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ridgeEdu學員分享:MIT學姐分享申請經驗 & MIT學習生活

來源: iBridge Education* 2024-05-24 16:19:2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357 bytes)

iBridge 一直致力於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全麵發展,實現夢想。我們眾多的優秀學員最終都進入了自己滿意的高校,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的 Angeline 就是其中之一。2月初我們邀請到了 Angeline 與聽眾分享她的故事和經驗,我們整理出文字版,以下是分享會的主要內容(文內附有錄音全英文回放,歡迎收聽!)

大家好,我是Angeline,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數學。我在新加坡長大,十歲時搬到了猶他州,我也在那裏上高中。我在十年級的夏天參加了一個數學夏令營,PROMYS,並開始對數學和數學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很喜歡數學,但當我意識到數學有多麽棒時,我想把這種感覺傳遞給每個人。

我還喜歡單簧管,我在高中時就很認真地學習了,現在在大學也會繼續。在這裏,我想談談我大一的經曆,介紹一下我們麻省理工學院的特別之處,以及這些項目如何使我們與眾不同。

MIT學姐Angeline分享MIT學習生活音頻

 

MIT的課程

在大一秋季學期,課程沒有具體的分數,要麽及格要麽不及格,這非常棒。學校認為這是為了使學生從高中到大學過渡得更輕鬆,因為麻省理工學院以高水平的課程而聞名,而許多人不習慣這種難度。這樣,我們就有時間參與社團,交朋友,建立社交。想象一下,當課程很難時,你很容易天天呆在房間裏一直做作業,完全被學術所吞噬,而這真的不應該是大學的體驗。

由於這是一所理工學院,我們必須學習所有科學。不僅如此,我們還必須學習人文課程。HASS(Humanity, Arts, Social Science)代表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你必須在這個領域專攻三到四門課程。我在學習音樂專業,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音樂。你還必須在不同領域的課程中各選一門,以便你能夠獲得全麵的教育,就像文理學院一樣。我真的很喜歡麻省理工學院,因為HASS要求修一些有趣的課程,而不用一直選修技術類課程或者很難的課程。

還有一項寫作要求,即CIH或CIHW,CI代表溝通密集(communication intensive),你必須在那裏上課。還有實驗要求,你要參與一個實驗項目。REST(restricted electiv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要求是科學和技術的限選課程,你要在你的專業之外選擇一門課程,以便你能夠探索專業之外的東西。這不難,因為有許多相當通用的課程,比如編程入門,微分方程之類的都屬於REST。

 

還有體育鍛煉,保持身體活躍總是好的。

我想談一下我的課程。代數I 是數學專業的主要要求之一,你將學習高級而且抽象的代數,不僅僅是高中代數。我跳過了微積分,因為我在高中就學過,學校允許你跳過一般的要求。

隻看課表,我想指出的是,所有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都是在九點之後開始的,這真的很好。你不需要早上八點就醒來上課。

我旁聽過一門課,因為我目前還不能適應這個難度。但我真的很喜歡麻省理工學院這一點,他們讓你選修你想要的課程,而不是對先修課程那麽嚴格。如果你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適應,你可以選擇旁聽,顯然你不會得到成績,但你可以學到內容,我認為這很好。

西方音樂介紹是非常有趣的課程,我可以寫關於音樂史的東西。在學校我還參加了演奏單簧管的音樂團。指揮非常有趣,非常友好。

 

為什麽是MIT

學校通常非常鼓勵合作,我喜歡合作,因為當你在現實世界工作時,合作是很重要的。這是一項很好的技能。很多課程更偏向於以項目為基礎,還有一些酷炫的項目,比如MISTI,類似於留學項目。夏天,MIT還提供實習機會,還有很多人喜歡做研究。你可以在實驗室裏做研究,而大學也提供資金讓學生這樣做,學校支付你的工資,這不是實驗室的經費,你在實驗室工作,實驗室得到了助手,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機會。

這裏有一些課程的例子,比如Web Lab。還有Poker Bots,這是一個比賽,你可以製作玩撲克的機器人。在巧克力實驗室,你可以製作巧克力。還有自行車製造,還有電吉他工作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在這裏做。

就我個人而言,我正在進行一個數學閱讀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你會得到一本數學教科書,與導師一起閱讀,許多學校也有相似的項目。我還參加了Battlecode,這是另一個編程比賽,類似於PokerBots。

