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音樂常識(2)

來源: 今生已矣 2006-03-30 08:04: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525 bytes)
當代世界十大管樂家


1.雅克·郎期洛(Jacques Lancelot)

  法國著名單簧管演奏家,1920年生於裏昂。少年時師承著名單簧管演奏家布拉西;1938年入巴黎音樂學院,隨培利耶爾學習,畢業後任拉慕魯管弦樂團、烏布拉都室內管弦樂團的獨奏者。1944年,和郎帕爾等人組成法國管樂五重奏團,廣泛地進行演奏。他現任裏昂音樂學院教授、巴黎音樂學院典試官以及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評審員。
  郎期洛演奏的單簧管音色十分透明、清澈,他所吹奏的莫紮特樂曲,堪稱為天下絕響。當記者采訪他時,他所談的幾乎全是有關練習的事。他認為音樂本身就是優美的,用不著借用任何文字去形容或解釋。或許由於這種觀念,他的演奏曲目範圍比較窄小。
  雅克·郎期洛灌製了許多唱片,代表性唱片是耶爾指揮的莫紮特《單簧管協奏曲》和與巴希特弦樂四重奏團合奏的莫紮特《單簧管五重奏》等。

  2.皮埃爾·畢耶洛(Pierre Pierlo)

  法國著名雙簧管演奏家,1921年生於巴黎。早年在西班牙巴倫西亞音樂學院學習,後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就任巴黎喜劇院管弦樂團團員。1949年,在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雙簧管項目的冠軍。從此開始活躍於雙簧管獨奏界,並和郎帕爾等人組成了法國管樂五重奏團,以及巴黎巴羅克合奏團等音樂團體。
  畢耶洛不但是一位演奏家,而且是頗具深度的音樂家。他的名字,早在單音錄音時代就已留在音樂愛好者的記憶中。他演奏的雙簧管音色頗有明麗、清澄,同時又具備名演奏家高超技巧的燦爛感覺。他演奏時節奏相當靈活,洋溢著生命的活力,旋律之中常常揉進精美的圓滑奏,充分地體現出歌唱性。畢耶洛不愧是一位完美的演奏家,他和郎帕爾合奏時更是天衣無縫。雙簧管這種樂器,或許各國由於演奏風格上的差異,而有著不同的音色,但正統派卻是在法國,而畢耶洛又是其中最正統的一位。
  畢耶洛灌製過許多唱片,不管取出那一張,都精彩無比。

  3.讓-皮埃爾·郎帕爾(Jean-pierre Rampal)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1922年生於馬賽。父親約瑟夫是有名的長笛家,郎帕爾自幼就接受父親的指導。他起初有誌於醫學,由於特別原因,最後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後以優等獎畢業。1947年在日內瓦國際比賽中獨占鼇頭,聲名遠揚,被聘為威西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後前往美國旅行演奏,博得一致讚賞。從1965年起開始任巴黎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在郎帕爾擔任巴黎音樂學院教授期間,仍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忙碌於演奏和錄音。像他這樣精力充沛、馬不停蹄的演奏家,實不多見。   優美動聽的音色,是對每一個器樂演奏家最根本的要求。在長笛演奏上,隻要一提起“美聲”,人們的腦際裏就會立即浮現出郎帕爾那光輝、高貴又美麗悅耳的笛聲。再加上他那驚人的吹奏技巧,溫馨而洗煉的表情,使人們聆聽後,無不有繞梁三日之感。
  郎帕爾除了長笛,還問津過指揮。此外,他在巴羅克音樂的研究方麵也留下了偉大功績,不少失傳作品都由他發掘了出來。他還著有《古代音樂中的長笛》一書。他所灌製的唱片種類極為豐富。

  4.奧瑞爾·尼柯烈(Aurele Nicolot)

