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欣賞】沃恩•威廉斯 雲雀高飛---答謝好友肖蕭的送行帖



沃恩•威廉斯:雲雀高飛

The Lark Ascending


沃恩•威廉斯:雲雀高飛

The Lark Ascending

Composer: Ralph Vaughan Williams

Orchestra: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rimary Soloist: Hilary Hahn, violin

Conductor: Sir Colin Davis

Ralph Vaughan Williams, OM (October 12, 1872 – August 26, 1958) was an influential British composer. He was a student at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and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and served as a lieutenant in World War I. He wrote nine symphonies between 1910 and 1958 as well as numerous other works including chamber music, opera, choral music and film scores. He was also a collector of British folk music and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English Folk Dance and Song Society (EFDSS). The Society's Vaughan Williams Memorial Library is named for him.

The Lark Ascending is an immensely popular musical piece featuring a prominent solo violin part, written by the famous British composer Ralph Vaughan Williams in 1914. It is intended to convey the lyrical and almost eternally English beauty of the scene in which a skylark rises into the heavens above some sunny down and attains such height that it becomes barely visible to those on the ground below. The First World War halted composition, but the work was revised in 1920 and it was premiered under conductor Adrian Boult in 1921. It was dedicated to Marie Hall who gave the first performance with piano.

The musical work was inspired by George Meredith's 112 line poem of the same name about the skylark.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mposition for the Chinese Erh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a violin with two strings, shares very close similarities to Williams's "The Lark Ascending" that it suggests a direct connection. The Chinese song title translates loosely as "The Nightingale Sings at Midnight." Because Williams's piece is, at its core, unlike his other compositions, yet similar to the specific Chinese work, which itself fits in Chinese musical traditions and time signatures, suggests the Chinese work as the original source. This is, however, an undocumented tentative connection.

"The Lark Ascending" is the acknowledged direct inspiration for "Larks' Tongues in Aspic" by King Crimson (1973) an inspired brash rock-n-roll twist on Williams's lyricism. The piece was also used as the main theme for the 1987 Australian film The Year My Voice Broke, starring Noah Taylor and Loene Carmen.


特別感謝以下跟貼朋友們的祝願!三周後再見!

• 謹以本帖為即將回國的好友KSF兄送行。預祝一路平安! -肖蕭- ♂ (0 bytes) (6 reads) 8/9/06

• 小虎隊 祝你一路順風 -林貝卡- ♀ (718 bytes) (24 reads) 8/9/06

• KSF要回國?工作還是臨時的?問肖蕭好,每次都被你感動的... -書童- ♂ (0 bytes) (4 reads) 8/9/06

• 梅梅來給肖蕭封個(皇帝)貼~~ -*梅梅*- ♀ (0 bytes) (3 reads) 8/9/06

• 每次都被你感動的。。。(ZT)問肖蕭好,也想知道KSF還會來嗎? -微笑的魚- ♀ (185 bytes) (18 reads) 8/9/06

• 問候微笑的魚 -林貝卡- ♀ (161 bytes) (11 reads) 8/9/06

• 問候Rebecca! -微笑的魚- ♀ (0 bytes) (1 reads) 8/9/06

• 好! 並祝 KSF 一路平安! -sweetlife- ♂ (0 bytes) (1 reads) 8/9/06

• 肖蕭出手,必定重拳! -肖蔚為- ♀ (0 bytes) (4 reads) 8/9/06

• 在恰當不過了,讀完貼後再聽音樂。問候樓上各位早上好。 -johnz002- ♂ (0 bytes) (1 reads) 8/9/06

• 肖蕭,看見你的帖好震撼,音樂和音樂知識都是精品!謝謝你! -lili~- ♀ (26 bytes) (0 reads) 8/9/06

• 喜見好友肖兄的精品!驚喜+激動!謝肖兄和朋友們的祝願! -ksf- ♂ (21 bytes) (1 reads) 8/9/06

• 休假快樂。 -林貝卡- ♀ (0 bytes) (0 reads) 8/9/06

【介紹完美主義者---希拉莉-漢 (Hilary Hahn)】

  希拉莉•漢(Hilary Hann)總是有點神出鬼沒。雖然她花費大量時間出現在世界各大音樂之都,但她也有深居簡出的時候:這裏說的是在費城郊區Bustleton,Paul' Run社區的上等人都在聆聽她第一次公開演奏巴赫第一小提琴奏鳴曲。大廳的音效像Quaker Oatmeal音箱一樣,而她演奏勃拉姆斯和莫紮特時,擔任鋼琴伴奏的是一架走音的兒童鋼琴,聽眾們在樂章間給她獻花。一位紳士窮追不舍追問她的婚姻狀況,讓人很不舒服,這時候漢才不得不躲到更衣室(一個很好的體力恢複場所)。她甚至不知道做這一切有沒有報酬——畢竟,是她自願來的。

