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俄軍最強S400導彈被炸,中國210億巨款買了6個營,難道錢白花了?

來源: 三河匹夫 2023-06-05 10:54: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508 bytes)

俄軍最強S400導彈被炸,中國210億巨款買了6個營,難道錢白花了? 

據社交媒體“電報”頻道上流出的一張照片,顯示近期在俄軍赫爾鬆前線,一輛俄軍防空部隊最新型S400地空導彈係統的指揮車被炸的麵目全非。根據指揮車上密密麻麻的彈孔,分析這輛S-400導彈指揮車很可能是被烏軍“海馬斯”火箭炮摧毀的。

俄軍的S-400導彈係統號稱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遠程全能防空係統,最遠射程可達400公裏,能夠使用多種射程的導彈,能夠攔截包括超音速戰機、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無人機的多種目標,甚至還能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目標。

S-400防空導彈的理論性能非常厲害,俄羅斯方麵聲稱S-400係統對高度0.1~3萬米的距離400公裏以內的來襲目標都能進行有效的攔截,這是目前很多國家防空導彈都不具備的能力。

S-400防空導彈係統最突出的優勢,是可以通過一套防空係統配備多種不同性能的地空導彈,能夠發射近程、中程、遠程,低空、中空、高空的各類防空導彈,形成了一個高低搭配,遠近協同的多層次防空能力。S-400導彈的全係統可以齊射96枚導彈,能同時攔截48個目標。這些性能都是美國同類武器都不能企及的。

可就是這樣一款全世界最先進的防空係統,卻在烏克蘭戰場上卻屢屢馬失前蹄。俄軍的S-400導彈係統在俄烏戰爭中的失手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去年7月份,烏克蘭軍隊在對赫爾鬆新卡霍夫卡的一次火力打擊中,摧毀了一部俄軍的最新型機動式Podlet-K1(48YA6-К1)雷達,這是一種全高度廣域警戒雷達,是專門配備給S-400導彈係統,擁有監視中高空、低空和超低空目標而研製的,能夠在300公裏範圍內有效探測飛機、巡航導彈和無人機。

烏克蘭軍隊接收到美製哈姆反輻射導彈以後,去年8月29日,在戒備森嚴的黑海艦隊母港塞瓦斯托波爾,烏軍成功地利用米格-29戰鬥機掛載美製哈姆反輻射導彈,偷襲並炸掉了位於塞瓦斯托波爾以南地區的俄軍S-400導彈陣地。

此後,俄軍部署於克裏米亞和黑海沿岸的S-300和S-400防空導彈陣地和預警雷達多次遭到烏克蘭空軍的打擊,損失較大。烏軍先後摧毀了俄軍超過20套防空導彈係統的雷達,其中就包括數套最先進的S-400導彈係統的雷達。

於是,有很多中國網友都感覺到非常驚詫。因為,按照我們平時宣傳的,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係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地空導彈係統。應該像“金鍾罩、鐵布衫”一樣牢固地保衛天空才對。

為何在俄烏戰爭中,俄式S-400防空導彈係統卻多次被烏軍摧毀呢,更難以想象的是,最近一次S-400導彈係統被摧毀,竟然是烏軍“海馬斯”炸的,這事侮辱性極強。

更有一些網友跑過來質問,那咱們中國花了上百美元從俄羅斯進口的S-300和S-400導彈都是廢鐵嗎?那些錢都白花了嗎?

中國從90年代開始就向俄羅斯大量訂購S-300和S-400防空導彈係統。早在蘇聯解體、海灣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就從俄羅斯引進了首批4個營的S-300防空導彈係統,1994年和2001年中國再次從俄羅斯引進了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共8個營的S-300防空導彈係統。

在2003年,我國又從俄羅斯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S-300PMU2“嬌子”防空導彈係統,數量可以裝備8個防空導彈營。我國在20年的時間裏引進了24個營的S-300係列防空導彈係統,共耗資18億美元左右。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俄羅斯又推出了更加強大的S-400“凱旋”導彈係統,中國在2014年最早與俄羅斯簽訂購買合同,購買6套S-400導彈,裝備6個導彈營,合同總價高達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10億元),每套S-400導彈的單價為5億美元。

有了中國做榜樣,隨後土耳其在2017年耗資25億美元購買4套S-400係統,單價6.25億美元。合同約定土耳其可以先首付11億美元,然後俄羅斯給他們14億美元的按揭。最後是冤大頭印度,2018年印度斥資55億美元采購5套S-400導彈係統,單價11億美元。這麽看,俄羅斯還算夠哥們。同時,也是由於中國首次批量采購的“背書”,使得S-400導彈係統在國際上熱賣。

中國之所以在2014年已經有了自己的紅旗-9防空導彈係統以後,依然繼續購買俄製S-400導彈係統。一是體現了中俄兩國的緊密關係,中方購買較早,而且是第一個用戶。二是解放軍大幅度加強備戰的緊迫要求,導致國產防空導彈產能不足。

