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一聊習馬會,以及台海的未來 zt

來源: dfh 2015-11-09 01:23:5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120 bytes)

也聊一聊習馬會,以及台海的未來 
by 獨釣江上舟 


最近煞是熱鬧,南海事件塵埃未定,習馬會登場.... 尤其後者,攪皺台海這一池春水。各方解讀甚多,官方的,媒體的,網友的;眾說紛紜。其實政治議題,不像其他專業領域,外行無法置喙;如今互聯網信息流通極快而且全麵,尋常百姓也可對很多政治話題說一道二。 


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不大,畢竟彈丸之地,不應駕淩於整個中國的根本和核心問題之上。說不小,畢竟牽扯到美國,處理不當可改變中國的發展軌道。所以台海問題以及這次習馬會應該放在中國的總體戰略的框架下看,才不至於一葉障目。 
 

中國的總體戰略是什麽?其實沒那麽高深,人民日報和新聞聯播經常說。政治上就是實現民族的偉大複興;經濟上就是在近十年左右超越美國,人均國民收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一進程當然在品質保證下愈快愈好;軍事上就是確保這一進程不被惡意打斷以及保駕護航。 所以放在這一大戰略下,就可以大致推知大陸台海政策的願景:那就是和平發展。大家可能說,搞半天還不是鄧老爺子的一句話。沒錯,主題仍然是和平發展,但背景和環境已經物是人非了。

政治上,美國已經把中國作為頭號威脅和對手;經濟上,正值痛苦的轉型過程中;軍事上,美國已經加快了衝撞的烈度以及放狗的節奏。所以中國近十年首要的目標仍然是與美帝周旋,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和時間。但樹欲靜卻風不止。中國不希望台海牽扯到太多的資源和注意力,但在外界的作用下,台海可以成為一張多米諾骨牌。所以中國不能單純地以和平發展來定位台灣問題,必須以更積極的姿態做好各種預案。


這次習馬會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發生的(當然小背景就是台灣即將進行政權更替)。 就像很多媒體和網友所說,這次習馬會目的之一就是給蔡英文定義什麽叫現狀。那就是一中框架,現狀不是一張抹布,想怎麽定義就怎麽定義的。如果背離這一框架,就地動山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先禮後兵的警告與恫嚇,也不為過。 


第二,扶持國民黨。國民黨幾乎可以肯定會失去政權,但如果一敗塗地,民進黨將失去製衡。大陸將花更多資源直接和民進黨交鋒。但如果國民黨加其它藍營政黨仍占立法院多數,大陸會省心不少。怎麽扶持?一是肯定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並給馬英九曆史地位,更重要的,幫國民黨把選舉議題拉回統獨上來,讓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的漿糊政策遁形。所以藍營剩下的就是窮追猛打質問蔡英文,什麽是維持現狀,如果是一中框架,那綠營自己就炸靶了。如果不是,大陸會明確釋放對台灣的政策就將翻轉,地動山搖。對蔡英文和民進黨而言,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所以民進黨會竭力回避兩岸政策。 


第三,繼續給台灣普通民眾釋放善意。以上兩點都是高屋建瓴的定義遊戲規則,但台灣人民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會受不了的(鴨霸!鴨霸!^_^-^_^)。所以得把這種強烈的意誌包上一層溫柔的糖衣。放下身段,給馬英九足夠的對等和尊重(要知道,國際政治是沒有平等和民主而言,就是一叢林法則)。讓台灣人民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一下滿足。而且台灣還是存在相當一部分對極端統獨存搖擺態度的民眾(嗬嗬,畢竟像共產黨當年掉腦袋幹革命的不會再有了);大陸的威逼利誘就是這一票人了。 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解讀;那是各花入各眼了。其實大陸對這次習馬會可能並沒有寄予太多期望,因為以上並不是什麽新意的政策。隻是操作的時機還是比較有新意的。那就是以一種更微妙柔軟,更積極主動的介入台灣的選舉。 