  瑞士著名長笛演奏家,1926年生於瑞士奴夏特爾,先在蘇黎士音樂學院受教,師承傑奈,後又去巴黎音樂學院深造,接受莫伊茲的教導。從1945年起,先後擔任蘇黎士哈雷管弦樂團以及溫達都爾管弦樂團團員,此間,他參加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並獲得優勝,1950年後,他在柏林愛樂樂團擔任首席長笛。1953年起他在柏林音樂學院執教,同時活躍於獨奏舞台,很快博得聲譽,成為現代最偉大的長笛演奏家之一。
  尼柯烈把自己的整個心靈都投入吹奏之中。他的演奏曲目從巴羅克時代至現代作品幾乎無所不包,而且表演極為卓越。他對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深入的研究和恰當的理解,演奏時全神貫注,充滿信心,顯示出他頗為強烈的傾訴力。像尼柯烈這樣能使人確切地領受音樂魔力的演奏家是不多見的。
  他的代表性唱片,有巴赫的長笛奏鳴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二號組曲、以及維瓦爾第的長笛協奏曲等。

  5.羅達·柯賀(Lothar Lock)

  德國著名雙簧管演奏家,生於萊茵。初學牧笛,後改為雙簧管,14歲入艾森國立音樂學校,三年後,擔任巴登懷拉管弦樂團團員,後因德雷塞的邀請,就任弗賴堡管弦樂團首席雙簧管。兩年後,在布拉格的雙簧管音樂比賽中奪魁,1961年起活躍於獨奏舞台。
  柯賀演奏的雙簧管音質厚實、光輝,幾乎打破一般人對雙簧管的概念。在卡拉揚指揮的協奏曲唱片中,在最強奏的合奏下,他的聲音仍能像鶴立雞群般高鳴著,遇到最弱奏時,人們會被他那充滿微妙情韻的獨奏所迷住。難怪卡拉揚對他大加讚賞。
  他曾用雙簧管演奏過巴赫的長笛奏鳴曲,相當精彩。在雙簧管演奏家中,他可算是技藝超群的名手,隻是在獨奏時他的音樂略嫌沉重了一些。
  在他所錄製的唱片中,能夠充分發揮他的長處,並使聆賞者得以享受其華麗演奏技巧的,是他與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管弦樂團一起灌製的長笛協奏曲唱片,其中包括莫紮特和理查·施特勞斯等著名音樂家的作品。

  6.彼得-盧卡斯·葛拉夫(Peter-Lucas Graf)

  瑞士著名長笛演奏家,1929年生於蘇黎世,起先隨喬奈學習,後去巴黎音樂學院就讀,師承莫伊茲。1950年,繼離職的尼柯烈,就任柏林愛樂樂團長笛手,21歲時被聘為溫達杜爾市立管弦樂團團員,1953年在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中奪魁,自此,開始活躍於獨奏舞台。1958年又獲得倫敦哈利爾特·柯恩國際音樂節的巴布洛克獎。1960年,以指揮身份在魯哲倫歌劇院首次登台。
  葛拉夫和尼柯烈同樣出生於蘇黎世,也同樣出自喬奈和莫伊茲門下,他倆在20歲以前所走的道路幾乎相同,但在演奏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葛拉夫的演奏說服力很強,他一貫借用長笛去表現作品,而尼柯烈卻企圖超越長笛,去創作心中的音樂。這並不是優劣的問題,而是由於兩位演奏家各自具有不同的資賦。
  葛拉夫的演奏優美而精確,在那自然流瀉出的音樂裏,蕩漾著明澈的音樂魅力。他的唱片代表作是莫紮特的長笛協奏曲全集。

  7.莫裏斯·安德烈(Maurice Andre)

  法國著名小號演奏家,1933年生於法國南部阿雷斯。14歲時,莫利斯為了幫助家計曾充任礦工,後來在礦上的銅管樂隊裏吹奏小號。由於偶然的機會,他接受了專業教育,19歲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隨薩巴利克學習。1953年,安德烈參加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獨占鼇頭。此後有時在拉慕魯管弦樂團任職,有時也跟爵士樂團合奏。他取得的一切成就,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他是一位不畏艱難、力爭上遊的演奏家。
  安德烈是一位天生的音樂家,每次表演小號獨奏都是那樣的令人神往。他的技巧是出類拔萃的,那優美的圓滑音已達爐火純青之境。任何樂曲,一到他手裏,就會變得生動無比。他在演奏中巧妙地注入了自己的整個心靈,憑著他的“二度創造”,觀眾們感受到了音樂的樂趣。