S-400導彈進口項目與中國進口蘇-35戰鬥機比較相似,一方麵中國自己就擁有自主研發的紅旗-9B遠程地空導彈技術,另一方麵中國近些年已經很少進口俄製武器,隻是為了應急裝備和了解俄羅斯最新的武器技術才買一大堆,並不是像印度那樣非買不可。

有網友辯解說,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防空兵就使用俄式S125“朝伯拉河”防空導彈打下了美國的F-117隱身戰機,還有波黑的塞族民兵也擊落過美軍的F-16戰鬥機。近些年,也門的拖鞋軍甚至使用伊朗防空導彈擊落過美國造的F-15戰鬥機。

實際上,這些質問的網友都是不肯承認現實的。即使近些年戰爭中俄式防空係統有個別的戰例曾擊落過敵機,但最後總體的戰爭結果還是俄式防空係統落了下風,被吊打。

這是什麽原因呢?

有一句老話叫做:“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要想打造一個完善的防空體係,僅依靠防空導彈是遠遠不夠的。最近幾十年的戰爭實踐表明,所有的以俄式防空導彈係統作為主要防空力量的作戰,都毫無例外地被空軍毒打。強大的攻勢空軍才是最有價值的決定性的作戰力量,任何地麵防空隻能是輔助的。

具體的戰例,我們逐一列舉:1982年敘利亞空軍和防空導彈部隊在貝卡穀地的慘敗;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防空係統的慘敗;此後是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近幾年的亞阿戰爭。在這些戰爭裏,防空導彈係統全都被空中力量殘酷地毆打,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唯一例外的是俄烏戰爭,由於俄軍嚴重缺乏實時的大規模的對敵防空壓製/對敵防空摧毀(SEAD/DEAD)作戰能力,不能夠及時地準確地從空中發現並摧毀烏軍的防空導彈係統,因此西方大量支援的烏軍防空導彈係統對俄軍的戰機構成了巨大威脅。

奪取製空權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大事,而要想奪取製空權,必須依靠攻勢空軍。取得最終的製空權,那是空軍各種轟炸機和戰鬥機的任務。

俄軍的S-300和S-400防空導彈係統在俄烏戰爭中多次被相對弱小的烏克蘭軍隊所摧毀,有多重原因。例如最近一次S-400導彈係統的指揮車被“海馬斯”火箭炮摧毀事件,這並不是S-400本身的錯。

如果“海馬斯”火箭炮或空地導彈襲擊俄軍的S-400防空導彈陣地,主要防禦力量應該是“陣地末端防禦係統”,這是俄羅斯研製的鎧甲S-1近程防空係統的標準作戰場景。俄軍的鎧甲S-1防空係統的主要任務就反擊敵機發射的精確製導空地彈藥,例如巡航導彈、反輻射導彈和“傑達姆”衛星製導炸彈等等。

按照俄軍的設想,鎧甲S-1近程防空係統就是配屬於S-400遠程地空導彈部隊,“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或“堡壘岸”艦導彈,以及空軍機場和戰役指揮中心周圍,用於重要陣地的末端防禦。這個思路與中國的陸盾-2000多管近防炮+紅旗-6A防空導彈組合的陣地末端防禦係統很相似。

實際上,防空兵的高炮係統和地空導彈的主要用途不是擊落來襲的敵機,而是通過合理的部署以後,形成一個對重要目標的遮蔽空域,用來提高敵人空襲和空中作戰的難度,限製和阻遏敵人空軍的空中機動性,削弱敵人空軍的行動自由度。

按照俄軍防空兵的作戰理論,防空作戰應該是在一個很龐大的空軍體係下的地麵輔助作戰。即使是冷戰時期的蘇聯,也是依靠戰鬥機去奪取製空權的,而不是防空導彈。隻是,近些年俄羅斯在售賣各種防空導彈的時候,經常把俄式防空導彈描述為無所不能的防空武器。於是,很多國家的軍隊和一些網友就真信了,真的認為有了俄式S-400防空導彈係統,就能夠完美地統治戰場的天空,那其實是在做白日夢。

在一支強大的攻勢空軍麵前,任何單純依靠先進防空導彈的防空兵,都是被碾壓的下場。幸好,我們解放軍在近年來的空軍防空兵建設中就堅信這種觀點,解放軍始終堅持發展攻勢空軍和空中打擊係統,堅持先進轟炸機、戰鬥機和防空導彈係統的平衡發展。我們中國早在本世紀初就拋棄了早期的以地製空的落後理論。

我們解放軍空軍,並不是像許多網友那樣迷信俄式防空導彈。我們空軍從來就沒有指望過用幾件進口的俄式S-300和S-400防空導彈,就能在製空權爭奪中占據上風。所以,近些年來,我們解放軍踏踏實實地發展攻勢空軍,例如以轟-6K係列轟炸機為核心的遠程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打擊能力,進而發展遠程隱身轟炸機。以殲-20隱身戰機、殲-16和殲-10C為核心的空戰能力和空地打擊能力。

攻勢空軍才是最有價值的決定性的作戰力量,讓敵人在地麵防空吧,我們隻負責空中進攻。

所有跟帖: 

毛子騙中國小菜一鍋 -人生如夢999- 給 人生如夢99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11:21: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