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變了歐洲地緣政治,也改變了很多人對於戰爭的的認知。比如說,德國前些年一度認為歐洲不可能再爆發戰爭,因為各國經濟發展高度相互依存。德國開始大規模削減軍費,軍事實力接近凋亡。現在,德國又被迫大規模增加軍費開支,並且從美國購買先進武器,因為戰爭不再是遙遠的危險,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相比之下。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關注這場遠離自己國家的戰爭,則是因為俄烏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預演了台海戰爭的前景。如果俄羅斯輕易獲勝,則美國軍事實力衰落就是事實,美軍軍事幹預台灣戰爭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會助長很多人武統台灣的信心;如果烏克蘭取勝,則標誌著歐麥聯合幹預台灣問題對中國威脅非常嚴重,解決台灣問題就會很困難。所以,中國一方麵反對侵略戰爭,一方麵希望俄羅斯獲勝。這樣,如果中美台海發生衝突,中國還可以從俄羅斯獲得必要的支持。
遺憾的是,這兩種期望的結果都不可能發生。俄烏戰爭打了將近一年,雙方現在陷入了艱苦慘烈的拉鋸戰。在都付出慘重代價後,結束戰爭還是遙遙無期,更不要說達到自己想要的戰略目標。
對俄羅斯來說,發動戰場的目標有三個,肢解烏克蘭,建立一個親俄羅斯政府,這樣自己就有了更廣泛的緩衝地帶,有利於國家安全;限製北約東擴。蘇聯解體後,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都紛紛要求加入北約,這讓俄羅斯丟失臉麵,也感受到壓力。所以,入侵烏克蘭有殺雞給猴看用意,希望周邊國家做出加入北約決定前考慮後果;重塑俄羅斯帝國形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再是世界超級大國,其經濟規模還不如中國一個廣東省,所以俄羅斯空有強大核武庫,卻在世界事務中被冷落。因此,對烏克蘭的戰爭,一方麵可以顯示實力,一方麵可以鼓動國內民族主義。但是,很顯然,這些戰略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俄羅斯最好的結果,就是獲得部分烏克蘭領土,但是承認烏克蘭現有政權的地位。最壞的結果,則是徹底失去烏克蘭,周圍國家,包括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俄羅斯淪為一個二流國家。
可以看出,由於軍事技術的發展,戰爭的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戰爭的代價也越來越大,以至於現代戰爭不再有贏家。比如說,即使俄羅斯最終占領烏克蘭,不但烏克蘭本身會成為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整個俄羅斯經濟倒退二十年並非是恐嚇,而是會變成現實。未來隨著經濟實力的下降,不但最後會失去在戰爭中贏得的領土,俄羅斯內部分裂的危險也會增加。對於烏克蘭來說,無論勝利還是失敗,戰後重建都將是一個痛苦漫長的過程,失去的生命不可能回歸,大量優秀人才也會因此流失。而對於美國和歐洲來說,不但需要付出巨大經濟代價援助烏克蘭,如果戰爭持續,也可能最後被迫卷入,世界大戰的結局很難想象。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中文網絡上就有人炒作“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似乎很期待台海爆發戰爭。其實,無論用意如何,也不管台海戰爭結局如何,如果台海戰爭爆發,對所有人都是一場災難。結局跟烏克蘭一樣,沒有贏家,甚至更糟糕。
首先,就中國而言,台海戰爭遠比烏克蘭戰爭更複雜,因為涉及跨海作戰,兵員優勢很難發揮,以海空軍作戰為主的高科技戰爭代價會更加沉重,無論輸贏。美國智庫進行的兵棋推演中,中國有能力摧毀美軍在關島和日本的基地,擊沉兩艘美軍航空母艦。但是,中國的海軍空軍也會損失殆盡。更重要的是,中國跟俄羅斯不一樣,中國經濟遠比俄羅斯強大,但是對於國際市場的依賴度更高。中國無法滿足自己的糧食和能源需要,產品銷售主要依賴歐美市場。一旦戰爭爆發,供應鏈會徹底破壞,中國經濟不要說發展,會立即進入一個嚴重衰退期,也許三分之一的人會失業。經曆過戰爭的台灣,至少喪失80%的產值,拿回來也不過是雞肋而已,就像現在的香港。對於美國來說,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很難置身事外,會麵臨艱難選擇。如果采取像烏克蘭一樣的方式,隻是提供軍事援助而不出兵,也就意味著美國信用破產,無法繼續領導自由世界;如果直接接入,以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幅員廣闊,美軍即使在台海慘勝,也很難找到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合理停戰協議。後果如何,沒人能夠預料。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戰爭成為現實,世界將永無寧日。為了自保,各國將被迫以獲得核武器作為最後的手段,特別是日本,南韓和澳大利亞。而中國也可能幫助敵視美國的國家獲得核能力。發生核災難核戰爭的危險會大大增加。
所以,維持台海現狀不是令人滿意的結果,無論對大陸對台灣還是對美國來說都是如此。但是,爆發戰爭的後果對任何一方都是最壞的結果。台海戰爭,沒有贏家,隻有誰輸得更慘。烏克蘭戰爭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所以,輕言戰爭是不負責任和無知的表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