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驚爆南聯盟使館被炸和習上位原因”一貼及引用的材料,雖然蠻拚的,但過不了技術分析。
南聯盟電力和通訊係統癱瘓,然後軍事通訊很快恢複,奇怪嗎?民用通訊原本就和軍事通訊分開,軍事通訊是完全可以不依賴民用通訊係統而健全工作的。軍用有線通訊可能因為轟炸而被切斷,無線通訊完全可以獨立以完整的係統正常發揮功能,無線通訊可以有自己的發電機和蓄電池,不依賴電網。在當時轟炸時,南軍隊幾乎沒有收到損失,通訊完全可以保持完整,根本不需要中國使館幫助。使館對於有線通訊的破壞完全幫不上忙,因為它反而要依靠南聯盟的地麵通訊線路。使館即使有無線通訊,甚至衛星通訊,在地麵線路被破壞的情況下也隻能用無線通訊與外加聯係,南軍隊絕對不會缺少無線通訊設備。多一個使館的無線通訊點對於整體的幫助微乎其微。
關於F-117的殘骸
F-117在被擊落後殘骸位置比較集中,有大塊機體留存,機身和座艙基本完整。如果中國想要研究塗層,弄幾塊典型部位的蒙皮即可,不必弄來整個殘骸。整個殘骸已經損壞,弄幾塊送回中國隻需公文包就可以早早地帶走,即使來不及而被炸,炸過的還是保持墜毀的損壞等級。轟炸主要是破壞建築物。內部物體的損壞多數是被壓壞的,再炸一回也不影響對塗層的研究,炸它幹嘛?但毫無疑問地要研究座艙。如今,F-117的殘骸放在博物館,座艙部分同樣還保持完整,難道它躲過了多顆巡航導彈的精確攻擊,沒被誤炸?
關於使館被定位
發動機會發出信號是從馬航370的新聞裏學到的吧。但是用發動機發出的信號對使館定為?是不是一個大笑話?一架隱身飛機的發動機會自動發出信號,在這裏就不用多講了吧。
墜毀地點的F-117殘骸
墜毀地點的F-117座艙蓋
博物館裏的F-117座艙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