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征兵廣告,看的很人心酸

來源: 三河匹夫 2023-06-10 15:06: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875 bytes)

如今俄羅斯的一些征兵廣告,看的很人心酸 

一提及俄羅斯的征兵宣傳視頻,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各種鋼鐵直男的形象,通篇充滿著暴力美學,或許還會夾雜著點淡淡的憂傷(這是東斯拉夫人的風格),但格局一定要大。

可最近這些年,特別是俄烏開打後,有一些俄軍的征兵廣告,卻相當的接地氣。甚至,在觀者眼中,似乎還很容易讓人感到莫名的心酸和同情。

這…顯得有點不“戰鬥民族”。

比如,下麵這個征兵宣傳視頻。

有位白胡子老大爺,在超市買了列巴之後又想買香腸,但一掏兜,發現囊中羞澀,隻得垂頭喪氣的把香腸給送了回去。

下一個鏡頭,老大爺正在細心擦拭自己的老“拉達”,讓孫子把車掛到網上,準備將它賣掉。

老人家的孫子看到愁眉苦臉的爺爺,表情凝重。

孫子也是一臉窮苦相,估計是個失業或者工作不穩定的底層青年

在劇烈的思想鬥爭後,老大爺還是決定要把車賣掉。

車販子對老人家的車不怎麽感興趣,出價很低。

老大爺跟車販子激動地討價還價。注意,他身後的赫魯曉夫樓,像不像咱們這邊的一些“老破小”小區?

急需用錢維持生計的老大爺最終妥協。

當車販子正準備提車的時候,老人家的孫子穿著一身嶄新的迷彩出現,直接撕掉了協議,告訴爺爺,自己報名參加了“特別軍事行動”,咱家不缺錢了!

這個宣傳片總共不到兩分鍾,就三個人物,篇幅雖短,但講的卻是一把辛酸淚,讓人久久無法釋懷。

類似的還有一個姊妹篇。一位慈祥的爸爸偶然間聽到女兒跟閨蜜抱怨沒錢買手機。

略微沉思了一下,這位曾經當過兵的老父親毅然決然地穿上外套出了門。

鏡頭再一轉,爸爸穿著一身軍裝回來了。

結尾,得到新手機的女兒和即將上戰場的老爹百感交集地擁抱在一起。

這...這廣告簡直就是在自黑。

那種破拉達還得由孫子去參軍來保住;老父親重新拿起槍,毅然上戰場,就是要滿足閨女買新手機的願望!

這讓觀者不得不懷疑,如今的俄羅斯不參軍就會被餓死麽?

客觀看,最近這些年,很多俄羅斯退休人員,特別是企業退休工人們,日子確實不好過。

為補貼捉襟見肘的國家財政,俄羅斯聯邦養老金的個人繳費累計部分,自2014年起就被凍結了。

最開始是說為了度過克裏米亞危機後的西方製裁,拿來“應急”的。

沒成想,而後經曆多次延期,如今又要延至2024年,一“應急”竟然“應”了十年。

俄羅斯養老金領取證

變通方法是,將原本用於支付未來養老金領取者養老金的工資保險繳款總額的6%,先支付給當前的養老金領取者。

也就是說,俄羅斯的退休人員也並非是一分錢都拿不到,而是隻能拿到其中的一部分(拆東牆補西牆)。剩下的,國家先欠著你的,啥時候補齊了,也是國家說了算。

這讓人不得不感歎,俄羅斯人還真是能忍啊。

但其實,根據俄羅斯人的現有壽命推算,在延長退休年齡後,第一代經曆新退休政策的俄羅斯民眾中,可能會有17.4%的男性和6.5%的女性無法活到他們的退休年齡。

2019年起,俄羅斯的退休年齡分別延長至男65,女60歲。

同年,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是男67.5歲,女77.4歲。

還能熬到領退休金的俄羅斯老大爺,那都屬於珍稀群體了。

這是2018年聖誕節,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比斯克的一個隨機采訪。

一位老人扛著一袋土豆走在街上,突然被一名記者攔住做街頭采訪:“你覺得這棵新聖誕樹怎麽樣?”