  要是20歲的漢隻在極少數幾個國際音樂都會演出——她去過許多地方——那樣對她太閉塞了。她喜歡變化:幾個星期之前,她第一次演奏了埃爾加小提琴協奏曲,合作者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巴爾的摩分校的社區樂團。漢喜歡和社區樂團合作的那種“什麽事都可以發生”的感覺,喜歡那些出於熱愛而不是金錢而演出的同行。而對於無法親臨她的演奏會的音樂愛好者來講,她走近了他們身邊。這並不是因為她心好。通過過去兩年我對她進行的三次深度訪談,我對她性格的最突出的概括就是:“我隻想要平凡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

  對於這位在校時連跳數級,在多數少年剛剛取得駕照的年紀就拿下了與SONY公司的簽約合同的人,甘於平凡是必須努力才能實現的。但是她正在努力創造自己的心中的平凡。盡管她在科蒂斯音樂學院獲得了學士學位,她還是住在離學校一街之隔的地方,這樣可以很容易拜訪朋友,以及一個鋼琴三重奏團,她向他們學習室內樂。在各地行走的時候,她躲過當地富麗堂皇的餐館和商店。她也沒有結婚生子的計劃,或者說把她那把1864年的Vuillaume換成一把斯特拉底。她正好是自己希望的那種人。她惟一的不滿就是這種流動的生活讓她無法養條小狗。這也是為什麽她的網站hilaryhahn.com——詳細記錄她的旅行生活——上麵粘貼了她一路上遇見的許多狗的照片。   “如果我是搖滾歌星肯定更難辦,”她有天下午在費城跟我講。“不管你在古典音樂方麵取得多大成就——還是可以在大街上走著。視野是無邊無際的。你可以盡情發揮才能,而生活依然那樣美好。可以認識許多有趣的人,但是數量仍然有限,以至於過不多久,你就會一再跟他們見麵。”

  從許多方麵來講,除了她的實用主義,在她纖細、芭蕾舞演員般的身材後麵,隱藏著一種幾乎有些怪異的力量和智慧,來自與年輕人的敏銳,加上長遠的目光,這是漢的特點。這也能表明她的家庭觀。她是獨生女。她的職業意味著早年必須在兩地奔波:巴爾的摩和費城。巴爾的摩是她出生以及父母居住的地方。她10歲進入科蒂斯音樂學院,這樣感性父親心甘情願放下自己的職業發展,安心照顧她的職業前途。在科蒂斯音樂學院奢華的、木雕壁板裏麵,漢絲毫沒有經受其他音樂學院裏的激烈競爭。科蒂斯依舊是一個大家庭——她出於本能地把這種感覺帶到了任何所到之處。

  例如,為什麽她要在演出後用一個小時在大廳裏給唱片簽名?她說:“為什麽我不能?演出後跟人見麵很好。看看她們從哪裏來的,是不是本地人,是不是第一次參加音樂會,很有趣。這是世界的一個交叉口。讓我有計劃跟平常無法相遇、但卻是演出重要組成部分的人們相互交流。”

  她是一位高明的聽眾,顯然她一直都是。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麽她沒有遭到神童隕落的慣常命運——情感危機、飲食失調、離家出走。她得到音樂節最好的職業建議,並且接受了。在藝術方麵,她有著紮實的功底。雖然她委托索尼古典的同門藝術家埃德加•梅耶爾創作一部新的小提琴協奏曲,似乎有點“紅娘牽線”的味道,但她堅決否認這種說法。他們幾年前與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一起演出勃蘭登堡協奏曲(他演奏低音提琴)。

