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須房東夫婦都簽字才有效嗎?

來源: GC140485 2017-09-22 08:15:3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25 bytes)

我們有一個出租房,房子的title是我和我先生兩個人的,房租協議中房東也是有我們夫婦兩個的名字,但是由於我老公出差在國內,出租成交時候隻有我一個人在家跟租戶(韓國人)簽了字。我老公還在出差,沒有簽字。但他在準備合同的過程中都在與租戶的電郵串裏,還是我老公起草的租房合同。

現在韓國人租戶住進去以後找理由要反悔,想要終止租約,要回押金和租金。我不同意。

後來租戶好像找了律師,發現說我們的租約無效,因為我老公沒簽字,而且我簽的合同沒有每頁的小簽(initial)。

而且還指出,“proper steps according to Section 1018 of the Residential Lead-Based Paint Hazard Reduction Act of 1992 were not followed by the perspective landlords.” 我們作為房東(房子是較老房子)的確忘了提供那個關於含鉛油漆等的一頁紙。租戶似乎雇了律師,發來電郵說“Required documents were not provided before ratification making the contract not ratified and non-binding. This omission by the landlords can result in series consequences and financial penalties for said landlords of this property if brought to light.“

我們在弗吉尼亞州。我是覺得,雖然沒有所有人都簽字,但是交了押金支票,有電郵記錄我老公知情而且同意租的,雖然沒有正式授權書。我們有上述關於老房子含鉛油漆的疏忽。這個官司打起來我們能贏嗎?非常感激!!

所有跟帖: 

好像找了律師? 信裏有律師簽名嗎?沒有就是他自己編的。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08:53:25

謝謝!隻是電郵,看起來寫得正式一些。不是信,也沒有律師簽名。 -GC140485- 給 GC1404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09:06:40

我們準備自辨,讓韓國人房客去找律師上法庭,萬一我們輸了官司,我們會承擔對方的律師費嗎?這個標的(押金)也就是3500美元。謝謝! -GC140485- 給 GC1404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09:38:17

房客想搬走就搬走了,不需要上法庭。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188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11:36:28

房客已搬走,我扣了押金,他要索賠要回押金。準備等他上法庭。這個官司我們能打贏嗎?有點擔心我們沒有提供關於老房子可能含鉛的塗料的單 -GC140485- 給 GC140485 發送悄悄話 (155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14:35:48

如果你輸了,對方可能會要求你付律師費。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299 bytes) () 09/22/2017 postreply 19:24:06

請教您: 我們這個官司請律師大概費用多少,怎麽計費(按小時還是按標的)?知道費用差異可能很大,大概費用水平估計?謝謝! -GC140485- 給 GC1404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3/2017 postreply 08:16:29

沒人會為了幾千塊請個時薪200-300的律師打官司的 -jingxi02- 給 jingxi02 發送悄悄話 jingxi02 的博客首頁 (805 bytes) () 09/23/2017 postreply 09:02: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