,極富詩意地描繪出音樂家在展覽館中的精神漫遊。在不同色彩、不同內容、不同情調的圖畫麵前,音樂家的心情不同,漫遊腳步的輕重和節奏也全然不同,但又一以貫之的遵循同一個基本旋律,貫穿著穆索爾斯基對好友去世後的哀思和寄托,這是這組鋼琴曲最難能可貴之處。
《基輔大門》是放慢了速度的快板,顯得莊嚴、雄偉,象一首虔誠、宏大的宗教頌歌,但又充滿了世俗世界裏民間的歡樂。最後的結尾逼真地刻畫出基輔古城全民歡騰,為雄偉壯麗的基輔大門而歡呼。
穆索爾斯基墓地
但是,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的圖畫》之所以在音樂史上影響深遠,在世界各地頻頻演奏,跟另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分不開,這就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兼現代派大師拉威爾。穆索爾斯基的音樂雖然屬於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典型代表,還不象後來的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那樣突破了民族主義局限而具有世界性,但穆索爾斯基的影響仍然是世界性的,他的音樂直接影響了古典音樂中印象派的創始人德彪西。德彪西曾對友人說,他醞釀他自己的音樂時,很多時候滿腦子都是穆索爾斯基的音樂。拉威爾作為德彪西的繼承人,對穆索爾斯基的音樂也極感興趣。受到聖桑在《動物狂歡節》中用鋼琴和管弦樂來描寫各種動物的手法影響,拉威爾把穆索爾斯基的《展覽館的圖畫》改編成一組管弦樂曲。拉威爾的這一改變,大大豐富了穆索爾斯基原作的內涵。本來,相對鋼琴獨奏來說,一個龐大的管弦樂隊有著豐富得多的表現能力。拉威爾改編後的《展覽館的圖畫》無論在音樂的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了穆索爾斯基原來的鋼琴組曲,特別是加進了印象派和現代派的配器手法。同樣一個“漫步”主題,管弦樂版運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不同地方的“漫步”。用不同的器樂配置來解讀不同的圖畫。不過,管弦樂版最大的力量是在《基輔大門》這一段。全體管樂的合奏描繪出輝煌的“城門主題”,單簧管和大管的重奏表現出虔誠和嚴肅的教堂氣氛,最後,隨著響亮的鍾聲,整個樂隊齊奏出輝煌的“城門主題”,把全曲推向了氣勢磅礴的高潮。這是原來的鋼琴組曲很難做到的。正是由於拉威爾的改編,穆索爾斯基的《展覽館的圖畫》才真正成為全世界各國樂團經久不衰的曲目。今天,世界各大樂團演奏的《展覽館的圖畫》大多是拉威爾的管弦樂版本。
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的圖畫》在音樂史上的名演奏和名錄音大致有以下一些:
1.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estrated by Maurice Ravel)
Fritz Reiner 指揮,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演奏,RCA錄音,唱片:LP
萊納、芝加哥樂團、和RCA錄音公司在前幾篇文章中都有介紹。在我看來,這是所有管弦樂演奏中最好的。拉威爾的管弦樂版的管樂占了很大的比重,這對擁有世界上最好銅管的芝加哥樂團來說正好發揮其長處。整個演奏通透明亮而層次分明,燦爛輝煌。萊納作為客觀主義指揮的代表,在這場演奏中表現得非常嚴謹、準確,忠實於原作。這也是RCA在黃金時代錄製的精品之一。近年來RCA選了曆史上最優秀的十幾唱片再版,其中包括這一張。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張唱片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2.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estrated by Maurice Ravel)
Stokowski 指揮, Ne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奏, Decca 錄音。
和萊納的客觀主義相反,斯托科夫斯基是一位強調主觀發揮的指揮魔術家,指揮不用指揮棒,僅用一雙靈活的雙手來指揮樂隊,尤其善長發揮弦樂的力量,和上麵的萊納的芝加哥版本形成鮮明對比。斯托科夫斯基在銅管的發揮上比萊納的指揮稍有欠缺,但在音樂形象的描繪上,有的地方顯得更生動,把作者在展覽館中的漫步和流連表現得更有詩意。
3.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estrated by Maurice Ravel)
Georg Solti 指揮,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演奏, Decca 錄音
同樣是芝加哥樂團,但索爾蒂作為萊納的後繼者和萊納的指揮風格卻不一樣。比較而言,索爾蒂的指揮更顯得氣勢磅礴,聲音厚重有力。最後一節的《基輔大門》,樂隊的齊奏震撼人心,有一種幾乎要爆炸的感覺。但索爾蒂還是擺不掉他的強橫霸道有餘,而細節不夠細膩。漫步的部分缺乏一些詩意。同樣是倫敦Decca公司的錄音,斯托科夫斯基的演奏是用電子管和傳統的類比方式直接錄音,溫暖,真實,極具質感和現場感。而索爾蒂這場演奏是在八十年代用晶體管器材和新的數碼方式錄製而成,盡管還是製作成黑膠木唱片,但效果還是比不上Decca以前的Phase4錄音。
4.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estrated by Maurice Ravel)
Piano:Byron Janis, Antal Dorati 指揮,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演奏, Mercury 錄音。
這是一張同時錄有鋼琴組曲獨奏和管弦樂隊演奏的CD唱片
Janis是美國出身的鋼琴家,其演奏音色明亮,對比強烈,是一位很全麵的鋼琴家。這張唱片的高音部分非常優秀。但低頻略嫌不足。特別是一開始的引子,聲音顯得偏薄。這也許是Mercury錄音的原因。Mercury的錄音為了追求清晰和通透,一向有點明亮有餘,厚重不足的特點。
明尼阿波羅斯交響樂團在美國應該排在前10名之外,但在多拉蒂的帶領下,在六十年代也曾風光過一時。其實,這是一場很全麵的演奏,有萊納的銅管威力,也有索爾蒂的厚重,對比非常強烈。唯一的缺點是演奏偏快,這是多拉蒂的一貫作風。
5.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iginal Piano) Piano: Ivo Pogorelich, DG 錄音
這是近年來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的圖畫》最好的鋼琴獨奏之一。也是DG公司難得的好錄音。Pogorelich 是俄羅斯、也是全世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最著名的鋼琴家之一。Pogorelich 沿襲了俄羅斯學派激情澎拜,粗曠有力的風格,把穆索爾斯基的《展覽館的圖畫》中生動的音樂形、深深的哀思和寄托演繹得淋漓盡致。我覺得是最好的一個鋼琴獨奏版本。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李赫特演奏過這一組曲,其變化紛呈的節奏,強弱明暗的音色層次曾是難以逾越的頂峰,但可惜錄音質量太差,後人無福欣賞。Pogorelich這張唱片綜合說來是目前最好的鋼琴版本。 DG的錄音曆來低沉厚重,錄管弦樂時缺乏細節,我不太喜歡,但錄鋼琴獨奏卻正好顯得音色飽滿,渾厚有力。這也算是我聽過DG最好的音樂錄音之一。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此曲隻應天上有(十) |
• | 評薩達姆之死 |
• | 唱盡悲涼蒼桑之感的《荒城之月》 |
• | 美國經濟—全球最大的一張信用卡 |
• | 此曲隻應天上有(九)---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