  新近與她合作室內樂的搭檔是加裏克•奧爾森——他們將一起巡回演出並錄製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他們的合作基礎更加簡單。她回憶說:“我在決定第四張專輯要錄製什麽——我想是室內樂——但是不知道是那種,要和誰合作。我正好坐在車裏,聽一場演出——驚人的清晰,樂句無比完美,非常有說服力。我們停下車,怕走出這個波段,隻要演出結束。播音員說此人就是加瑞克•奧爾森。我聽到許多人讚美他,我知道他幾個星期後到費城,於是讓我的經紀人跟他聯係。我們在一起練習了一些巴赫、貝多芬、莫紮特和門德爾鬆的作品,又交談了兩個小時。最後,他說:‘我們應該花幾年的時間一起演奏,隻要我們能抽出時間。”

  在奧爾森口中,事情似乎沒這麽簡單。如果他們要演奏勃拉姆斯奏鳴曲,他希望能夠在速度記號上與她達成一致,這是大多數小提琴家忽略的。G大調奏鳴曲需要在第一樂章發展部放慢速度,而不是像通常那樣加快速度。他也確信她同意了,因為要她改變主意並不容易。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有達到完全一致。奧爾森印象深刻。“她的嚴肅認真、演奏的完美無暇和內容的純淨,讓我折服。非常緊湊,對不對?燭火沒有因為周圍環境而閃爍不定。她知道從長遠看什麽是對她有利的。我提出樂句的建議,她從一開始就非常認真思考。她仔細想過,然後研究怎樣實現。她絕不認輸。”

  作曲家埃德加•梅耶爾也這樣說。他的小提琴頗有幾分平民色彩,讓漢第一次進入到本土音樂領域。雖然漢喜歡流行音樂(她喜歡Muddy Waters等布魯斯藝術家),但是她演繹的平民音樂和她演奏的其他音樂一樣,帶有貴族色彩。梅耶爾說:“她用自己的方式演奏……我不能說我妒忌。她抓住了音樂的精髓。我無法想象還有比這更好的演繹。她的節奏棒極了。和我合作過的所有人一樣棒。”

  他接著說,她對這首曲子的準備非常完備,在世界首演的時候,她的演奏讓人感覺她已經演奏過20遍。對這種權威性有一個很討巧的解釋:漢的歲數應該按照狗的年齡來算,這樣她現在其實已經有140多歲了。或許這種理論真有些道理,因為她的職業訓練使得她能夠接觸到上個世紀甚至更早的演奏風格。科蒂斯音樂學院是許多老年大師的歸宿:小提琴演奏家西蒙•古德堡(Szymon Goldberg),他從30年代以來的室內樂錄音被認為是最好的;鋼琴家米耶奇斯拉夫•霍爾紹夫斯基,他直到100歲還在演奏。漢的啟蒙老師是雅沙•布羅茨基(Jascha Brodsky),是尤金•伊薩伊最後一位在世學生,也是科蒂斯弦樂四重奏的領袖,這個樂團在westminster錄製的LP廣受愛樂者追捧。這位老大師直到89歲去世之前一直在教漢,他沒有像別的老師那樣,阻止她聽其他人的錄音,而她也傾心於老師非常熟悉的人的錄音——海菲茨、米沙•埃爾曼、克萊斯勒、米爾斯坦、埃弗勒姆•津巴雷(Efrem Zimbalist)。雖然出於個人性情,她不可能抄襲別人的演繹思想,但指法中有時候帶有那種風格痕跡。布羅茨基(漢總稱呼他布羅茨基先生)或許可以欣賞,但絕對不讚成。漢回憶有一次他說:“‘哦,甜心,不行!你不能在現在還這麽演奏。’他不是教學生成為老一代那樣的演奏家,但他的演奏中的確有那種風格。他知道時代已經變了,但是他所傳授的是混合了他的學識和當今潮流的知識。”

  傳統似乎對她有很大的影響。早期有著讓人不安的沉默。但現在不同了。漢是一位腳踩19世紀,身在21世紀的自信、情感豐富的小提琴家。她演奏的埃爾加就是證明。錄音中最大的遺憾就是作品題獻給克萊斯勒,但卻沒有他的錄音傳世。漢的演奏獲得殊榮,就在於重點的低音弦樂段落,那顯然是為了展現克萊斯勒恬美、中提琴般的音色。漢也表現出這種特點,而且還有克萊斯勒沒有掌握的細致技巧。

  “我知道克萊斯勒一直影響了作品的演變。我如此演奏是站得住的。我成長過程中聽過許多克萊斯勒……我的耳旁一直都有點他的聲音。”

