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其美械兵團而言,開戰之初,雖有美軍事顧問團的指導,然士兵大多未經長期訓練和缺乏實戰經驗,在武器使用上不習慣,以及不知武器發揮威力需要哪些條件。據有學者研究,內戰前,除新1、新6兩軍和中國遠征軍的16個師參加過緬北戰役之外,多數部隊沒有進行係統的訓練及實踐就被投入了戰場,部隊對美械裝備的熟悉程度遠未達到標準,甚至五大主力的5軍、18軍、74軍也僅對部分軍官與軍士做了2-4周的武器訓練,在絕大部分官兵基本上沒有了解新式裝備的情況下就投入實戰。[29]此時,配合美械裝備運輸的交通設施很不完備。津浦、平漢、膠濟、北寧線等鐵路運輸之重要的交通樞紐還未暢通,再加上共軍廣泛地采用毀壞鐵路、公路、橋梁的戰法,[30]破壞國軍運輸補給線的,美械裝備的運輸與補給很困難。國軍坦克和裝甲車的運輸需倚靠大量的火車車皮,增加了運輸的難度和政府的財政負擔。如果靠空運的話,其承載量有限,但耗費巨大,且不能運輸坦克等重型武器。美械裝備由於火力的迅猛,彈藥消耗很快,對野外後勤補給的要求很高,這恰恰是國軍後勤的主要缺點。結果在實戰中,美械部隊經常發生彈藥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部隊的作戰能力。還有,美械裝備使用的彈藥,必須由專門的兵工廠製造,如型號、製式與美式坦克、機槍和大炮不匹配,後者根本無法射擊。而國共開戰時,國民黨還沒來得及建立生產與美式裝備配套之各種物資和彈藥的兵工廠,其原有的兵工廠無法生產美製槍彈。這樣,彈藥一旦打光,就須依靠美國援助。如果沒有援助或援助不及,這些坦克和槍炮就成了廢銅爛鐵。蔣介石曾告杜聿明:“東北部隊美械彈藥應設法節省,不得浪費,希特別注意,通飭所屬遵照辦理為要。”蔣還電告在美國采購軍火的毛邦初,令其告訴美國人,“美械子彈之奇缺實為嚴重情形之主因也。”[31]在戰爭後期甚至出現了部隊被迫將部分美械武器又換成國械以提高戰鬥力的情況。例如魯南鏖戰時,有些國軍部隊即是如此。淮海戰役前,甚至嫡係主力第5軍也重新裝備國產步槍、迫擊炮等以解決彈藥補充問題。此外,坦克和裝甲車隻有在交通通暢的平原地區才能發揮出威力,在山區、河流眾多的地帶,以及城市巷戰中均無法施展自身的效果。陳毅根據共軍與國民黨機械化部隊作戰的經驗得出:“美械使火力增強,但火器複雜,蔣軍士兵無法掌握,不能靈活機動,消耗彈藥甚多,缺少運輸工具,供給不上。野戰能力很弱。美械化害多利少,最多不過利害相等。”[32]
共軍彈藥有俄爹源源不斷的供應,而美帝卡脖子,武器禁運,老蔣都電告炮彈要省著點用。看看美帝援助烏克蘭那吊樣就知道了。
所有跟帖:
•
事實再次證明美國佬靠不住。援助,還是老毛子大方。
-hkzs-
♂
(33 bytes)
()
03/27/2025 postreply
23:25:39
•
美帝真的愚蠢非常,還把老毛子當著戰友,因為剛剛瘋狂租借法送了大批武器,又一起會師,興奮得很,直到後來蘇聯斯大林報告提到
-精木-
♂
(0 bytes)
()
03/27/2025 postreply
23:36:14
•
今後鬥爭方向從反法西斯主義轉到反帝國主義,還不死心,要求駐莫斯科大使去了解情況。這時候已經是1946年下半年了。
-精木-
♂
(0 bytes)
()
03/27/2025 postreply
23: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