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烏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少數民族的單簧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省紅河、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宏、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貴州省黔東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細毛竹、青竹製,下端(或右端)開口,上端(或左端)留竹節或木塞封閉。上端管壁開長方形吹口,用蜂蠟粘一長方形竹或銅製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細蔑編製的活動簧套。管身開八孔(前七後一),與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開二至四個尾音孔。品種有單管、雙管之分。管身粗而長者橫吹;細而短者豎吹。常用巴烏全長30—60厘米。
演奏時,豎吹口含簧片,橫吹將簧片置兩唇間,氣流振動簧片並激發管內空氣柱共鳴。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顫音、抹音、琶音、飛指等技巧,可用循環換氣法奏長時值音符。
近年來,對巴烏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巴烏管身略粗,加了四個鍵子,音域有所擴大,音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