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戰爭已經不是密集的人員堆積在陣地的那種一戰二戰的陣地戰。
防線都是一個模糊的區域,由後方移動的炮兵部隊,配合前方小股的偵察定位部隊給後方炮兵提供進攻方部隊的坐標。
再配合地麵的地雷,障礙物等。
而戰爭勝負的關鍵,是能否消滅對方一直在移動的炮兵部隊。
俄軍戰術思想落後,軍事技術落後,一直妄圖用數量來頂替質量。
所以用不精準的大炮,配合巨型的炸彈,對烏軍陣地狂炸,然後俄軍喉舌和**********就臆想出一個烏軍屍橫遍野的場麵,製造出一個一天消滅幾千烏軍的想象畫麵。
其實,在陣地的烏軍,都是小股的偵察部隊,甚至隻是無人機部隊。
俄軍消耗大量的火炮彈藥,還有巨型炸彈,就是炸了一些無人的建築和路障而已。
最近一次俄軍3頓航空製導炸彈的成果,是炸傷了一個烏克蘭平民老頭。
不過這不妨礙*****臆想烏軍傷亡慘重,“已經在失敗的邊緣”。
然後繼續無用功。
這其實相當於對方已經是用洋槍(海馬斯等精準武器)定點遠距離打擊一個核心位置的年代,俄軍還在揮舞八十三斤的大刀(巨型航空炸彈),吹噓一刀下去,烏軍被劈成兩斷的慘況。
事實上,誰也砍不到。而自己經常被一槍遠距離命中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