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被緬甸民地武擊落的中國製戰機不是梟龍,而是山鷹高級教練機的出口版本FTC2000,被中國產便攜防空導彈擊落

前幾天網上傳出“緬甸‘梟龍’戰機被地方武裝用中國造導彈擊落”的事兒,這消息最開始是緬甸官方在6月10日發布的,一架軍用戰機在實皆省訓練時突發故障墜毀。



這本是一則平常的軍事事故通報,但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6月11日報道,說是緬甸政府軍的一架梟龍戰機,被當地的割據武裝分子用導彈擊落,擊落這架梟龍戰機的,極有可能是來自中國的FN-6型便攜式防空導彈。

 

“衝突報告”賬號也在X社交網站上的披露,當天緬甸空軍一架JF-17戰機在作戰過程中,被緬甸人民解放軍擊落。



一時間,網上眾說紛紜,有說這架墜落的飛機不是梟龍戰機,而是FTC-2000G“神鷹”,還有說是雅克-130的,那麽這架飛機到底是哪款呢?

 
 

Advertisements

據緬甸“Mandalay Free Press”媒體報道,6月10日中午12點多,在距離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140公裏的實皆省蒲雷鎮區,一架緬甸空軍的FTC-2000G 戰鬥機被擊落,機體殘骸與飛行員遺體部分已被發現。

緬甸從國購買的FTC-2000G“神鷹”教練機

據當地消息來源稱,這架戰機是由反抗武裝“緬甸人民解放軍”擊落的,據該組織士兵透露,“當天有三架緬甸空軍的飛機飛來,一架是運12運輸機,兩架是FTC-2000G 戰機。其中一架轟炸完坎道村後返回,墜毀的這架並不是轟炸坎道村的,而是在轟炸其他村莊時被我們擊落的。”

 

同時這名士兵還指出,“由於天氣原因,被擊落的FTC-2000G戰機飛得非常低,結果被防空導彈擊中。”

 

軍武菌認為,這個說法更靠譜一些,因為從殘骸特征分析,這應該是FTC-2000G戰鬥教練機。

 

Advertisements

▲殘骸後部看起來很像是FTC-2000G的WP-13引擎,其沒有收斂-發散噴嘴,和JF-17的RD-93不同。

 

平尾翼對比

 

 

Advertisements

▲FTC-2000G垂尾特征對比

▲殘骸的起落架(左),也跟FTC-2000G(右上)的主起落架特征接近,因為梟龍的主起落架是上下2個套筒(右下),殘骸則隻有1個。

由於緬甸的反政府武裝沒有中遠程防空係統,裝備的都是便攜式的防空導彈,所以這次應該就是反政府武裝士兵說的那樣,戰機飛行高度太低,被便攜式防空導彈給捅下來了。

 

據推測,這次擊落緬軍戰機的應該是中國造FN-6“飛弩”便攜式防空導彈,去年1月16日,緬甸空軍轟炸反政府武裝據點時,就曾被克欽獨立軍使用FN單兵導彈,在撣邦北部南帕卡村擊落一架FTC-2000G戰機,機上兩名飛行員全部陣亡。

2024年1月16日被擊落的FTC-2000G

Advertisements


 

FTC-2000G戰鬥機是我國JL-9“山鷹”高級教練機的外貿型號,基於殲-7進行的超級魔改,參考梟龍的DSI進氣道,殲-7E的雙三角翼設計,非常適合種地空飛行,適合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號稱”世界最便宜四代戰機“,造價低廉,單價還不足1000萬美元。



但它具備使用霹靂12、霹靂8空對空導彈的能力,可以執行超視距空戰和格鬥空戰,也能裝備“雷石”係列製導炸彈、C702反艦飛彈等,可以支援對地麵與水麵轟炸任務,算的上是米格-21的終極魔改型號。緬甸空軍是2021年從中國購買了6架FTC-2000G,目前為止該機被緬甸民地武擊落了至少2架。
 

Advertisements

 



擊落FTC-2000G的FN-6(飛弩-6),就是“紅纓-6”防空導彈的外貿型號,由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研製,也是中國第三代便攜式防空導彈,彈重11公斤,戰鬥部1.5公斤,長度為1.495米,最大射程為6公裏,最大射高3500米。



它可以迎頭攻擊飛行速度為360米/秒的目標,也可以尾追攻擊300米/秒的目標,單發殺傷概率70%,能夠摧毀以最大過載4G的空中目標。

 

能在大約10公裏外發現目標,7公裏鎖定目標,5公裏就能直接摧毀目標,並且整個係統隻需要2個人

Advertisemen
彈上安裝有6根敵我識別天線,用於發射和接收無線電信號,通過導彈射手的耳機來判斷目標的類型,戰鬥部采用高爆破片式,破片為鈦合金,因此降低了重量、提高了毀傷威力。