  8.赫爾曼·鮑曼(Hermann Baumann)

  德國著名圓號演奏家,1934年生於漢堡。起初曾學習鋼琴和大提琴,後又一度迷戀於敲鼓。1955年進入漢堡音樂學院“改行”學習圓號。1961年成為斯圖加特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圓號手。1964年在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中奪魁。1967年辭去管弦樂團工作,專心致力於獨奏活動。
  他曾在李希特指揮的巴赫《b小調彌撒曲》中擔任獨奏。聽到他那精彩、圓滑而又熟練的吹奏,人們也許會覺得演奏圓號是如此輕鬆。事實上,圓號是一種演奏難度極大的銅管樂器。
  鮑曼吹奏時,似乎隻要輕巧的動動嘴,圓號就會隨心所欲地歌唱起來。即使是吹奏沒有按鍵的古式圓號,他也能毫無困難地達到這種境界。經他處理的任何樂句,音色都很圓潤、華美、明朗。由哈農庫爾特指揮的莫紮特《圓號協奏曲全集》,就是使用古式圓號演奏的。鮑曼曾灌錄了維瓦爾第和波凱裏尼等人的圓號協奏曲以及泰雷曼和貝多芬的作品。

  9.卡爾·萊斯特(Karl Leister)

  德國著名單簧管演奏家,1937年生於德國威赫姆斯哈勞,父親也是單簧管演奏家。15歲入柏林音樂學院就讀,在校期間已活躍於獨奏舞台。1957年,他成為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首席單簧管。他還多次在柏林、科隆和慕尼黑等地的音樂比賽中獲單簧管項大獎。
  在德、奧兩國的單簧管演奏家中,如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隻有萊斯特。他的音色保持了德國傳統音響特色,穩定而紮實,表情豐富,又懂得適當的節製。他演奏的單簧管音樂,每一細節都經過認真的處理。他演奏的慢板樂章或室內樂,能流露出扣人心弦的韻味。
  萊斯特曾把莫紮特和勃拉姆斯的主要樂曲灌成唱片。他的代表作是由庫貝利克利指揮的莫紮特單簧管協奏曲。

  10.海因茲·賀利嘉(Heinz Holliger)

  瑞士著名雙簧管演奏家,1939年生於瑞士根達爾。早年在貝倫音樂學院學習時,隨卡薩諾瓦學雙簧管,後又在巴黎師從畢耶洛。1959年在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中,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賀利嘉為雙簧管項第一名,接著又榮獲瑞士聯邦獎。1960年獲瑞士音樂家協會獎,次年又在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中奪魁。
  賀利嘉把雙簧管的表現範圍無窮擴大,使其變成現代樂器。他不僅是雙簧管演奏界的天才,更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年輕時灌錄的許多唱片,張張完美而精彩,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他曾表示:“大家覺得很麻煩的簧,事實上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創造音樂。”如果把此話中的“簧”改成雙簧管,那麽就很容易領悟到他對音樂的看法。對賀利嘉而言,音色或技巧的論述,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賀利嘉的唱片代表作,當首推理查·施特勞斯的雙簧管協奏曲。

當代世界十大指揮家



朱利尼(Carlo Maria Giulini,1914-)

  生於意大利南部的巴列塔,“二戰”後嶄露頭角,1946-1951年出任意大利廣播電台樂團總監,其間於1950年受到托斯卡尼尼的重視。1952年起在著名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擔任薩巴塔的副手,兩年後接班升任首席指揮,與當時最著名的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有過密切合作。1958年在柯文特花園歌劇院指揮威爾第《唐卡洛》,盛況空前,而1962年指揮愛樂樂團演出並錄音的《安魂曲》,更是令人叫絕??這兩種唱片都由EMI發行。此後朱利尼來到美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和洛杉磯愛樂樂團,並且客座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在DG錄製唱片。

  唱片選粹:
  ⊙ DG 445 502-2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洛杉磯愛樂樂團)
  ⊙ DG 427 345-2
  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413 153-2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芝加哥交響樂團)
  ⊙ DG415 288-2
  威爾第:弄臣(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410 503-2
  威爾第:法爾斯塔夫(洛杉磯愛樂樂團)
  ⊙ EMI CDS 7472578
  威爾第:安魂曲(愛樂樂團)