寢室生活,每個寢室都有自己的文化,這是我喜歡MIT的地方,因為它非常注重文化,一切都有個性,新生也有機會在這裏獲得單間。

在寢室內部,還有亞文化。這是一個非常酷的方式,可以認識不同的人,擁有一個真正多元化的朋友圈。在新生入學期間,你有機會探索不同的文化。這裏有可以自己烹飪的宿舍,他們在宿舍裏配備了廚房,你不必參加食宿項目。我知道很多大學要求新生參加食宿項目,有時可能相當昂貴,比自己做飯要貴得多。我喜歡自己做飯,我思念家鄉的食物,而在餐廳裏是吃不到的,我可以在廚房裏自己做,這真的很好。

宿舍裏有來自不同年級的人,這真的很好,因為你可以得到建議,關於選什麽課,避免哪些課,哪些教授好的建議。

我們有很多俱樂部。我在攀岩俱樂部,我還加入了 MITWE,這是一個音樂俱樂部。盡管我們是一所理工學院,但我們仍然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音樂項目。我參與了 Emerson Harris Scholars Program,它幫助支付我私人單簧管課的一部分費用。我向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專業單簧管演奏家學習,這非常酷,因為我有機會與專業的單簧管演奏家合作。即使我主修現在這個專業,我仍然可以追求音樂。我們有很多不同的音樂團體,比如 MITWE 管樂團,MITSO 是交響樂團,FJE 是節日爵士樂團,還有音樂會合唱團,VJS 是聲樂爵士合唱團,還有室內音樂協會。

MIT還有一些傳統,比如,他們為新生租了整個水族館,然後在裏麵進行了一場小小的解謎活動。我喜歡 MIT 的解謎活動,他們在周圍留下一些線索,每個人都在解複雜的數獨。我最終沒有解出來,這有點令人沮喪,因為那些謎題太難了,它們真的很難!但這是一次很有趣的經曆。還有像Next Haunt這樣的活動,他們在宿舍裏建了一個小小的鬼屋,非常酷。春季節日也很不錯,因為他們會請一位新人音樂家或藝術家為我們表演,我想他們曾經請過 Doja Cat,那時她還不是很有名。

最後總結一下,麻省理工賦予你做自己的自由,並提供探索更多關於自己的機會。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學生組織,我覺得這裏的人們真的鼓勵你嚐試新的事物。學校不會說:“嘿,你必須成為隻會學習什麽都不做的學生。”他們真的希望你做有趣的事情,並且給予你很多自由,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每個人都非常友好。我覺得有一種誤解,認為我們都是一些非常擅長某方麵的書呆子,像天才一樣,但實際上我們隻是普通人。

這裏有一種美妙的社區感。申請時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與麻省理工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做真實的自己,並在申請中展示自己的每個部分。iBridge真的幫助我做到了這一點,因為我甚至記不起來我曾經在新加坡時有這麽多故事,與iBridge團隊老師們一起工作真的幫助我記錄下那些時光。所以,你也應該這樣做,找到你的熱愛,找到你真的喜歡和享受的事物,並堅持下去。

還要與你的老師建立聯係。在MIT,教授們不會看著你說:“哦,你隻是一名本科生”,他們真的尊重你,而且他們想成為對你有幫助的導師。

 

Q&A 環節

iBridge 主持人和在場的觀眾都紛紛提出了問題,Angeline 也熱情地進行了回答。

MIT學姐Angeline分享 - 主持人問答環節

Q1 你能談談你在大學申請過程中(以及之前的)參加數學相關的活動嗎?比如暑期項目、獎項、獎勵以及研究等等。

我參加了數學夏令營,那是我真正第一次接觸數學。我參加過數學競賽,但我表現得不是很好。我參加過AMC,但我從未得到過足夠高的分數進入AIME,這說明即使你從未進入AIME,也可以進入麻省理工。但是,我意識到我真的很喜歡數學研究,探索真的很有趣。因此我參加了兩年的PROMYS。在iBridge顧問老師們的指導下,我還申請了一些其他數學相關項目,這個過程中,iBridge的顧問老師們給了我很大幫助。這些項目的申請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個小型的大學申請模擬,這個經曆對我實際申請大學時非常有用。不過我最後還是決定繼續參加PROMYS。在我高中最後一年,我以助教的身份在PROMYS指導學生,我是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中間人。那是一個非常酷的機會,我有機會上一堂迷你課,代數幾何,這是我在研究方麵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在PROMYS,他們給你機會在小組研究實驗室中工作,並與小組合作進行數學研究。我們最終將其提交到一個數學期刊,叫做 Integers。那是一個有嚴格標準的研究生院期刊,他們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才能給你回複。他們在大學申請截止之前沒有給我回複,所以那沒什麽結果。我們仍在努力修改我們的論文以便發表。

Q2 我還記得你第二年參加PROMYS時,你成為了教授的助手。最後,他還為你寫了一封非常強的推薦信。我記得你的第一個研究項目是在我們iBridge的研究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你如何從這些數學研究中獲益的?

