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 <冬>

來源: 周末轉貼 2005-06-09 21:09: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34 bytes)


Anne Sophie-Mutter, violin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erbert Von Karajan, conduct



18世紀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是一部音樂愛好者們都耳熟能詳的作品,由於它旋律優美,曲意清新,具有很強烈的形象感與很高難度的技巧性,因此備受小提琴演奏家們的青睞與聽眾們的喜愛。這首作於1725年的小提琴套曲是維瓦爾第生平 523首協奏曲音樂體裁創作中最偉大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它曆經幾個世紀久演不衰,成為了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無比珍貴的音樂遺產。小提琴套曲《四季》是維瓦爾第於1725年創作並題獻給波西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意的嚐試》(由12首協奏曲組成)中的前 4首,也是他協奏曲體裁音樂創作中的一部極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維瓦爾第在這部作品的寫作中使獨奏小提琴處於了較為重要的位置,當然盡管還不是主導的地位,也尚無法與整個樂隊相抗衡,但作曲家在其中所展示出的高難技巧則被認為是為19世紀小提琴協奏曲形式的確立起到了一個先驅與啟示的作用。

    《冬》——《四季》套曲之四
    (f小調作品第8號)

    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描繪冬天的難以抵禦的嚴寒:北風凜冽,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戰栗不止,頓足奔跑路途艱,牙齒格格直打戰。”


    樂曲開始是弦樂器奏出的一個節奏音型,最初在大提琴聲部,隨後中提琴、第二小提琴漸次加入,最後,獨奏小提琴及第一小提琴聲部以同樣的節奏音型(僅增加了一些裝飾音)加入,這就像在嚴寒的氣候中那抑製不住的連連打顫:
    接著,獨奏小提琴以快速的琶音與音階描繪出北風勁吹,其間還夾雜著陣陣顫栗,而緊接著的和弦與急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則表現出人們為抵擋寒冷的侵襲而頓足、奔跑。但這些都無濟於事,又傳來了陣陣”牙齒打戰聲”,樂章就是在這種嚴寒氛圍中結束的。


    第二樂章無論是速度、情調、內容、氣氛都與前一樂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熊熊爐火暖身心,室外雨雪下不停。”這段抒情的廣板音樂給人以溫暖舒適之感。弦樂器撥弦奏出的分解和弦,暗示出把人淋得透濕的冬雨的景象,在這個背景上,獨奏小提琴奏出了一支柔和而優美的旋律,它象征著屋內人們麵對融融爐火的安樂生活.


    第三樂章描寫一個滑冰的場景:“冰上溜,慢慢行,謹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轉而摔倒,爬起身來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邊”樂曲開始時的幾個滑行樂句的長時間模進,就是表現這種意欲在冰上滑行、但又生怕跌倒的情形:
    接著,樂隊全奏加入,這段音樂節奏緩慢,如實地表現出“慢慢行”的步伐。但仍無濟於事:有人摔倒了。可是轉瞬間一切均已過去,音樂又轉入了徐緩而柔和的段落,仿佛即將消逝的嚴冬中出現了一縷燦爛的陽光,給人以溫暖和煦的感覺。樂章的最後篇頁描寫“似乎衝出鐵門來的熱風、北風和怒吼的大風”的激烈混戰:“這就是冬,它帶來了歡樂無窮。


    可以說,維瓦爾第的《四季》套曲是一幅幅富有表現力的風景畫,雖然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這些作品的描繪手法不免稍嫌幼稚,但它們仍是極有魅力的,它們能在長達幾百年的漫長歲月中流傳至今,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此外, 維瓦爾第把當時流行的複調大協奏曲的古老式樣,改造成一種為一件獨奏樂器而寫的協奏曲。這一改革的確是個創舉,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這無疑使維瓦爾第成為協奏曲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先驅者之一。


    看完以上老師的介紹,我剛要提問,隻聽見老師說;你看看穆特的表情,可能上一樂章陰影還在籠罩著她..............

所有跟帖: 

reply: Nes posted a very -M'swinter- 給 M'swinter 發送悄悄話 (236 bytes) () 06/09/2005 postreply 21:38:59

要是冬天可能感覺更溫暖:)) -nes- 給 ne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0/2005 postreply 10:02: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