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Paul and Mary
Bob Dylan
記得那是八十年代末,我還在上學,朋友給了我一本吉他伴奏的書,其中,就有這首著名的《答案在風中》。時間不長,我就練會了這首歌,經常自彈自唱。我本來不喜歡在寢室裏唱歌,害怕影響同學們休息。可是我實在是喜歡這首歌,就常常以它自娛自樂,也沒太注意地方。漸漸地,我的同學們也都會唱了,他們也開始喜歡這首歌。所以,往往是我彈著吉他,我和我的同學們合唱。大家南腔北調的,誰也沒有挑剔誰五音全不全。 90年的時候,我的同學甲組織了一次同外教聯歡的活動。我的同學甲讓我在活動中唱首歌。我說,你不怕我把老外嚇跑了?他笑了笑說,這兩名外教很隨和的,他們隻是想同中國同學增加交流。外教是兩名美國人,一男一女,在五道口語言學院學習中文,同時擔任我們的英語教師。那時,64剛剛過去不久,任何形式的聚會,聯歡都要經過校方批準。好在隻是我們這些研究生和外教參加這次活動,學校雖然同意了這次聚會,可是一再叮囑我們,不要搞得規模太大,時間太長。 後來,那名女教師在給我們講課的時候,提到說有的同學不明白,為什麽她要騎著自行車帶著她的男朋友,而不是相反的,象絕大多數中國爺們兒一樣。她說,因為那輛自行車是她的,所以她必須騎車帶他,就是這樣,句號。我忘了這位女外教的名字,隻記得她長的很高大,當然是相對中國姑娘來說;她的男朋友比她高一頭。有時候我真擔心,害怕那輛國產的自行車經不住二人三百多磅的體重。 那次聯歡會開的很成功。同學們和老師都玩得很開心。原因很簡單,這樣的活動太少了。我在這次聯歡會上唱了兩首歌,一個是《雪絨花》,另一個就是《答案在風中》。我唱的時候,有個插曲。我身後,正好做著一位我不大熟悉的女同學。她情不自禁地跟著我唱起來。她是高音,我是中低音。這樣呢,形成了一個二重唱。效果比我自己獨唱要好得多。聯歡會開完以後,我的同學就對我說,還不趕緊找她聯係聯係,男女二重唱,配合地多默契呀。他就住在前麵的那個樓裏,用不用我幫你打聽打聽,她姓什麽,叫什麽?我心裏說,嘿嘿,我倒是沒什麽;可是我女朋友心裏,很可能因此變得酸溜溜的。 十五年過去了。我心愛的吉他早已不知所終,我也早已忘了怎麽彈吉他。可是,當我再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不勁熱淚盈眶。那熟悉的旋律,那舊日的歲月,像春風一樣吹拂我的記憶,使我不得不跟著音樂,反複地唱起了這首歌。十五年來,我走了許多路,可是我實在不敢說,我是個“人”。 大費 特此感謝長工先生,是他讓我有此感受。 Blowing in the wind By Bob Dy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