我在 iBridge 科研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是關於數學建模的,這與我之前習慣的純數學有些不同。以前我主要是坐在那裏證明定理,而這次我可以將數學應用於建模肺形成的過程,也就是胚胎轉變為胎兒時肺部的分枝圖案。通過 iBridge,我有幸能夠iBridge科研導師建立聯係。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閱讀研究論文的知識,思考如何建構它們的模型,將不同的事物聯係在一起,這是標準的科學過程。導師對我很有幫助,我撰寫了一篇論文,她幫助我審查並告訴我,按照慣例在這裏應該怎樣做。她還給了我一些建議,讓我可以向一些會議提交我的論文,最終它們被接受並發表在高中科研會議上。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曆,實際上正是通過這次研究經驗,我申請了類似的認知科學項目,我將在春季進行這方麵的研究

Q3 太好了,謝謝。關於你輔導數學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你非常喜歡教數學,輔導同齡人和年輕學生數學,你的老師和教授們也知道這一點,並在推薦信中提到過,他們能夠看到你在這方麵的熱情。我知道你真的很享受教授數學,這也是你對社區服務活動的熱情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你能談談你作為數學輔導員所做的社區服務,以及你認為iBridge的顧問在這些方麵是如何指導你的嗎?

是的,對我來說這真的很困難的一件事是,那個時候,也就是疫情年,對我來說真的很困難,我找不到社會服務的機會,我在學校裏也進行了一些輔導,但我找不到校外的機會。所以iBridge 的一位顧問幫助我尋找了一些我所在地區的誌願機會,有了她的幫助,我申請了一些誌願機會,那就是我進行大部分輔導的地方。

還有一個很酷的輔導網站,我認為現在它可能更大了,但那時它叫做Schoolhouse World。由 Khan Academy 的創始人 Sal Khan 運營,你可以在家裏進行輔導。我在那上麵完成了很多小時,可能有一百個小時左右。那是我與學生建立聯係的一種簡單方式。

Q4 我記得你做了五個不同的數學輔導項目,在本地、線上或線下都有。關於大學申請寫作的,你在大學申請寫作過程中麵臨了什麽挑戰,最終是如何克服的?

我認為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就像我媽媽總是說的,我太謙虛了。當我開始大學申請時,我就想,我做了很多事情,但我覺得這些都不值得一提,不知道該寫什麽。iBridge 幫助我構思想法,我和一位寫作教練合作,談論我的經曆。經過很多談話後,他給了我一些任務,比如“寫寫這個時候”或“寫寫那個時候”,然後一切就都成了。這有點神奇!我寫了很多稿子,寫作教練幫助編輯這些稿子。最後,我讀了我的主文書。我想這就是我,這完全是我的樣子。能夠如此坦率地向招生官表達自己,讓我感到非常幸福。我的哲學是,即使我被拒絕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展示了真實的自我,如果他們決定不要我,好吧,我會找到一所願意接納我的學校。

不僅如此,在文書寫作方麵,我申請了很多大學,很多學校,正如 Julia 之前所說。我經曆了早申,然後是常規申請,然後我不得不給等候位上的學校寫郵件,表示我入學的興趣。iBridge 幫助我管理了所有這些。我記得當時我的iBridge顧問給了我這樣一張表,上麵有一個按周劃分的時間表,說“這周你應該做這個”,這真的很有幫助,因為我看著所有這些文書題目,我完全被壓垮了。但是按周來處理事情很好,我這周寫這篇文書,然後轉到下一篇。所有的文書都至少提前一周完成了,然後我就自由了。我真的很高興,iBridge在這幾個方麵給了我很大幫助。

Q5 是的,這也涉及到你的時間管理,以及如何在所有這些任務中保持平衡,還有你自己的高中生活,以及大學申請,你是如何找到平衡的?

