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軍核動力新旗艦重返服役 僅供閱兵不敢打仗
最近俄羅斯軍方傳出消息,聲稱即將改裝完成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將成為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的新旗艦。不過由於莫斯科號巡洋艦被擊沉的經驗,這艘排水量高達25000噸的核動力巡洋艦註定隻能當擺飾,花了大錢與數十年時間升級裝備,卻隻有閱兵的功能,下場恐與日本帝國失去武藏艦之後的大和艦差不多。
根據俄羅斯官方消息指出,即將改裝完成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裏寧號)將成為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的新旗艦,而目前俄羅斯海軍唯一現役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將在2023-2024年內退役。彼得大帝號與納希莫夫號一樣都是具備核動力的重型巡洋艦,分別是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第3與第4號艦。

基洛夫級的定型源於上世紀60年代蘇聯海洋戰略的轉變,當正值赫魯雪夫下台後蘇聯軍事思想出現重大變化,認為導彈被攔截機率很高,因此意識到需要強大的水麵艦隊來對抗美國等西方陣營的航母編隊。由於缺乏建造航母的技術,又要能對抗美國航母編隊,因此打算以具有強大火力的核動力巡洋艦做為艦隊核心,於是產生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共有4艘,首艦基洛夫號(蘇聯解體後改名為烏薩科夫海軍上將號),2號艦芙龍芝號(改名為拉劄耶夫海軍上將號)約在2014-2015年因財政問題先後退役並進行拆解。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服役前10年頻頻故障,從上世紀末斷斷斷續續進行多次改造,花了20多年時間才在今年大致完成。改造的內容主要是導彈與發射裝置,以及防空係統與雷達現代化。
改造後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勉強換上22350小型巡防艦的雷達,卻擁有數量多達176個的導彈垂直發射單元,配備俄軍最先進的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口徑巡航導彈與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海軍版S-300防空導彈,火力極強大。許多大陸軍事分析喜歡把它拿來與中共海軍055艦相比較,055艦雖然垂直發射單元較少,但主動式相控陣列雷達與資訊化程度比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強得多,055難以企及的是它的核動力係統,以及較055大一倍有餘的排水量。

中共研發船用核動力已有相當時間,但進展較為緩慢,許多大陸軍事分析人士甚至期望在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重返服役後,退役的彼得大帝號能售與中共,讓中共海軍藉此仿造並改良其核動力係統。彼得大帝號裝備2座KN-3型壓水式核反應爐和聯動蒸汽輪機,最高航速達32節,雖然其核反應堆功率僅及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一半,但仍足夠做為中國改進船用核反應爐借鑑。國產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即將進入海試,核動力航母建造已經啟動,非常需要提升船舶核動力技術,強化中共海軍具備全球部署的能力。不過,按過去俄羅斯的一貫作風,這樣的期望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至於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重返北海艦隊後能對俄羅斯海軍發揮什麼作用,實在很難令人樂觀。畢竟由於反艦導彈與新式水下武器的快速發展,現代海軍早已摒棄了巨型巡洋艦與戰列艦思維,加上俄烏戰爭中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遭烏克蘭沉,嚴重打擊俄軍信心,並導致整個俄羅斯海軍被俄烏戰爭邊緣化。因此可以預料納希莫夫軍上將號即便服役,也隻是俄軍的「白象」,僅能負擔閱兵展示的功能,就算發生戰爭也不敢讓它上戰場,其作用跟沒有升級的彼得大帝號差不多。

這種情況猶如二次大戰時日本的大和與武藏2艘巨艦,在雷伊泰灣海戰武藏艦被擊沉後,日軍擔心「今日武藏的悲運會輪到明日的大和」,大和艦因此未再赴前線作戰,一直躲在海岬內直至被美軍炸沉。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花了20多年與大量金錢升級改造,滿船的先進導彈最後落得當閱兵花瓶,實在是極為深刻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