  的確。在她演奏的勃拉姆斯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中,我們會突然聽到那種中提琴般的低音,即便是家鄉糟糕的音響條件下仍然如此。但是談到她的藝術師承關係,她有些不喜歡提及演奏中的這種、那種因素。“那就像談論民族。有些共同的特征,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那是演奏者以及他選擇何種老師的問題。我不知道老師還是學生起決定作用。布羅茨基先生教學生都用不同的方法。沒有統一的程式。而他學生的演奏也千差萬別。”

  在漢成長中,有一個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她的小提琴,她發誓是與這把琴共同成長的。“我已經七年時間裏隻用一把琴。因此對這把琴了如指掌。我喜歡並擁有這把琴。這意味著可以依賴它,而不擔心被拿走。必須了解琴的特性。但也需要改進演奏方法。在過去七年裏,這把琴已經變了。我知道用它可以演奏什麽。”她演奏的時候,小提琴並不是身體的延伸,而是身體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親密的關係,也是她最重要的關係。她若有所思地說:“有些人跟樂器在一起的時間比父母還多。”“我不練習的時候,這把琴也在我的視線中。我總是帶著它。我不想隨便把它放在一個地方。有點像帶著一個孩子。我的公寓裏有這麽一個孩子。”一位小提琴妹妹?

  “不,我已經很久沒這樣了!”她大笑說,“但如果有人在身邊我肯定感覺更好一些。

”   希拉莉•漢談《小提琴的藝術》

  你是怎樣開始拍攝《小提琴的藝術》這部紀錄片的,為什麽?

  希拉莉:我在歐洲巡演的時候,一天,法國紀錄片導演布魯諾•蒙塞岡送給我一盤四小時的錄像帶,是關於小提琴家的。他很早就知道我對小提琴家感興趣,他非常知道,我看到小提琴大師演奏的樣子該是多麽興奮。後來,我們在柏林一家沒人的酒吧,進行了一次訪談,內容就是關於我看完之後的感想,訪談進行了錄像。他把這次訪談(和其他幾次談話)做成了紀錄片《小提琴的藝術》,中間穿插了他拍攝的偉大演奏的影片。看到最後的成果,我非常吃驚。——聽上去我那麽興奮,我都忍不住嘲笑自己。

  在學習小提琴的時候,你是否從很早開始就聽過那些小提琴的錄音?

  希拉莉:聽過。我曾經聽著米爾斯坦演奏門德爾鬆的協奏曲入睡。我非常喜歡埃爾曼——不僅是小作品,還有協奏曲——海菲茨總是那麽讓人著迷。格魯米歐演奏亨德爾六部奏鳴曲的磁帶都被我聽壞了。我十歲就拜師的雅沙•布羅茨基,曾經跟伊薩伊和金巴裏斯特學習過,他經常給我講他們和其他同時代人的故事。我通過照片了解每個人的相貌,通過錄音知道他們演奏的聲音。但我心裏並不知道他們怎樣行動,怎樣演奏。

  有沒有哪位20世紀小提琴家對你有特殊影響,或說你最崇拜誰的演奏?   希拉莉:兩位老師對我的影響最大——我五歲到十歲的老師克拉克•伯科維奇,十歲到十七歲的雅沙•布羅茨基老師。兩位都是非常嚴厲的老師,但非常和藹,是高超的小提琴音樂家,有各自的風格和品味,絕不允許走技術捷徑。在他們的指導下成長,我感到非常幸運。

  影片中是否遺漏了應該提到的演奏家?

  布魯諾四處搜查演奏家的檔案影片,我確信,如果遺漏了哪位演奏家,那也是因為找不到影片。他是在一艘船上發現克萊斯勒的膠片,伊薩伊的膠片。他甚至找到一些無聲的演奏片段。當然,我希望多看到一些。或許揚•庫貝利克(出現在影像中)太早了。但他肯定也對這部影片感興趣,就像奧塔卡爾•塞維契克另一名學生埃瑞克•莫裏尼那樣。我很高興科蒂斯弦樂四重奏和約胡姆出現在影片中。當然還有許多其他人。可是最讓人驚訝的是布魯諾找到如此眾多人物的資料。

  怎麽看待檔案資料在影片中的作用,對年輕藝術家有什麽價值?