是的,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是建立一個適合我的體係。我知道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同,我開始使用 Notion,主要用的是待辦事項列表。每次有任務分配給我,我就把它放進 Notion 待辦事項列表中。我按任務對它進行了排序,還有Google 日曆,這非常有幫助,但我在 Notion 上花了很多時間。真正有幫助的是,我回家後會覺得,“哦,我有這麽多事要做”,然後我會感到有點不知所措,但然後我打開我的 Notion,看看我的待辦事項列表,我就會說,“嘿,我們就從這一件事開始,推動進展。”每當我有時間,我就會做待辦事項上的事情。結果證明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的應對壓力的時期,我知道當你們經曆大學申請的時候,你們也會感到很有壓力。但要知道,你可以的。對我來說,周末是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我有更多的時間。我記得我在大學申請季,尤其是變得非常忙碌時,我幾乎沒有做什麽有趣的事情,我隻是呆在家裏寫文書,然後在我的文書完成後,我會說,“好吧,這周我終於可以去玩了。”

還有一個人幫助了我,就是我媽媽。她還幫我保持進度,因為有時候,我也是人,會忘。所以她會提醒我,像是“嘿,你這篇文章寫完了嗎?”有時我很有壓力,我會說“不,我的文書沒寫完,別再煩我了”,但我知道我得去做,有時候她會說“嘿,你做了這個嗎?”我會說“等等,我完全忘了,哦天哪,謝謝你提醒我這個,因為我可能會忘記。”所以,家長們,絕對要對你們的孩子這樣做。即使他們對你感到很惱火,隻要知道他們很有壓力。但有時你可能會發現他們漏掉的一些東西,而這會成為一個救命稻草。所以感謝所有的家長們。謝謝,媽媽,如果你在看這個的話。

Q6 太好了!你在家裏有個偉大的助手。我也同意要製定清晰的待辦事項清單。一旦你坐下來專注於當下的一個任務並完成它,這會給你一種安心感,而不是被所有的任務壓倒。你感覺iBridge的輔導員幫助你減輕了完成一些任務的壓力嗎?

這是絕對的!我覺得我自己是無法獨自完成的。說實話,我記得,即使在開始的時候,我在製定我的大學列表,我不知道應該去哪個大學,就像我想申請麻省理工,我想申請斯坦福什麽的。我不知道什麽是匹配學校,也不知道什麽是安全學校。而 iBridge 幫我創建了這個選校名單,我看了看這個名單,我很滿意所有這些學校。然後進入到申請過程,甚至獎學金的申請,iBridge 都非常有幫助。我記得大學申請季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壓力的時期,感覺我再也無法處理更多的事情了。所以有 iBridge 在那裏,為我提供時間表,告訴我該做什麽,幫了我大忙。因為,安排計劃是非常困難的,而且,閱讀文書之類的也是,組織性是非常有幫助的。

Q7 接下來,我們還想知道你在麻省理工學院是否想探索其他專業,以及你的未來職業規劃是什麽?

我不太確定。我肯定想要兼修其他專業。我計劃選一些計算機科學課程。也許我在考慮生物,或者是認知科學,或者有一段時間我考慮過一些工程學,比如航空工程,聽起來非常酷。但我還不確定,在這裏有太多的選擇,我不知道該選擇什麽。但我對大學後的計劃相當確定,我想追求數學博士學位,進行一些研究,因為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但我還沒有最終決定,我可能也會工作。

Q8 我知道你已經談到了對高中生的建議,如果你想總結一下,你對高中生有什麽建議,你能否和有興趣申請MIT的學生分享一些建議?

我認為時間管理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你在大學中也需要的一項技能。在大學裏,他們不會提醒你什麽時候要交作業。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個適合你的時間管理係統,也許你喜歡使用手機的記事應用,也許你喜歡在紙上寫下來。但是,計劃和時間管理是我認為的第一位。其次是與人交流的能力,這聽起來可能沒那麽有道理,但是和你的老師談論你的興趣。我知道有時候你的老師看起來很可怕。我從 PROMYS 那裏得到的推薦信,那位老師,他看起來有點嚴肅可怕,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在困惑的時候提問。結果證明他並不像他看起來那麽可怕,他非常耐心地向我解釋了一切。所以,一定要與你的老師交流。如果你落後了,就尋求幫助。我發誓,他們並不像他們看起來那麽可怕。他們是老師,他們希望你取得好成績。如果他們的學生表現不好,那將會對他們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要與老師建立聯係,並且多談談關於自己,這樣他們就知道你是誰,他們可以寫一封更好的推薦信。

