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四: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本帖於 2006-08-16 15:25:3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書童 編輯

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1877年,勃拉姆斯聽了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的演奏後,深受感染和鼓舞,萌生了創作小提琴協奏曲的想法,但到了第二年才動筆。勃拉姆斯在獨奏小提琴部分的寫作上非常慎重,從演奏技巧方麵請教了他的摯友--匈牙利裔小提琴大師約阿希姆,後者還標定了弓法和指法,並編寫了華彩樂段。1879年1月在萊比錫首演時是由約阿希姆擔任獨奏,作曲家親自指揮。在當今出版的樂譜上,我們仍能看到"獻給約瑟·約阿希姆"的題款。這張CD所選用的華彩樂段就是約阿希姆所編寫的。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愧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不論技巧曲風都足堪與貝多芬等齊名。有人說如果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是男性, 孟德爾頌的是女性。 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 樂評家說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 表麵平靜骨子裏卻充滿風暴。 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呢? 相信大家都聽得出來, 第一三樂章雄勁粗獷熱情豪放, 巨人登場架式英雄縱橫性格, 有別於貝多芬的內斂。 這也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特別雄偉壯麗的原因之一。 可與其第一號交響曲互相媲美彼此呼應。不過問題好像也是出在這裏? 好幾位歐美日本樂評家認為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成熟度構思深奧曲趣深邃, 幾乎是完美珍品, 為他曲所不易見, 但唯一的瑕疵也正由於它交響曲個性。該樂曲具有濃厚的田園牧歌風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調,那種安詳與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覺,正是勃拉姆斯所獨具的特色。在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結合起來,並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膽創新。



全曲共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曲開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與單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題,之後主奏小提奏以d小調熱情而華麗地登場;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題速度減慢,充滿牧歌風格;接下來的是美妙的發展及變奏,使整個樂章從頭至尾都具有濃重的匈牙利民間音樂特征。



第二樂章
慢板,F大調,2/4拍子,三段體。 首先由管樂器緩慢地開始,之後由雙簧管奏出徐緩優美的田園風格旋律,稍稍帶有一絲荒涼的感覺,這無疑是整個樂章中最動人之所在。



第三樂章
活潑而不太快的,遊戲似的快板,D大調,2/4拍子,不規則的回旋奏鳴曲形式。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創造性的樂章。旋律輕快活潑,抒情優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氣勢。



所有跟帖: 

俺喜歡的小提琴協奏曲之順序:貝,柴,門,勃:))多謝笑臉!! -nes- 給 n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06 postreply 08:04:52

回複:俺喜歡的小提琴協奏曲之順序:貝,柴,門,勃:))多謝笑臉!! -琴聲- 給 琴聲 發送悄悄話 (32 bytes) () 08/16/2006 postreply 18:18:58

笑臉nes二安!俺先忙忙忙去了。 -書童- 給 書童 發送悄悄話 書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06 postreply 15:18:26

謝謝!還有賞析,太好了 -冰玫- 給 冰玫 發送悄悄話 冰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06 postreply 17:58:05

同感! -無智- 給 無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7/2006 postreply 00:14: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