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簫是我們祖先的專利,剛剛看到了排簫的故事

來源: yykd全笑了 2006-06-11 19:17:5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82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ykd全笑了 ] 在 2006-06-12 20:54:2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人類古老的器樂文明,無論任何地域的民族,隻要他們擁有音樂,我們就會在他們的音樂文化足跡中發現排簫的身影。在印度、埃及、中國文獻中對排簫的文字描述,使得排簫清晰的呈現於我們的視野。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的《聖經·新約》,更使排簫的誕生披上了浪漫的愛情神話色彩,排簫因此成了田園詩人筆下寄托愛情的象征了。

   排簫在各民族的節日、婚禮、公眾集會、圖騰祭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失落的印地安文明中,排簫被用於激勵武士投身於部足之間的戰爭。羅馬的排簫演奏者已有了自身的行業協會,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大型的節日慶典和私人的聚會與葬禮中。

  世界各地的排簫,形製很多。最常見的是,將多支由長漸短的管,自左至右依次排列,上端平齊下端傾斜,成排固定在一起。吹奏時雙手左右執持,長管(低音)在左,短管(高音)在右。

  排簫管吹口一般是敞開的圓孔,也有少數是像簫那樣上端封閉的口緣側邊開圓、方或三角形小孔。管數由3至30多支角度、高度、力度的調整變化,可改變音高、音色、音量;吹時晃動樂器,可發顫音;左右快速移動可吹出華麗的音階式經過句。排簫管上一般無指,但罕見的也有一個按住時降半音的指孔。排簫管下端封閉的為閉管(中國古代稱“底簫),下端開放的為開管(中國古代稱“洞簫”)。同樣長度的閉管比開管發音低八度。有的雙排排簫,一排是閉管,另一排是開管。排簫音色圓潤柔美,有寧靜的田園色彩。
大洋洲排簫
  大洋洲的有些島民有排簫,也是不太普及,巴而亞新幾內亞卑斯麥群島中的新愛爾蘭島民,有閉管竹製排簫,稱考爾(kaur);也有開管排簫,稱西西(sisi)。西南太平洋瓦努阿圖(原稱新赫布裏底)的萊帕群島,有6或7支竹管的排簫,稱布威巴拉巴拉(bwibalabala);還有一種稱佩帕瓦(purpava)的排簫。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島民有一種雙排管排簫,一排為管,另一排為開管。澳大利亞的坎帕尼亞地區有稱菲斯托拉(fistula)的排簫,與意大利倫巴第地區的排簫名稱相同。索羅門群島島民許多人都會自製排簫。(圖3)

非洲排簫
  非洲排簫分布地區不多,其中以埃及的排簫曆史悠久,較為完善。據記載,古埃及有兩種排簫分別叫薩伊特(sa-it),和威紮伊(wezai),形製不詳;現代埃及排簫稱薩·法·菲爾(sa fa fir),有24支管。埃及排簫與阿拉伯、波斯、土耳其有淵源關係。如埃及的舒艾比亞(shu'aibiya)和伊斯蘭的穆西誇爾(musiqal)相似。

  黑非洲的約姆貝和下剛果,有一些奇特和多種形製的排簫。稱馬克旺加(makwanga)、克旺加(kwanga)和馬方達(mavonda)的排簫,有4支吹口成斜角的閉管,用酒椰纖維分別紮成兩對,長管代表男性,短管代表女性。也有同名的排簫,是6支和8支管分別紮在筏排狀,6支管的長度為18~30厘米;8支管的長度為11~18厘米。烏幹達索加人的排簫稱活布萊雷(obulere)。管數有8至13支不等(沒有11支的),為閉管,用竹或其他材料製作,紮成筏排狀。常以6支排簫分成3對,與一隻鼓合奏。南非佩迪人有一種不定音的奇特的閉管排簫,竟是用豪豬尾做的。

歐洲排簫
  歐洲排簫,古代曾是分布很廣的民間樂器,近代僅在個別國家和地區有吹奏者。英語通稱此樂器為“潘排簫”(panpipes),希臘神話傳說為牧神“潘”(pan)所創,潘神下半身為羊身,上半身為頭上長一對羊角的人身。他遇到山林水澤女神緒任克斯(syrinx),便愛上了她。女神見他就逃跑,被保護神把她隱入水中變成蘆葦。潘神無奈,便用蘆葦做成排簫吹奏自慰(圖4)。希臘即稱排簫為緒任克斯。古希臘有3到13支的排簫,通常 為7支。古羅馬人把排簫傳往各地。排簫自古希臘和後來歐洲各地普遍為放牧人所用。

  要說起源,那要遠遠早於有希臘神話之時。烏克蘭曾出土公元前約2000年的排簫實物。法國曾發現具有法國-古羅馬特征的木、陶和青銅排簫。現在,主要在羅馬尼亞,其次是匈牙利,尚能見到用於藝術演奏的排簫,其他僅在一些偏僻的山區牧場,偶爾能聽到排簫聲。如比利牛斯山區的西奧萊特克裏斯替道(sioulet cristidou);意大利倫巴第地區的非斯托拉潘尼(fistula pani);斯洛文尼亞的特爾斯坦克(trstenke)和科斯托馬耶(costomaje)等。英國演木偶劇有時還用排簫。