很多人認為自己必須在某個科學領域做到最出眾,才能進入MIT,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要是在某個領域最頂尖的,那麽在這裏的人就不會太多。有些人是全麵發展的,擅長某個比較專精的領域,但他們也擅長其他事情。找到你的專業領域,但也不要完全專注於它。如果你有一個喜歡做的事情,那要堅持下去,MIT確實有一個關於你的業餘活動的問題,所以你不應該隻是一個整天學習和整天死記硬背的人。

 

觀眾Q&A環節

MIT學姐Angeline分享 - 觀眾問答環節

Q9 你找到了今夏的實習嗎?

是的,現在我正在看一個暑期幾何學研究所的項目,從事幾何處理,是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點。我還考慮過回到 PROMYS 做輔導員,但我想我可能不會這樣做,因為我想嚐試一些與數學無關的東西。所以這就是我的計劃,我的計劃可能沒有其他人那麽全麵,我知道我的一些朋友有更認真的實習計劃。

Q10 攻讀兩個專業或雙專業會很難和有壓力嗎?

這肯定取決於專業。例如,機械工程是非常嚴格的,他們有許多必修課程要求。所以想要在機械工程方向攻讀雙學位可能會比較困難。數學是一個相對容易攻讀雙學位的專業,因為你必須修很多數學課程和工程課程,而要求並不那麽嚴格,計算機科學也是如此。航空航天工程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專業,所以這真的取決於專業。

Q11 你認為是什麽讓你在MIT的申請中脫穎而出的?

我認為我最突出的部分是我的推薦信,這可能有點奇怪,因為我不能閱讀它們。我認為我在學校與老師建立了很強的聯係,他們真的很喜歡我,還有 PROMYS 的推薦人。他是MIT的校友,現在在加拿大任教。我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聯係,PROMYS 項目組真的很喜歡我,所以我認為是推薦信。

Q12 我記得你還從康奈爾大學的音樂教授那裏得到了推薦信,我們建議你也發送了音樂演奏的資料,教授非常喜歡並寫了推薦信。而且我想說你真的有很棒的個性。你是如此善良,願意幫助他人,你對數學輔導的真正熱情能夠通過你的活動和推薦信表現出來。我認為這也讓你在MIT的申請中脫穎而出。當然,你是如此謙虛,但實際上你的音樂成就也非常高。你在整個州排名第五,對吧?

有一次我獲得了第二首席。

Q13 MIT的新生在第一年裏是否都有靈活性選擇不同項目的課程?

是的,絕對有,MIT 非常開放,我知道在有些學校,你被錄取到工程學院後可能就不能選理學院的課程,但在 MIT,你可以在學院內選修任何課程,隻要你有先修課程,而有時候教授會允許你跳過先修課程,如果你告訴他們,“嘿,你知道嗎,我以前已經做過XYZ了,我以前已經接觸過機器人技術了,所以我能不能上這個更難的機器人技術課程”,大多數時候,教授都會說,是的,去試試吧,他們真的很好。

Q14 是不是需要完美的GPA才能進入排名前五甚至排名第一的學校?

我認為這取決於你的學校。我認為 MIT 確實希望你有好成績,這與其他學校有些不同,其他學校對此的強調相對較少。肯定要盡量取得好成績,但我的意思是,也要選一些難度較大的課程,不要為了獲得高的GPA隻選容易的課程。他們真的關心你是否在努力提升自己,是否做得比你預期的要好。

Q15 你的SAT分數、GPA和學校排名是多少?

我提交了 ACT 分數,因為我來自猶他州,我們都參加ACT考試。我得了36分。實際上是35.5分,但他們四舍五入了。我的GPA是4.0,我拿到了所有的A。理論上,我是學校的第一名,因為我所有科目都是A。

Q16 MIT和哈佛的學生是否可以互相選修對方學校的一些課程,聽對方學校的講座?

是的,這就是跨學院選課。這是一個非常酷的過程。

Q17 在幾年級的時候加入了iBridge

在11年級。

Q18 如何加入MIT最具競爭力的俱樂部?

我沒有申請過最具競爭力的俱樂部,因為我認為最具競爭力的俱樂部是商業俱樂部,而我不從事商業。

Q19 你在數學上與哪個實驗室合作, MIT是否有音樂技術的輔修?

