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誰贏了?

來源: 唵啊吽 2023-09-05 14:03: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88 bytes)

戰爭進展如何?兩位專家觀察員加劇了混亂。前英國士兵理查德·艾恩(Richard Iron)反思了他所認為的普京處境的脆弱性,認為普京可能會陷入政變,並預測烏克蘭很有可能將俄羅斯人完全趕出烏克蘭。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所謂“現實主義學派”的追隨者約翰·米爾斯海默認為,烏克蘭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在成為英國官方戰略家之前,艾恩·CMG OBE 上校擁有在北愛爾蘭、阿曼、福克蘭群島、巴爾幹半島和伊拉克與英國敵人作戰的豐富經驗。他於 2015 年來到澳大利亞,現任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維多利亞分會所長,考慮到他作為澳大利亞居民的時間很短,這是一個相當令人驚訝的任命。

2023年8月17日,艾恩在墨爾本論壇的演講中表達了他對烏克蘭的看法。考慮到他的背景,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他說,俄羅斯軍隊在人力和後勤方麵存在弱點。卡車補給車隊非常容易受到空中和炮火的攻擊,而軍隊也很難將炮彈裝到槍口上。人們無法確定,但俄羅斯的人海攻擊似乎代價高昂。所有部隊都已投入,軍隊沒有大量後備力量。烏克蘭師比俄羅斯師更有積極性。

盡管俄羅斯戰鬥機非常先進,但它們的空對空和空對地導彈都快用完了。北約軍事機構也說了同樣的話。

艾爾堅稱,普京的目的是動員整個國家支持戰爭,並摧毀烏克蘭的抵抗能力。他想榨幹烏克蘭的血,並將其與西方隔離。屆時烏克蘭將落入俄羅斯手中。但普京對權力的掌控是有問題的。與其他專製政權(如國王統治下的伊朗)一樣,針對他的政變可能會在沒有太多警告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由於缺乏任何真正的勝利機會,可能會引起軍方或平民的強烈反對。艾恩說,“我們確實知道,俄羅斯對戰爭的支持已經很少了。”

戰爭可能會通過解決方案結束,但這可能必須在北約和莫斯科之間進行談判,而烏克蘭沒有太多投入。然而,艾恩似乎自相矛盾,聲稱普京是一名戰犯,而人們無法與戰犯打交道。

艾爾在整個分析中聲稱普京想要占領或控製整個烏克蘭。他沒有考慮到普京2022年入侵背後的激勵因素——包括北約向俄羅斯西部邊境挺進、2014年的獨立廣場政變、同年的敖德薩大屠殺、基輔政權對頓巴斯平民的八年轟炸、班德主義或被遺棄的政權。明斯克進程。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重申烏克蘭永遠不會投降的主張。它希望歸還所有被占領的領土,包括克裏米亞。

艾恩表示,澳大利亞的作用應該是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力所能及的軍事裝備。它必須為盟國的努力做出貢獻,以使普京繼續掌權的成本變得越來越昂貴。他斷言,澳大利亞必須繼續強烈反對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

米爾斯海默教授是西點軍校畢業生、布魯金斯學會成員和曆屆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顧問,他對這場戰爭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米爾斯海默在獨立出版物《勇敢新歐洲》2023 年 9 月 3 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必敗》中斷言,現在很明顯,烏克蘭備受期待和大肆宣揚的秋季反攻是一場巨大的失敗。米爾斯海默在《紐約時報》上援引美國和歐洲官員的話說,烏克蘭運往戰場的武器裝備有多達 20% 被損壞或摧毀,其中包括一些強大的西方戰鬥機器、坦克和裝甲運兵車。而這些來自不同製造商的產品很難整合成一支統一的力量。與此同時,烏克蘭軍隊傷亡慘重。

米爾斯海默認為,兩支軍隊的實力相差無幾。西方觀察家聲稱,俄羅斯人正遭受嚴重的士氣和其他係統性問題,麵對反攻他們會崩潰。但這並不是人們通常從正在進行實際戰鬥的烏克蘭軍方聽到的觀點。正如烏克蘭總司令瓦列裏·紮盧日尼將軍憤怒地告訴《華盛頓郵報》,西方沒有向烏克蘭提供足夠的武器,“如果沒有充分供應,這些計劃根本不可行”。

米爾斯海默回憶說,俄羅斯在2022年2月首次派出19萬軍隊入侵後,就變得過度擴張,不得不從第聶伯河西岸的哈爾科夫州撤軍,但也是在給烏克蘭軍隊造成大量傷亡之後。隨後,普京於 2022 年 9 月動員了 30 萬軍隊,經過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鬥,於 2023 年 5 月下旬占領了巴赫穆特 — — 這對烏克蘭來說是一場嚴重的失敗。由於俄羅斯在人口上擁有5比1的優勢,並且在炮兵和空中力量上擁有顯著優勢,米爾斯海默認為基輔和西方都沒有能力糾正這種不平衡。

米爾斯海默聲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西方已經厭倦了戰爭。中國在東亞對美國霸權的威脅越來越大,這種威脅比俄羅斯的威脅更大,這加劇了這種情況。美國和北約致力於訓練烏克蘭人進行“聯合武裝行動”,這一事實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米爾斯海默表示,事實是,2023年的西方軍隊在裝甲戰方麵幾乎沒有什麽經驗——伊拉克戰爭發生在20年前。他引用了曾在歐洲指揮美國陸軍的美國將軍本·霍奇斯的話說,“我當然從未參與過像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戰鬥那樣大規模、暴力和令人迷失方向的戰鬥。”

米爾斯海默說,“西方許多人愚蠢地認為,麵對反攻,俄羅斯軍隊即使不會崩潰,也會表現不佳。” 但那並沒有發生。“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烏克蘭堅持認為它需要安全保障,而這種保障隻能來自美國或北約。” 另一方麵,俄羅斯堅稱烏克蘭必須保持中立並結束與西方的安全關係。事實上,米爾斯海默總結道,這是當前戰爭的主要原因,“即使美國和歐洲的外交政策精英們也拒絕相信這一點。” 艾恩上校似乎也是如此。

理查德·布羅諾夫斯基

Richard Broinowski AO 是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澳大利亞廣播電台總經理以及堪培拉大學和悉尼大學的兼職教授。他已經出版了八本書,最新的一本是他 2003 年出版的書《事實還是裂變——澳大利亞核野心的真相》的擴展。最新版本包含有關澳大利亞購買核動力潛艇意圖的額外章節。(抄寫員 2022)。

 

穀歌翻譯Ukraine: Who is winning?

所有跟帖: 

中國贏了,甚至不止贏兩次,贏麻了 -justforfun- 給 justforfu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5/2023 postreply 15:40:49

AIM-120還沒到,再等等 -油胖子- 給 油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5/2023 postreply 19:01: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