  希拉莉:它讓年輕演奏家——在此方麵,老演奏家也一樣——有機會看到,他們是這個悠久而豐富的小提琴演奏家傳統的一部分,他們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他們的演奏都很感人。對那些勤奮的人來講,這是學習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寶藏。每個流派、每種類型、每種可能的握琴方式和弓法都可以找到。

  影片創作者抓住了一個事實,一些神童的職業生涯因為星途平坦而一閃即逝。這是否是像你一樣的當代藝術家關注的一個重點,你們從很小開始就在聚光燈下廣受矚目?你怎樣克服當眾演奏的困難?

  希拉莉:其實,(影片中)每位演奏家童年都早熟,經過成長和發展,成為大師演奏家。其中一些人是神童,一些不是。就像後來有些人家喻戶曉,有些人名聲不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都從很早開始。除此別無其他規則。就我而言,我得到的建議是遵從直覺,避開神童的途徑,留在學校,繼續以自己的速度成長。我就是這樣做的。每周跟隨布羅德斯基先生上兩次課,學習文科課程、和朋友們一起演奏室內樂、每年增加新的演出。直到我準備好後,我才開始錄音。我慢慢學會旅行,我學會做長期打算。到我進入公眾視野的時候,我已經習慣了。

像伊薩伊、埃內斯庫、克萊斯勒等小提琴家,同時也是傑出的作曲家、指揮家。是否應當提倡當代小提琴家在古典音樂的其他領域作出成績?對於作曲、指揮或者演奏其他類型音樂,你是否感興趣?

  希拉莉:現在也有一些小提琴家作曲,但多數是爵士、布魯斯或鄉村音樂演奏家,他們的成長需要即興創作。對我來說,我學過對位、和聲理論、音樂曆史、作曲基礎,就像其他人文學科一樣。我甚至還參加了一門指揮課程。但在所有課程中,我總是更喜歡演奏。但不是每個人都如此。我有些學小提琴演奏的朋友轉學指揮,還有一個轉學作曲。當然,我對埃德加•梅耶爾這樣的音樂家無比崇敬,這位偉大的低音提琴演奏家也是一位高超的作曲家。可是對我來說,在我現在的生活階段,生活在音樂中就已經足夠了。

  身為小提琴家,哪個方麵給你最大的愉悅,那些方麵最困難?

  希拉莉:當我躊躇滿誌在舞台上,和其他音樂家一起為熱情的聽眾演奏的時候,我感到無比滿足,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是這樣。當然,這種滿足取決於事先進行了很好的準備,但能夠用音樂和他人溝通,我感到非常榮幸。最困難的就是獨奏家很難有足夠的睡眠。

  (根據2001年12月PBS對希拉莉•漢的訪談整理。)   希拉莉•漢年表

  1979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萊克星頓。

  1983年三歲時移居巴爾的摩,四歲生日前一個月在當地兒童培訓中心小提琴程。

  1985年五歲時,跟隨克拉拉•伯科維奇開始長達五年的小提琴學習。伯科維奇是敖德薩人,曾經在列寧格勒音樂天才學習教課25年,後移居巴爾的摩。

  1990年二月在巴爾的摩的雷金音樂廳舉行第一次整場獨奏音樂會。十歲進入費城的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83歲的雅沙•布羅斯基。布羅斯基先生是尤金•伊薩伊最後一位在世的學生。第一次在電台露麵,參加費城WFLN-FM古典節目。

  1991年十一歲第一次與職業樂團合作,得到第一把成人小提琴。十二月第一次與大樂隊合作,與巴爾的摩交響樂團一同演出。第一次接受電視采訪。

  1992年開始在科蒂斯音樂學院的全日製本科學習,學習音樂、人文科學和外語。

  1993年與費城樂團首次合作演出。與匈牙利布達佩斯節日樂團合作,進行歐洲首次演出。在法國Sully-sur-Loire音樂節進行了歐洲室內樂首演。巧遇讓•巴蒂斯特•維堯姆1864年製造的小提琴,十分喜愛,很快買下。

  1994與美國其他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包括克裏夫蘭、紐約愛樂和匹茨堡交響樂團。

  1995年15歲,在德國慕尼黑首次演出。由洛林•馬澤爾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並進行電視轉播。此後三年專門與馬澤爾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巡演歐洲。首次在夏季參加美國威蒙特舉行的萬寶路音樂節,學習並演奏室內樂。