  羅馬尼亞直保持用排簫奏樂的悠久曆史,並反排簫的演奏藝術提升到高超的水平,舉世聞名的代表作就是民間樂曲《雲雀》。著名的羅馬尼亞排簫稱耐伊(nai)(源自波斯nay),尚稱穆斯克爾(muscal)(與上述伊斯蘭的musqal有關),為閉管。約兩個世紀前僅有7或8支管,現在發展到23支管,整個排簫有點向外拱彎,一般定成D或G大調音階(圖5)。

  莫紮特的歌劇《魔笛》中也用了排簫,那是近乎玩具性的簡單排簫。歐洲兒童玩具樂器中,有用塑料製成的、吹口為哨嘴的小排簫。歐洲樂器史家認為排簫是管風琴的始祖。

美洲排簫
  美洲排簫集中在中、南美洲廣大地區,尤其是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一帶,主要流行在那裏的印第安人中,自古至今擁有形製多樣的排簫,經久不衰。上麵提到,至今調查到的世界上的排簫約近200種,多半就分布在中、南美洲。這在世界範圍是絕無僅有的。據考,早秘魯有起源於約在公元前200年排簫(圖6)。
拉美著名和流行的排簫,是危地馬拉基切印第安人的朗達多(rondador 西),有10支管;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也有同名的13管排簫。其次是流行於安第斯山區克丘亞印第安人也有這種樂器,稱阿塔拉(antara)竹製或陶質雙排管排簫;中美洲腦誇印第安人也有這種樂器,稱阿塔拉(atala);古代秘魯艾馬拉印第安人的這種排簫,形製較大,稱阿亞裏奇(ayarichi);艾馬拉印第安人還有一種小形安塔拉,有單排管也有雙排管,稱西科(sico)。

  南美還有一些曆史悠久較為特殊的排簫。據記載,這種排簫稱威艾拉-普胡拉(huayra-puhura),古時用蘆竹或中空的木、陶石或金屬製成。殘存的實物顯示,有兩排管,每排7支管,其中有一排是閉管,發音比另一排開管低八度;另一文物用整塊皂石(soap stone)製成,有8根管,其中4根管上各有一個側孔,按住側孔可使發音降低半音,因此一共可發12音。這種有指圮的排簫,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現在秘魯克丘亞印第安人使用的這種排簫,有兩排各8根管,持奏時前排為開管,後排為閉管,長管在右側,短管在左側。這也是很特別的。玻利維亞人有一種大得出奇的排簫,叫巴洪(bajon)(圖7)。

  又是世所罕見的,巴拉圭印第安人過去居然有用人骨做的排簫。那是在19世紀初,當地土著對西班牙人入侵和殘暴萌發刻骨仇恨,把殺死的西班牙人空腔骨做的排簫,用來祭奠神靈。
南美印第安人的排簫真是豐富多彩,限於篇幅不勝枚舉(圖8)。

  在查考排簫的過程中,不由萌生種種疑問,為什麽在中國和世界多數地區,排簫在曆史上會出現如此大的滄桑之變?為什麽唯獨在中、南美洲卻一直盛行不衰?說排簫這種樂器表現力不佳,那麽羅馬尼亞的《雲雀》又那麽美妙動聽?世界許多相隔遙遠的地區的排簫如此相似,但卻很難查到互相傳播交流的記載,難道都是土生土長的?

  對於這些疑問,找不到可資解答的可靠記載,隻能作一些推測。據中國古籍記載,古代排簫稱簫,那時還沒有帶指孔的簫,帶指孔的簫出現後,才將原稱簫的排簫改為排簫,以資區別。可見無指孔的排簫比有指孔出世要早,其它各洲也如此。有指孔和簫笛,吹奏起來比排簫省氣力、變音便捷、技法更多,從而表現力更豐富。同為邊棱音管樂器,音色上差異不大。可能是有指孔的笛簫逐漸取代了排簫。

  古代排簫分布於五大洲,有沒有相第流傳?都是土生土長自發產生的?那為什麽如上列舉,有些不同大洲之間的排簫竟如此神似?(圖9)美洲與其它洲遠隔重洋,古代有可能互相傳播嗎?也不能說完全無此可能。

  現在許多人類史學家都認為,美洲不是人類發源地,印第安人不是純粹土著民族,也是從亞洲遷移過去的,體質特征屬蒙古人種美洲分支,也有一些相似的文化,據考,是最早於15000年前(一說35000年前)通過白令海峽過去的。那時那裏有大陸架,從陸地即可從亞洲最東北部走向美洲阿拉斯加西端,據說是跟蹤追獵野獸過去的。後來大陸架消失,白令海峽東西兩岸僅距85公裏,20多年前有位美國婦女用不到3小時就遊泳過去了。海峽每年冰封期達半年上下;非冰封期劃船過去也不難。亞洲排簫起源要比南美早近兩千年,是否隨早期印第安人遷移帶過去的?這隻能說是一種無據的猜想,並無史實根據。世界上至今不乏神奇和解不開的謎團,這也並不稀奇。

載自《樂器》雜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