尾部有4片固定彈翼,前部有4片控製舵,其最明顯的外部特征就是發射筒口處有一個方盒子,那就是放套接尾翼的地方,平時導彈的4片尾翼在平時是與導彈分離的,采用一個緊固套環安置在導彈發射筒的前部。

導彈出筒的時候,彈體的前段“鑽過“尾翼套環,但後段的發動機艙要粗一點點,鑽不過去套環,於是就把帶有4片尾翼的套環像穿套頭毛衣一樣“穿”在導彈的尾部。



這種獨特設計,主要是為了增加尾翼麵積,加大導彈控製機動性,同時還能極大地降低導彈發射筒的直徑,降低了係統全重,讓FN-6導彈能夠以較小的72毫米彈徑,以較低的全彈重量,達到18g過載。

FN-6配備有數字多元化紅外製導係統,一個4單元的紅外探測器、一個光學瞄準裝置,安裝在發射筒左側,而敵我識別器則安裝在發射筒的前上方、冷卻器與電池安裝在發射筒前下方的握把上,整套係統全重16公斤。



上麵的那兩組6根天線,就是FN-6導彈的敵我識別器天線,可用於發射和接收敵我識別器的無線電信號,再通過導彈射手的耳機來判斷目標的類型。

FN-6導彈最核心的元件就是那個4單元的紅外探測器,有它在,實戰中隻需射手將其開啟,將導彈指向目標大致方位,讓導引頭自動捕獲目標,然後射手根據光電信號反饋而啟動發射,發射後的導彈會自動追蹤目標,射手隨即撤離,也就是發射後不管。



由於FN-6性能優異,還經濟實惠,整套導彈係統大約40萬美元,單枚導彈大約10萬美元,因此暢銷海外多個國家、其中包括蘇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卡塔爾、馬來西亞、柬埔寨、秘魯和中東國家,不過,我國出口的FN-6可並非都安裝有敵我識別裝置,具體原因大家想想便知。



早在2019年,緬甸政府軍在繳獲的反政府軍武器中,就發現了FN-6導彈,這些導彈是肯定不是他們從我國正規的軍貿渠道進口的,至於從哪裏來的,大家可以對比上麵進口國和下麵地圖,答案就比較明顯了。



由於出口量巨大,所以FN-6有不少擊落戰績,其中擊落中國造戰機的事跡也並不罕見。

在敘利亞內戰期間,極端武裝曾經用FN-6擊落過敘利亞政府軍的米-17直升機、米格-21戰鬥機和伊拉克的米-35直升機。據《紐約時報》分析來源稱,這批FN-6可能是卡塔爾從蘇丹庫存中購買援助給敘利亞反對派,然後ISIS極端武裝從反對派手中繳獲,用來攻擊敘利亞政府軍。



2019年,一架緬甸空軍的強-5C強擊機在進行轟炸任務時,被北方的民地武發射的一枚FN-6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擊中尾部,把垂尾、水平尾翼和尾噴口打成了馬蜂窩。但這架強-5C還是頑強地返回了基地並安全降落。



2023年5月24日蘇丹內戰期間,蘇丹政府軍1架FTC-2000飛機在恩圖曼墜毀,2名飛行員跳傘生還,同年7月4日,蘇丹政府軍又一架FTC-2000在喀土穆,被快速支援部隊地麵防空武器擊落,2名飛行員跳傘生還,兩次都應該是FN-6防空導彈擊落的。

▲在中國完工的蘇丹FTC-2000戰機,掛載的是HF-7型90毫米航空火箭彈與霹靂-8空空導彈

而在此之前的2018年,沙特軍隊的一架中國產彩虹-4B察打一體無人機,被也門胡塞武裝使用導彈擊落了,據傳他們用的也是FN-6防空導彈。

其實,國產戰機被國產導彈擊落並不是什麽不得了的事情,武器如何發揮作用,很大程度是由使用者決定的。

根據事後分析,無論是蘇丹還是緬甸的FTC-2000,在使用中,最大的問題都是作戰方式過於單一,要麽是為了省錢而把製導炸彈替換成了普通鐵炸彈的,要麽純粹就是沒錢導致隻能扔鐵炸彈和打火箭彈的,導致飛行路線固定且貼近地麵。



要知道,飛行員的飛行水平再高,一旦進入低空活動,被擊落的概率就相當大,別說是蘇丹、緬甸空軍飛行員的飛行水平,哪怕是俄羅斯空天軍,在執行近地支援的扔鐵炸彈過程中,也屢次被擊落。

當然了,隨著咱們軍貿份額的不斷擴大,相信中國防空導彈擊落中國戰機的事件還會發生,這也沒什麽好尷尬的,畢竟當年兩伊戰爭的時候,雙方用的都是中國武器,咱們外匯可沒少賺。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