庫貝利克(Rafael Kubclik,1914-)

  生於捷克的比霍裏,其父揚?庫貝利克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928-1933年就學於布拉格音樂學院,次年即指揮捷克愛樂樂首次登台。此後至1936年他經常指揮樂團為父親演出其六首小提琴協奏曲的其他小提琴和樂隊曲伴奏1936-1939年任捷克愛樂樂團執行指揮,1942年升任藝術總監。1948年捷共接管政權時,庫貝利克正在英國參加愛丁堡音樂節,由此脫離捷克,次年赴美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1955年就任柯文特花園歌劇院音樂監督,1957-1958年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庫貝利克一生最重要的職位是1961-1979年間出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他的許多優秀唱片都是和這個樂團合作錄製的。

  唱片選粹:
  ⊙ DG 447 412-2
  德沃夏克:第八、九交響曲(柏林愛樂樂團)
  ⊙ DG 457 712-2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CBS M2YK 45680
  舒曼:第一、三交響曲(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DG429 183-2
  斯美塔那:我的祖國(波士頓交響樂團)



馬納裏(Sir Neville Marriner,1924-)

  生於英國林肯郡,幼年學小提琴,13歲就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該學院小提琴教授,並與著名管風琴家、羽管鍵琴家達爾特(Dart)組成二重奏組,為argo錄製了許多珀塞爾的作品。1956年馬裏應倫敦聖馬丁教堂之邀籌辦晚禱音樂會,次年即創建了著名的聖馬丁樂團(全稱“田園裏的聖馬丁室內樂團”)並一直擔任團長至1978年,為Decca公司及其副牌argo和L’Oiscau-Lyre,以及Philips和EMI等,錄製了大量巴羅克和古典時期音樂的優秀唱片。1978-1985年他出任美國明尼蘇達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81年起又兼任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唱片選粹:
  ⊙ Philips442 556-2
  巴赫:賦格的藝術、音樂的奉獻(聖馬丁樂團)
  ⊙ Decca 430 260-2
  巴赫:第八十二、一百五十九、一百七十康塔塔(聖馬 丁樂團)
  ⊙ arga417 818-2
  巴伯:弦樂柔板(聖馬丁樂團)
  ⊙ Decca 430261-2
  亨德爾:六首大協奏曲(聖馬丁樂團)
  ⊙ EMI CDC7540562
  蘇佩:序曲集(聖馬丁樂團)
  ⊙ argo414 486-2
  維瓦爾第:四季(聖馬丁不團)



戴維斯(Sir Colin Davis,1927-)

  生於英國威布裏奇,早年修習單簧管,擔任樂團演奏員,無師自通而成為指揮,1960年在切爾西歌劇院首次指揮演奏莫紮物《唐喬萬尼》。1967-1971年間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S)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此後至1986年一直擔任柯文特花園歌劇院首席指揮和藝術指導,演出並錄音了一係列莫紮特和普契尼的歌劇院,大獲成功。這期間他還兼任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和德累斯頓時國家樂團等世界一流管弦樂團的客座指揮,被認為是比徹姆之後最出類拔萃的英國指揮大師。戴維斯擅長海頓交際花響曲、莫紮特和貝多芬協奏曲、柏遼茲的管弦樂償品的歌劇、西貝柳斯交響曲等,唱片錄音樂主要集中在Philips和RCA,Decca也有少許。

  唱片選粹:
  ⊙ Philips 422 149-2
  貝多芬:第三、四鋼琴協奏曲(德累斯頓國家樂團)
  ⊙ Philips 416 215-2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德累斯頓國家樂團)
  ⊙ Philips 416 432-2
  柏遼芬:特洛伊人(柯文特花園歌劇院)
  ⊙ Philips 442 611-2442 614-2
  海頓:第九十三、一百零四交響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樂團)
  ⊙ Philips 438 323-2
  莫紮特:五首小提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
  ⊙ RCA 60599-2-RC
  莫紮特:安魂 曲(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Philips 420 490-2
  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波士頓交響樂團)
  ⊙ Philips 400 074-2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皇家近樂樂團)



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1929-)