是的,我相信有音樂技術的輔修,可能還有專業。我對這個問題不太確定。至於研究的問題,它是通過 PROMYS 進行的,所以這不是實驗室。數學研究有點奇怪,因為你隻需要坐下來思考。但我們確實有一個導師,還有一個大學生來幫助我們。

Q20 MIT的課程負擔有多重?例如,MIT的計算機科學課程是否比其他大學的負擔更重?

答案是肯定的。基礎編程課,他們在半學期內教了兩個學期的內容,這有點瘋狂。之後就沒那麽緊張了。但我確實認為這裏的課程比其他學校更加嚴格。

Q21 不認識MIT的人怎麽辦?

認識在MIT的人並不是那麽重要,他們不會核實是誰。我認為他們更關心你自己,所以不要擔心。

Q22 是否提交了音樂作品集的問題?

是的,我提交了一個單簧管作品集,我與我的個人音樂老師或單簧管老師合作了很多。但是 iBridge 也幫助了我,有一個部分是你可以寫關於你做過的作品的,他們幫助我編輯了那部分。而且,他們幫我找到了一個音樂老師,她也看過我的申請。

Q23 可以請你分享一些申請的建議嘛?

我認為就主文書而言,寫一個好故事很重要,就像你需要有人讀你的文書,他們不隻是想看到我做了這個,然後做了這個,你想要寫一個真正感人的故事,一個引人入勝的敘述,這是我會給出的建議之一。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關於我的申請的亮點。我確實談了很多關於我喜歡數學之旅的事情。我的文章是關於我以前不喜歡數學,因為它隻是解決問題,而且那不是我擅長的,我認為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然後我發現了更多的探索研究型的數學,這樣你可以犯錯並嚐試不同的方法,因為沒有人知道答案,這真的讓我愛上了數學,然後我想到了我當初感到多麽糟糕,以及我現在對數學感到多麽愉快,我不希望其他人感到那麽糟糕。然後我還寫了關於我在音樂方麵的旅程,以及新加坡的文化背景或音樂的文化多樣性是如何影響我對音樂的體驗的,以及如何使用音樂作為與他人聯係的媒介。是的,我認為這些是我申請的主要亮點。

Q24 你在猶他州的學校排名是多少?我們知道你來自一所特許學校。從一所特許學校出發,沒有排名,我們通常告訴學生,不是你必須來自最好或最具競爭力的高中,而是更多地是關於你在自己學校裏的表現,你在自己學校裏如何脫穎而出,你在自己學校裏的排名如何,你認為呢?我相信沒有排名,對吧,你的學校?我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否排名,它不是一所糟糕的學校,但也不是什麽特別的學校,也不是什麽太高的學校。

體育活動方麵,你參加了什麽體育活動嗎?

不,我不是很喜歡體育的人,高中更多地關注音樂,我想我是參加了軍樂隊,如果算作一種體育,但那更多地與音樂有關。是的,主要是音樂和社區服務,這是我的兩個主要課外活動。還有想特別感謝iBridge寫作顧問老師們,特別是Cat和Tony老師,他們對我的指導非常棒,收到他們的修改建議後,我會覺得真的好很多。他們是很棒的作家,也真的很擅長寫作指導,他們還指導我成功申請了一個寫作項目。

 

關於iBridge Education

慧橋國際教育團隊源於2012年,總部位於紐約市。我們的創始人團隊由美國獨立谘詢教育顧問協會(IECA)認證成員組成。我們的專業團隊顧問有著超過12年的教育及升學谘詢領域的豐富經驗,我們的學員來自北美和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學到高中階段的學生。慧橋致力於幫助學員們更好地成長,助力他們獲得美國頂尖高中和大學錄取。

iBridge Education 顧問團隊致力於從選校、規劃、課外活動、科研、競賽安排、文書寫作,到補充材料提交、和大學招辦溝通等方麵提供專業谘詢意見。無論你是即將申請大學,還是正在申請中,如果你麵臨任何申請方麵的困難和疑惑,歡迎二維碼添加小助手,或致電聯係。

聯係方式:

郵件:info@ibridgeeducation.com

公司網站:https://www.ibridgeeducation.com(中英網站)

公司地址:135 W 41st Street, 5th Floor, NY, NY 10036

聯係電話:+1(917)697 7328(美國)

微信:iBridge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