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遠東挖掘政治大清洗犧牲者屍骨 發現華人遺骸
中新網6月9日電 據俄新網消息,俄濱海邊疆區航空搜尋隊AviaPoisk隊長雅羅斯拉夫•利萬斯基6月8日向俄新社透露,誌願者在挖掘政治大清洗犧牲者屍骨過程中發現了中國人的遺骸,初步推斷這些中國人是在1937年清洗治安混亂街區過程中被殺的。政治大清洗犧牲者遺骸是在為籌備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修建道路時發現的。
為籌辦2012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俄羅斯在海參崴鋪設聯邦道路,修建這條道路的工人們於2009年10月在該地塊發現了掩埋大量遺骸的地方,估計埋在這裏的是政治大清洗的犧牲者。修建這個路段的工作暫時中斷。
搜尋人員推測,中國人的屍體是在1937年被掩埋的。這個時間與蘇聯清洗海參崴被當地人稱作“百萬街”的治安混亂街區剛好吻合。他們估計,當時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在肅清街區後把中國娛樂場所和它們持有者的家什也搬到了行刑現場。
利萬斯基指出:“其中包括個人物品:皮衣與皮鞋、煙鬥、秤、中國和俄羅斯遊戲棋。還發現了中文與俄文報紙,其中一份的日期是1937年9月18日。”
目前挖掘工作尚未結束,被取出的骨骸將保存在停屍房,此後將對它們進行司法醫學鑒定。鑒定結果將顯示這些人的死亡年代與推斷的死因,然後將處理安葬問題。
在這場大屠殺中,共有30萬中國同胞死於非命,其慘狀令人震驚。
海參崴這個名字來源於清朝的滿文,它在唐朝時期就屬於中國的固有領土。
由於晚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沙皇俄國以武力相威脅,侵占吞並了海參崴、雙城子、伯力,海蘭泡等地。
作為天然的港口城市,海參崴的地理位置優越,沙皇俄國雖然吞並了它,但世代住在那兒的中國原住民並沒有離開,他們的人數大約是30萬左右。
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為了讓中國拖住日本,避免自己國家陷入兩線作戰,曾經在物資和武器上給予支援。
隨著“七七事變”的爆發,斯大林改變了策略,趁著中國忙於抗日,無暇外顧之際,有計劃地對海參崴、雙城子、伯力,海蘭泡等地的中國原住民進行大屠殺,其目的是清除異類,永遠占領本屬於中國的土地。
在日本人占領武漢後,海參崴等地的中國人遭受了滅頂之災,蘇聯當局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拘捕。
在當時,遠東地區大量的中國華僑、勞工被按上了“危險分子”、“日本特務”、“社會危險分子”等罪名,分別判處數年到十多年監禁。
蘇聯當局經常半夜三更突襲中國華僑開辦的商鋪,隨便找個借口就沒收他們的財產,如有不從者,一律逮捕入獄。
這些中國人進了監獄,大部分人都在集中營裏被虐殺,還有一小部分人被直接殺害。
根據俄羅斯方麵的消息,2009年12月,在海參崴近郊附近,為2012亞太經合組織而加工築路的工人發現了萬人坑以及大量屍骸。
2010年5月,俄羅斯方麵再次對海參崴附近區域進行了挖掘,他們在現場共發掘出約480人的遺體,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雙膝跪地,後腦勺中槍,其彈孔均顯示為30年代蘇軍配備的武器裝備。
在現場,人們發現了大量包括皮包,內有1930年代的硬幣的錢包,煙嘴,孩子的珠子,杯子,瓷碟,眼鏡碎片和眼鏡等個人物品。
根據俄羅斯方麵的調查,這些死難者都是中國人,他們死於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
俄羅斯遠東地區大屠殺過後,中國原住民慘死的慘死,逃跑的逃跑,現在海參崴等地的華僑已經徹底衰落了。
國人不該忘記:揭開“清洗百萬街”慘案 海參崴的曆史傷痛
2009年,俄羅斯海參崴進行基礎建設時,意外發現了一個萬人坑,挖掘出200多具屍骨,隨後又找到495具帶彈孔的頭骨。這些遺骸被認為可能是1937年“清洗百萬街”事件中的中國受害者。
1936年4月17日,蘇聯中央政治局決定清理海參崴的中國居民。這一舉措背後是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政策。正值斯大林時期,蘇聯麵臨外部壓力,內部則加強對被認為是“潛在危險”的群體的清洗。
1937年6月,蘇聯發布00447號命令,針對邊疆地區的“不可靠分子”進行大規模遷移和驅逐。12月,內務人民委員部委員葉若夫下達命令,要求逮捕所有有“挑釁行為”的中國人,沒收其財產。隨後的幾個月裏,海參崴發生了大規模逮捕行動,約5816名中國居民被判死刑,實際執行3123人。
這一事件導致海參崴的華人社區幾乎消失,街區變得荒涼,商店的招牌被拆除,仿佛華人從未在此居住。1989年,蘇聯承認對各民族進行強製遷移的行為為非法,並保障這些民族的權利。
海參崴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割舍的領土,曆史上多次確認其歸屬。清朝康熙年間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首次明確了這一點,但1858年的《璦琿條約》使清政府不得不割讓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大片土地。俄國將海參崴更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以體現其擴張意圖,而中國東北人始終堅持稱其為“海參崴”。
這一曆史悲劇提醒我們,要銘記那些曾在這裏生活、奮鬥的中國人,理解文化和曆史的傳承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