  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年輕時曾擔任荷蘭廣播愛樂樂團小提琴手。在師從萊特納培訓一年之後,1955年便當上了該樂團首席指揮,四年後成為首席。1967年受聘出任倫敦愛樂樂團首席指揮,1969年升任藝術總監直至1978年。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是北歐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主要領導者,30年來他和這個樂團都極為活躍,音樂會演出和唱片錄音成果豐碩,他們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的協奏曲全集、李斯特交響曲詩全集,尤其是德彪西樂隊作品全集和肖斯塔科維奇交際花響曲全集,都是愛樂人士樂城稱道的佳作。

  唱片選粹:
  ⊙ Philips 422 971-2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
  ⊙ Philips 412 735-2
  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 Philips 434 155-2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
  ⊙ Philips 438 751-2438 754-2
  李斯特:交響詩全集(倫敦愛樂樂團)
  ⊙ Philips 416 466-2
  馬勒:第九交響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
  ⊙ Decca 417 581-2
  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五交響曲(倫敦愛樂樂團)



普雷文(Andr e Pre I n,1929-)

  生於柏林,5歲時便聽過富特文格勒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會,6歲入音樂學院就讀學鋼琴。因有猶太血統而逃離納粹德國,1939年定居洛杉磯。中學時代的普雷文已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專業作曲家了,並有機會指揮該公司的樂團演奏他本人的曲子。身為傑出的爵士樂鋼琴家,普雷文可謂少年得誌,1945年16歲時便為大分司RCA錄下兩張暢銷唱片。在好萊塢的那些歲月,他先後獲得過四次電影音樂的奧斯卡獎。60年代普雷文開始轉向嚴肅音樂,1965年RCA邀請他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錄了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由此打開局麵,四年後接替克爾提斯擔任這個英國一流樂團的首席指揮,直到10年後的1979年。此後他相繼出任匹茨堡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和皇家樂樂團的音樂總監,直至80年代中期。

  唱片選粹:
  ⊙ Philips 412 611-2
  格什溫: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匹茨堡交響樂團)
  ⊙ Decca 417 728-2
  格裏格: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
  ⊙ EMI CDC 7471602
  霍爾斯特:行星(倫敦交響樂團)
  ⊙ EMI CMS 7645302
  拉赫瑪尼諾夫:三首交響曲,交響舞曲(倫敦交響樂團)
  ⊙ EMI CDM 7631142
  拉赫瑪尼諾夫:鍾(倫敦交響樂團)
  ⊙ RCA 74321-24212-2
  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倫敦交響樂團)
  ⊙ EMI CZS 7628162
  柴柯夫斯基:三大芭蕾選曲(倫敦交響樂團)



卡克萊伯(Carlos Kleiber,1930-)

  生於柏林,其父埃裏克?克苤伯也是一位大指揮家,50年代在Decca錄製過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頗受好評。小克萊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在音樂素養方麵自然得天獨厚。但此人一向無意接受任何長期的聘任,雖然自50年代起先後指揮過許多樂團和歌劇院,卻不願受製其中任何一家的常任之職。他的演出活動不多,且又不事張揚,仿佛他登台指揮演出每每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位樂壇“隱士”,一旦“出山”,總有佳作。依名氣而論,小克萊伯的唱片可謂少之又少,卻幾乎款款搶手。

  唱片選粹:
  ⊙ Orfco C100 841 B
  貝多芬:第四交響曲(巴伐利亞國家樂團)
  ⊙ DG400 037-2
  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 449 745-2
  舒伯特:第三、八交響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DG413 315-2
  ⊙ 瓦格納: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德累斯頓國家樂團)
  ⊙ DG415 432-2
  威柏:魔彈射手(德累斯頓國家樂團)