  1996年第一次錄製巴赫奏鳴曲和帕蒂塔,獲得Diapason d'Or獎。與費城樂團首次在卡耐基大廳演出。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柏林愛樂大廳首演。在紐約與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演奏巴赫六部勃蘭登堡協奏曲。

  1997年恩師布羅茨基先生以89歲高齡去世,其時希拉裏在加利福尼亞巡演。10月在巴黎首演。

  1998年1月在巴黎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由雅諾維茨指揮法國廣播愛樂樂團。與戴維•金曼指揮的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和伯恩斯坦小夜曲,獲得格來美提名,並獲Diapason d'Or大獎。數月後,又獲得Echo古典大獎。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到維也納、倫敦、蘇黎世等地巡演。

  1999年從科蒂斯音樂學院畢業獲學生學位。首次與柏林愛樂、洛杉磯愛樂、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到澳大利亞進行五個星期的巡演。演出並錄製埃德加•梅耶爾為她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

  2000年1999年錄製的巴伯和梅耶爾協奏曲唱片獲得德國音樂評論大獎和戛納古典大獎。首次出現在BBC逍遙音樂會,最後一晚出現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大廳。與柏林愛樂巡演日本。首次應邀與倫敦愛樂合作演出。

  2001年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合作在北美巡演。秋季到世界各地巡演。首次與香港愛樂、法國國家樂團合作演出。

  2002年與DG簽定專屬合約,首次在DG錄製唱片,曲目是巴赫四部協奏曲,與傑弗裏•卡翰指揮的洛杉磯室內樂團合作。首次在卡耐基大廳和維也納愛樂廳進行獨奏音樂會。到世界各地巡演。勃拉姆斯和斯特拉文斯基唱片獲得Monde de la musique's Choc Award。

2003年與洛杉磯愛樂、波士頓交響樂團等進行北美巡演。與舊金山交響樂團進行四個星期的歐洲巡演。此外,在裏斯本和巴塞羅那首演,並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和丹麥國家交響樂團。巴赫協奏曲八月發行。她在DG的第二張唱片將在倫敦錄製。曲目是埃爾加的小提琴協奏曲和沃恩•威廉斯《雲雀高飛》,由科林•戴維斯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戴維•帕特裏克•斯蒂恩斯/容惠譯




<8pt>









所有跟帖: 

也特別感謝跟貼朋友們(見內)的祝願!!三周後再見! -KSF- 給 KSF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02:29:05

KSF,休假快樂!謝謝你! -微笑的魚- 給 微笑的魚 發送悄悄話 (8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03:11:48

ksf一切順利! -shutong- 給 shuto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06:23:42

假期愉快! ^_^ -fairplay!- 給 fairpla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07:46:35

我去看看肖蕭的送行帖先. -磨坊小劄- 給 磨坊小劄 發送悄悄話 磨坊小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09:25:35

KSF一路歌聲一路愉快! -frog-- 給 fr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13:05:52

ksf 願一路有歌相伴. 我們還等你把Love Songs進行到底呢. -lli_go- 給 lli_go 發送悄悄話 lli_g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13:51:49

再一次地感動!奏響惜別曲,再祝KSF兄一路平安!TAKE CARE 朋友! -肖蕭- 給 肖蕭 發送悄悄話 肖蕭 的博客首頁 (251 bytes) () 08/12/2006 postreply 17:32:02

回複:再一次地感動!奏響惜別曲,再祝KSF兄一路平安!TAKE CARE 朋 -007007- 給 007007 發送悄悄話 (198 bytes) () 08/13/2006 postreply 19:39:12

回複:回複:再一次地感動!奏響惜別曲,再祝KSF兄一路平安!TAKE CA -007007- 給 007007 發送悄悄話 (612 bytes) () 08/13/2006 postreply 19:44:20

回複:【古典欣賞】沃恩&#8226;威廉斯 雲雀高飛---答謝好友肖蕭的送 -ksf- 給 ksf 發送悄悄話 ksf 的博客首頁 (3650 bytes) () 10/26/2006 postreply 20:40:08

【Saint-Saens &#8226; Gounod &#8226; Chopin】Violin &#8226;Litt -KSF- 給 KSF 發送悄悄話 KS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06 postreply 20:42: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