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介紹

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采”》(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是貝多芬倒數第二首小提琴奏鳴曲,創作於1803年5月,是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鳴曲中,技巧表達的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義時期小提琴奏鳴曲形式的頂峰。原本是為了當時正造訪維也納的布利吉陶爾(George Bridgetower)而作。布利吉陶爾以詮釋維奧第(Giovanni Viotti)作品而聞名。貝多芬在一本草稿簿中描述此曲“以極複協奏曲(concertante)風格所創作的曲子,近乎一首協奏曲”,此曲龐大的規模與高超的小提琴技巧,都印證了這段描述。

第一樂章慢板在引人注目的態勢下緩緩展開:小提琴奏出如讚美詩般和諧的雙音。整個樂章的主體由急速的快板組成,由a小調的斷奏展開。當小提琴開始拉奏出寧靜祥和的第二主題時,將全曲轉為小調型態,情境豁然開朗。F大調行板樂章長達十五分鍾,充滿狂熱欣喜的美。悠長的主題把溫文嫻雅的曲風表現至最高點,點綴在隨後的四個變奏中,充分流露貝多芬在抒情曲風的功力深度,終樂章激烈的塔蘭泰拉舞曲則把全曲帶進一泄千裏的戲劇性之中。

布利吉陶爾1803年5月24日在維也納首演這首奏鳴曲,並由貝多芬伴奏。但是首演效果不佳,之後被評論家說 “過度矯柔造作”。兩人後來因為一名女子而決裂,使得貝多芬將作品改獻給法國小提琴家克魯采(Rodolphe Kreutzer),可惜拘泥於古典派的成見,克魯采未能認清這部創作在藝術革新上的作用,據說後來他竟一生都沒有演奏過這步作品。但根據柏遼茲的說法,克魯采認為此曲“其差無比”,更對貝多芬題獻一事絕口不提。怪不得後來維俄當說克魯采:“倒黴的家夥,身為這樣的大藝術家,對這部神聖的作品怎麽會抱這樣的態度?!他多麽應該跪著從巴黎一直爬到維也納去報答那位神靈的恩情,然後就此死去!!”

貝多芬曾為此曲作標記為“鋼琴與小提琴以協奏曲風合奏的奏鳴曲”。曲中鋼琴與小提琴雄辯滔滔,曲風汪洋恣肆,是十首小提琴奏鳴曲中的頂峰。

以上資料來自網絡。由於上傳空間限製,音質隻能將就了。下載鏈接保留2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