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次突破為例:
第一次,Plekhovo爭奪戰。烏軍在這個村莊陣地部署了一個機械化步兵營,裝備了包括豹2坦克和布雷德利在內的大量北約裝備,還設置了龍牙防線和反坦克塹壕,布設了縱深6公裏的雷場。
俄軍VDV多次攻擊都以失敗告終。任務轉給了朝鮮人民軍,人民軍不斷派出偵查人員,摸清了烏軍雷場的情況,在一個大風雪夜,頂著風雪穿越了這個六公裏的雷場,沒有引爆一個地雷,神不知鬼不覺地殺進Plekhovo。烏軍的機步營根本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就被殺得幹幹淨淨(沒有留俘虜)。
第二次,Malaya Loknya外圍的林帶爭奪戰,人民軍對抗烏克蘭精銳第33突擊營,82空突旅,以及部分國際軍團。也是利用風雪天氣,放棄機動車輛,三人一組徒步衝進烏軍的林帶,在樹林帶內短兵相接。烏軍使用了大量的集束炮彈轟擊人民軍縱隊,但由於朝鮮人已經衝進了林帶,再加上風雪天氣視野不好,人民軍傷亡很小,而烏軍在Malaya Loknya西線的林帶被突破,俄朝兩軍得以進入鎮內巷戰。
烏軍對朝鮮軍隊的評價是:果敢堅決,學習和適應能力強,善於利用地形和天氣作戰,喜歡用輕步兵小組滲透。
俄羅斯人的評價是,步兵戰術動作嫻熟,射擊水平極高,作戰勇敢堅決,碰到無人機時被盯上那個人要負責吸取飛手注意力,盡量讓無人機軌跡穩定(簡而言之自己不要亂竄),給其他人步槍齊射創造射擊窗口。讓俄國人驚訝的除了槍法,就是當誘餌的那個人真的在拿命當誘餌。,雖然因為射擊水平高能單憑步槍擊落不少無人機,但是依然造成了很多傷亡。
@忠誠於motorola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