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考慮俄和西方的直接戰爭。
俄基本上沒有和西方對抗的本錢,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直接對抗的戰爭俄必敗。
而西方卻不想和俄作直接對抗的戰爭。
原因是,俄不配。
能夠吃香喝辣,生活照舊,誰會想戰爭。
西方也是一樣,如果不是俄逼上來沒辦法,也絕不會和俄直接開戰。
雖然可以拍死俄,沒有懸念,但是打一手血,殺幾百萬上千萬俄羅斯人,在國內的政治和輿論壓力會很大。
弄不好還給俄核平幾個城市,也是不值得的。
白白便宜中共趁機占西伯利亞。
所以能不打就不打,這個是西方的心態。
而烏,如果缺乏西方的援助,也很難支撐下去。畢竟打仗需要的錢是天文數字,烏的國力不足夠支撐。
所以,烏的成敗,取決於西方支援的力度。
西方不可能讓烏戰敗,從而自己必須直接麵對俄的軍事壓力。所以必定援助烏對抗俄。
但是也不願意援助過多,一方麵自己不願意花太多錢,另外一方麵也不願意把俄逼上梁山,總動員和西方直接對抗。逼著西方拍死他,搞得一地鮮血。
所以這個僵局會繼續下去。
直到俄知難而退。
偏偏普京這個二愣子就是拎不清,須知道普京再加碼,西方隻要加大對烏的援助就可以製衡,普京的所有努力,都跳不出如來的五指山。
他才轟炸了烏,西方馬上就加碼對烏的援助,就是明證。
普京根本不可能贏。
最後還得談判退兵。晚退不如早退,可是他就是還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川普救不了他,也沒有理由救他。
習更是自身難保。就想趁機在遠東撈好處。絕對靠不住。
等他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可能已經太遲了。
而烏就聰明得多,明明可以在突破俄邊境之後,有很多打法,甚至可以直接拿下核電站,或者兵逼莫斯科,烏卻選擇了最保守的打法。
烏的所有戰略,都是在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實力,爭取西方援助,同時削弱俄。
而不是希望在一場戰役中殲滅俄軍,結束戰爭。
因為烏知道自己的定位。要取勝不能靠戰場,更重要的是合於中俄朝伊對抗西方的大局,明白了大局,才能贏戰爭。
這也是烏多次改組政府和軍隊高層的原因。
拎不清的高層,都必須滾蛋,才能保證烏的最後勝利。
政治,外交遠大於軍事,這才是俄烏戰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