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

  生於意大利米蘭,父親是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家兼教師,母親是鋼琴家。自威爾第學院畢業後,阿巴多1956年赴維也納音樂學院專修指揮(與祖賓?梅格同學),兩年後首次登台即獲成功,同年並獲“庫塞維茨獎”,1962年又獲“米屈風普洛斯國際指揮競賽獎”,並由此而獲得資格進入紐約愛樂樂團成伯恩斯坦和喬治?塞爾的助手。卡拉揚聽了阿巴多在柏林的指揮後,邀其參加1965年薩爾茨堡音樂節指揮馬勒第二交響曲,從此聲譽鵲起,同年起指揮米蘭斯卡拉歌劇院,1968年升任常任指揮,1971年再升藝術監督,掌握了這個世界數一數二的歌劇院。這一年,阿巴多還有幸被任命為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指揮,次年又受聘為倫敦交響樂指揮,1982年又出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1977年阿巴多還創建歐共體青年管弦樂團(後改名為歐洲室內樂團)並擔任音樂總監。最終,當卡拉揚於1989年逝世,阿巴多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接管了柏林愛樂團。

  唱片選粹:
  ⊙ DG 423 590-2
  貝多芬:第二,五交響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 435 683 2
  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柏林愛樂樂團)
  ⊙ DG 415 482-2
  莫紮特:第二十,二十一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樂樂樂團)
  ⊙ DG 427 331 2
  羅西尼: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 435 763 2
  羅西尼:塞維利亞理發師(歐洲室內樂團)
  ⊙ DG 415 854 ?2
  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組曲,春之祭(倫敦交響樂團)
  ⊙ DG 429 527-2
  柴柯夫斯基:第二,四交響曲(新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
  ⊙ DG 413 448 2
  威爾第:哥劇合唱曲集(斯卡拉歌劇院)



迪圖瓦(Charlcs Dutoit,1936-)

  生於瑞士洛桑,先後就讀於洛桑音樂學院,日內瓦音樂學院,年輕時學過鋼琴,小提琴,中提琴,打擊樂,並加入洛桑室內音樂團,1959年指揮該團演出。1964-1967年任蘇黎士廣播交響樂團指揮,此後10年任伯爾交響樂團音樂監督,長期以來將這個原先名不經傳的加拿大樂團調理得大放光彩,並借助Decca的優異錄音,使得他們的大量唱片為愛樂者所珍視。

  唱片先粹
  ⊙ Decca 448 233-2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 Decca 440 255-2
  拉威爾:達菲尼與克羅埃(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 Decca 410-254-2
  拉威爾:鵝媽媽,庫普蘭墓前(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 Decca 410 230-2
  拉威爾:兩首鋼琴協奏曲(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 Decca 430 729-2
  雷斯皮期:三首羅馬交響詩(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加迪納(John Eliot Gardiner ,1943-)

  生於英國牛津,大學時代即組織蒙特威爾第合唱團,師從安塔爾?多拉第和霍爾斯特學習指揮,並在BBS北方交響樂團見習。自年輕時代起加迪納便悉心研究蒙特威爾第音樂,並和霍雷斯頓,平諾克,諾靈頓等幾位英國音樂家一樣,致力於以仿古樂器演奏巴羅克音樂的嚐試,作出卓越的貢獻。自80年代以來,加迪納指揮英國巴羅克獨奏家樂團和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演出並灌錄了許多精美絕倫的唱片,成為仿古演奏的代表怕人物。近年來,他便是將演奏曲目擴展至貝多芬全部交響曲,甚至大膽地以仿古樂團演奏柏遼茲作品和舒曼交響曲全集。時集世紀之交,加迪納的聲望可謂如日中天。

  唱片選粹:
  ⊙ Archiv 447 050-2
  貝多芬:第三,四交響曲(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
  ⊙ Philips 416 148-2
  格魯克:伊菲姬尼在陶裏德(裏昂歌劇院)
  ⊙ Philips 411 041-2
  亨德爾:所羅門(英國巴羅克獨奏家樂團)
  ⊙ Archiv 419 250-2
  蒙特威爾第:奧菲歐(英國巴羅克獨奏家樂團)
  ⊙ Archiv 457 591-2
  舒曼:交響曲全集(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

所有跟帖: 

謝謝收藏了。^_^ -大大雪球- 給 大大雪球 發送悄悄話 大大雪球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06 postreply 08:07:17

繼續頂,將收藏和感謝進行到底!問候今生已矣!祝好! -- 給 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30/2006 postreply 09:02:31

也祝你好!:) -今生已矣- 給 今生已矣 發送悄悄話 今生已矣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06 postreply 16:27: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