老人轉身對著鏡頭就是一通狂噴:“我每個月隻能拿到一萬盧布退休金(當年相當於人民幣1052元),有兩個高等學位,每個月光住房的水電氣費就要五千盧布,飯都吃不起了,你還問我聖誕樹怎麽樣?....我也去勞動安置局找過工作,人家兩句話就把我打發走了——三十歲的都找不到工作,你七十歲的還想找?”

老人越說越生氣,一通發泄後便揚長而去。

曾經無上光榮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如今淪落至此,確實是個無比悲傷又令人心酸的故事。

此外,去年還曾經盛傳過一個真假難辨的俄軍專“順”烏克蘭洗衣機的梗。

當然,俄羅斯並不缺洗衣機,但也不見得所有的俄羅斯人,都能有條件用上洗衣機。

比如,網上曾流傳出過一段來自俄軍某駐地附近的郵局監控視頻,顯示大量俄軍官兵都在爭先恐後地往家裏大包小包的寄東西。

除了洗衣機之外,寄出的還有電腦、手機、樂器、電動工具和微波爐、烤箱、大量二手衣物,甚至是已經用過了一部分的化妝品....

再看俄媒自己公開的那些參與“特別軍事行動”的俄軍通過 SDEK 快遞服務的郵寄地址——馬哈奇卡拉、赤塔、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雅庫茨克、烏蘭烏德....這些地名出現率極高。

很顯然,上述地區,都屬於俄聯邦境內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共和國,或者經濟差、自然環境惡劣的邊疆區。

比如,馬哈奇卡拉是俄聯邦達吉斯坦自治共和國的首府(非主權國家,類似於民族自治區)。

據2020年俄聯邦公布各地上報的人均月薪數據,達吉斯坦以29668盧布排名倒數第一。而此次特別軍事行動中陣亡比例最高的,則正是達吉斯坦籍的俄軍;

俄軍中的穆斯林士兵在隨軍伊瑪目(阿訇)的帶領下做禱告,他們中很多都來自達吉斯坦

陣亡比例緊隨其後的,是布裏亞特的蒙古人。2020年,布裏亞特自治共和國的生活水平,在俄羅斯85個地區裏排第81,其首府為烏蘭烏德。

俄聯邦境內的三個蒙古人聚居地

要知道,俄羅斯境內有193個民族,俄羅斯軍人,可並不隻來自俄羅斯族,俄軍中的少數民族占比很高,即便是俄羅斯族的軍人,也大多來自不發達地區的小鎮和偏遠的鄉下。

以至於人們戲稱——在烏克蘭,不會戰死一個莫斯科人或者聖彼得堡人。

俄軍中的隨軍喇嘛,專門為俄聯邦境內的蒙古士兵配備

占了整個地球陸地麵積的11.4%的俄羅斯,是個典型的城鄉二元化非常嚴重、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的國家——既有莫斯科、聖彼得堡這種人口密度大,房價奇高,雲集了全國資源和潮男潮女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有很多窮得連普通電器都用不上的邊疆區。

俄烏開戰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年人均GDP為2.16萬美元;同期,印古什、達吉斯坦、雅庫特、布裏亞特和圖瓦,年人均GDP大致也就3000美元左右。

注意,這不是人均工資,是人均GDP。

可能,對這些地區的很多人們來說,給閨女買個像樣的手機,確實是件挺費勁的“大事”;而那個花白胡子老大爺賣拉達的故事,就發生在他們的身邊。

這樣的設計和構思,正是情感的體現,相比某些浮誇的元素,或許,能更容易引發身臨其境的共鳴吧。

所有跟帖: 

以至於人們戲稱——在烏克蘭,不會戰死一個莫斯科人或者聖彼得堡人 -不允許的筆名- 給 不允許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138 bytes) () 06/10/2023 postreply 15:47: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