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毀傷效果無非是4個方麵
1,爆轟機械效應;
2,高溫灼燒效應;
3,強光照射效應;
4,放射性汙染效應
前3個是短時效應,也就是說,損毀隻在核暴瞬間完成,核暴一過,不再有持續效應。而且短時效應隻能作用於城市、地區等點目標。即使點目標也做不到摧毀所有城市,隻能擇其要而為之
這部分核暴損害主要是兩點:城市破壞、人員殺傷
人員方麵,一旦全球核大戰已被意識到不可避免,各國都應該早已開始預防,地下掩體、偏遠地區疏散等等都可以大幅度減少傷亡;至於城市破壞,哪個民族還不能從重建中走過來?更何況相比於廣袤的地表、這些點目標在地圖上幾乎都是不可見的存在,在大自然麵前,人類的力量遠不象自己想象的那麽強大,一個唐山大地震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也不過如此
比較討厭的是核暴產生的持續性放射汙染,這部分危害應該也分兩個方麵:一是核暴產生的地表放射性汙染,地表汙染經過一段時間內降雨的衝刷會要麽浸潤到地表以下、要麽衝入地表河流;另一個是放射性煙塵衝入雲層汙染大氣,就是所謂的“核冬天”,它的潛在危害是放射性汙染降低大氣層的透光性從而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終導致饑荒。這個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可以持續多久?因為隻要地球存在不均勻的地表受熱就仍然會導致大氣對流、降雨降雪,放射性塵粒在大氣中可以滯留多久?
另外,當今世界核武基本上都是聚變核武,聚變產物與裂變相比放射性低、半衰期短,核汙染的危害遠低於單靠聚變釋放能量的核彈。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這些聚變核武中用於引爆的小型裂變裝置,而即使是裂變,絕大部分輕核產物的衰變期也在數月之內,半衰期長於數年的裂變產物組成極低。根據世界核武庫的總當量,核暴後的放射性產物摩爾數應該是可計算的,這些放射性產物的總量稀釋到海洋對蓋格讀數的改變是否可以探測到都尚未可知
還有一個問題:戰爭勝負的決定會以什麽為標誌?
應該可以想象,一旦戰略核武對攻開始,美俄之間不會在第一時間砸光所有核彈,應該會是階段性的,也就是會對上一輪打擊效果進行評估,再決定後續動作。那麽每一輪的目標選擇就必然有優先。比如第1輪,不出意外相互的首選打擊目標將是對方的戰略核武平台,也可能同時打擊其它重要的非核軍事目標;然後是重要工業、能源目標;然後輪到民用目標等等,應該會有次序。數輪下來就會因力量差距的逐漸顯現逼近勝負點
核戰中間階段會是怎樣很難想象,但是也許可以想象一下經過了中間階段後、已經相對簡單明了化的末期,也就是終戰前階段,終戰前的美俄會是一個怎樣的狀況?
各方的井基平台如無意外會在首輪互攻中被清除,然後俄方的潛基平台將會率先失效,因為俄方不會有核潛艇能在美日潛艇優勢下長期存活的信心,這種自信的缺乏會使得俄戰略核潛更易於采取一種被搜捕之前搶先發射的戒備原則。美國在對敵國潛基核力量的情報搜集上數十年如一日,錢不是白燒的,對俄戰略核潛艇的肅清有可能就是核戰爭中期結束的標誌。所以推測俄方後期存活幾率較大的應該是機載、車載平台。但是海洋的喪失會讓美軍的戰略與攻擊核潛艇從波羅的海、巴倫支海、到北冰洋的沿岸海域逼近,壓迫俄方核武平台生存空間。經過前、中期的打擊俄方應已無力反潛,但美軍長程滯空無人偵察機的優勢不會受太大影響,俄機載、車載平台會一步一步被偵知鎖定,直到這種力量差距顯著化到俄方眼睜睜認識到無力抗衡
全球核大戰的結局是否可由美俄之間現存核彈頭的均勢來忠實反映?也許即使沒有二者之間巨大的海軍差距、僅看人群承受力答案都可能是“否”。如果美俄核力量本身已有的均勢可以推導到戰爭結局的均勢,那麽即使拋去水麵艦艇,美海軍的壓倒優勢不太可能對這個均勢毫無改變。核戰之後的世界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口、多少城市、多少陽光,但我認為核戰不會是被經常描述的那樣“沒有勝方”,全球核戰爭之後一定有一個勝利者
另外,核戰之前中國一定會被逼站隊——如果還有機會被逼的話,到了這個時候,即使是先天智障也不會不知道這個隊怎麽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