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真相效應與“無端”入侵烏克蘭

來源: 唵啊吽 2023-08-10 13:56: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984 bytes)

可以說,21世紀最令人震驚的戰爭宣傳展示發生在去年,當時整個西方政治/媒體階層開始一致喊出“無端”一詞來提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去年2月23日,也就是入侵開始的前一天,《紐約時報》編委會撰文稱,“對一個歐洲主權國家的無端入侵,是在一個世紀、一個大陸上、在一個世紀內無端宣戰的規模”。被認為不再可能了。”

戰爭開始後,拜登白宮發表了一份題為《拜登總統關於俄羅斯無端無理襲擊烏克蘭的講話》的聲明。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推特上分享了拜登的聲明,並評論道:“俄羅斯對烏克蘭有預謀、無端且毫無道理的攻擊,公然無視無辜男女和兒童的生命,無視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國際法。

去年3月初,《紐約時報》編委會撰文稱,西方為報複俄羅斯入侵而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表明無端侵略戰爭會帶來後果”。

去年4月,《紐約時報》編委會再次重複這一口號,寫道普京“下令發動一場無端戰爭,以滿足他的帝國野心和毀滅鄰國的野心”。

去年5月,《紐約時報》編委會重申“烏克蘭值得支持,反對俄羅斯無端侵略”。

分析師傑弗裏·薩克斯 (Jeffrey Sachs) 稱,《紐約時報》在 5 篇社論、14 篇《紐約時報》作家的觀點專欄和 7 篇客座專欄文章中,“無端使用”這個詞“不少於 26 次”。

但這不僅僅是《記錄報》與美國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唱同一首讚美詩。《衛報》編委會寫道,“普京先生對一個較小的民主鄰國發動的無端戰爭導致 170 萬人逃離家園。” 《洛杉磯時報》編委會寫道,“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的最明顯受害者是那些在保衛國家免受殘酷(和擁有核武器)鄰國侵害過程中喪生的人們。” 《芝加哥論壇報》編輯委員會提到“普京對烏克蘭的大膽、無端的入侵”。英國《金融時報》編委會提到“普京對俄羅斯鄰國的無端攻擊。” 《華盛頓郵報》編輯委員會在兩篇不同的文章中提到了“莫斯科災難性的、無端的入侵”和“俄羅斯的無端入侵”。

放眼望去,西方媒體都在不加批判地重複這個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稱, “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使該國遭到毀滅性打擊,造成數百名平民死亡,引發人道主義災難,並引發西方製裁浪潮。” 《時代》雜誌喋喋不休地談論“俄羅斯於 2 月 24 日無端入侵烏克蘭”。《紐約客》“弗拉基米爾·普京下令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 (NBC News)稱, “經過數周的積累,俄羅斯於周四開始對烏克蘭進行無端攻擊。” CNBC談論“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

這隻是我引用的一些基本上無限的例子,我可以指出整個大眾媒體的這場戰爭口號。西方媒體自詡為真理的公正仲裁者,聲稱自己優於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的官方媒體宣傳人員,並聲稱擁有使用社交媒體的普通人所不具備的合法性。然而,他們在這裏不加批判地重複美國政府的談話要點,並站在反對俄羅斯的一邊。

西方媒體聲稱報道事實,但他們在“無端”敘事背後的表現表明,他們的實際工作是以符合政府信息利益的方式來構建世界事件。如果這種敘述隻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的有偏見的框架,而不是它實際上的赤裸裸的謊言,那就夠糟糕了。

去年接受“有用的白癡”播客采訪時,諾姆·喬姆斯基認為,我們之所以不斷聽到西方媒體在談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使用“無端”一詞,是因為這絕對是被挑釁的,而且他們知道這一點

“現在,如果你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並且想在主要期刊上發表文章,那麽你談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你必須稱其為‘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喬姆斯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短語;以前從未使用過。你回頭看看,看看伊拉克,那是完全無端的,沒有人稱其為“對伊拉克的無端入侵”。事實上,我不知道這個詞是否曾經被使用過——如果是的話,那也是非常邊緣化的。現在你在穀歌上查找它,結果有數十萬次點擊。每一篇發表的文章都必須談論對烏克蘭的無端入侵。”

“為什麽?因為他們非常清楚這是被挑釁的,”喬姆斯基說。“這並不能證明其合理性,但它受到了大規模的挑釁。”

事實上,你可以不同意俄羅斯的入侵,或者認為普京對局勢反應過度,但你不能合法地聲稱入侵是無端的。這是有據可查的事實即美國及其盟國以多種方式挑起了這場戰爭,從北約擴張到支持基輔政權更迭,到配合對頓巴斯分裂分子的侵略,再到向烏克蘭傾注武器。還有大量證據表明,美國及其盟國在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周破壞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和平協議,以使衝突盡可能長時間地持續下去,從而損害俄羅斯的利益。

我們知道西方的行動引發了烏克蘭戰爭,因為許多西方外交政策專家多年來一直警告西方行動將引發烏克蘭戰爭。約翰·米爾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 在 2015 年的一段視頻緊急警告稱,“西方正在帶領烏克蘭走上報春花之路,最終結果是烏克蘭將遭到破壞。” 結果就是這樣。

像米爾斯海默這樣的外交政策“現實主義者”之所以能夠正確預測烏克蘭戰爭,是因為他們在分析中首先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大國永遠不會接受來自其他大國在其邊境的威脅。這是理解 2020 年代重大衝突的關鍵點,不僅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也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衝突——而美國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在其敵人的邊界上積累了威脅

“戰爭無緣無故的論點非常具有戰略意義,”外交政策分析師馬克斯·艾布拉姆斯最近在推特上回應我對此主題的評論。“它粉飾了北約擴張、幹預獨立廣場起義以及在內戰中與極右極端分子站在一起的作用。它不僅為美國開脫,還幫助誹謗俄羅斯,並讓人們認為這場戰爭是好事。”

大眾媒體之所以對這場戰爭齊聲喊出“無端”二字,是因為大眾媒體是美帝國的宣傳機關。他們重複這一戰爭宣傳口號利用了人類認知中的一個缺陷,即虛幻的真理效應,這使得我們的大腦很難區分多次聽到某件事的經曆和聽到真實事物的經曆之間的區別。隻是在烏克蘭戰爭評論中反複插入“無端”一詞,就會讓人認為它一定是在沒有挑釁的情況下發動的,因為虛幻的真相效應可以繞過理性和邏輯,將敘事插入到我們文明的集體意識中。

事實上,所有大眾媒體都開始一致這樣做,違反所有新聞訓練和道德規範,這表明大眾媒體在為美帝國服務時是多麽團結。當推動敘事的需要特別緊迫時,新聞公正和獨立的外表就會消失,我們就會看到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宣傳機器的真實麵目。

穀歌翻譯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 and the “unprovoked” invasion Of Ukraine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