下麵談一談,或預測一下未來的台海局勢和政策。上麵說了,大陸並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在台海問題上,因為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但需要積極的做好各種預案,以備不測。任何未來的事情都是一個概率事件,可能的大概率選項無非就那麽幾個: 民進黨承認一中框架,大陸繼續當前的政策,攜港澳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深耕台灣普通民眾。潤物細無聲,讓台灣不知不覺地深度地整合在大陸經濟之中,一旦大陸國力所至,統一將水到渠成。這是大陸最希望,也是代價最小的方式。
其實大陸並沒有統一的迫切感。在美國軍力轉戰太平洋,大陸的主戰場是東海和南海。大陸一旦在這些區域(第一島鏈)獲得絕對的優勢和話語權,台灣在軍事上已經沒有掙紮的空間,就像當年傅作義在北平麵臨的兵臨城下一樣。但美國日本不會輕易拱手相讓,台獨勢力也不會輕易就範。台灣問題必定會是他們操作的一個好棋眼。內外勢力裏應外合,所以台灣問題偏離當前軌道的概率不低。 


其實對於上麵情形,本人是相當不樂觀的。要蔡英文和民進黨接受一中,幾乎是讓他們自掘墳墓(幾乎要廢除民進黨的黨綱核心,並與國民黨同質化)。加上台灣當前的民意和民粹,幾乎已不可扭轉的在非統,或獨這一麵。考慮到美國戰略的轉移,民進黨可能意識到,基於民意和美日的支持,應有一搏的資本,而且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就像陳水扁當年一樣,蔡英文或會嚐試一番。大陸怎麽辦?像當年一樣,軍事恫嚇,同時交換利益讓美國壓迫台灣?不同的是,大陸現在更強大了,已經具備在區域與美國軍事上一搏的實力;美國當年沒強烈意願讓台海失衡,失去兩邊牟利狀態。現狀美國在中國崛起的壓力下,選擇冒險的可能會高一些;而且中國的實力讓中國現在更不願出讓更多的利益以苟且。


在這種情形下,台灣問題被點燃的概率是相當高的。針對形式的嚴峻程度,大陸還是可以有不同選擇的: 如果蔡英文選擇模糊的政策,即既不明確承認一中,但也不明示台獨,想政治經濟通吃。當年陳水扁中後期就是這麽蒙混過關的。大陸應該不會像當年僅僅全方位凍結關係。大陸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習近平會更有作為。大陸的底線應為一中,而不是僅僅"不獨"。如無法實現,在美日不策應,民進黨不明獨的情形下,大陸可全方位打壓台灣經濟和政治:阻隔經濟聯係,終止一切利台措施,讓台企明確選邊站,在東南亞擠壓台灣經濟空間;政治上全麵壓縮台灣任何國際空間;軍事上,在東南海,建立抗衡美日的軍事力量,威嚇美日對台灣的軍事策應,但圍而不發,不軍事占領台灣。同時,加劇和策應台灣的內鬥,直到台灣的下一次政黨輪換。 


如果台灣明獨,加上美日軍事介入,大陸就隻有選擇一戰了。否則會輸掉內褲沒得穿。這一戰,取決於美日的介入程度,風險毫無疑問也大不一樣。如果,大陸輸了,不要說崛起,共產黨的政權都會存在危機,甚至國將不國。所以大陸沒有輸的空間,必要時要有傾國力一戰的決心和勇氣,甚至不惜引發核大戰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誓死決心。如果美國介入了還輸了,不會像大陸一樣亡黨甚至亡國,但這將成為舊帝國徹底沒落,新帝國崛起的標誌。如果美國不介入,美國也許獲取了大陸的重大利益交換(比如放棄衝擊美元體係製),但大陸的崛起也更指日可待,美國則帝國的顏麵無存,轉向太平洋的戰略無疑淪為笑柄。所以,如果中美都足夠理智,撕破臉皮後大打出手都可能性相對較低。 
所以看來第二種情形的概率會最高,即美日和民進黨不會放棄機會如此安靜地做一個乖孩子,現狀不會繼續,但也不會最後徹底攤牌;大陸也將被迫牽扯更多精力和資源。但最終的勝負手就是大陸的軍事力量成長,尤其在東南海的軍事力量的強大。想要在第二種情形達到大陸既定的目標,必須要有獲得第三情形勝利的軍事力量和決心!(時不待我啊,加油啊)。但這一切的一切,需要經濟實力為後盾 (money talks啊)。

9/8/2015, 於佛州

所有跟帖: 

美國利用日本打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有日本在,增加很多不確定性。 -Dumbhead- 給 Dumbhea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15 postreply 16:41:34

日本沒人:40% population are over 55. -LAChinese- 給 LAChines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15 postreply 22:29: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